第一篇:三清山风景区管委会职能简介
三清山风景区管委会职能简介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于1984年成立管理局,1996年成立管委会,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上饶市政府依据《条例》将三清山管委会列为市政府正县级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对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各项事务统一管理,行使行政管理和行政许可职能。当前,风景区党委、管委会、集团公司领导交叉任职。三清山管委会实际管辖范围为229.5平方公里,下辖三清乡和枫林办事处,15个行政村。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建设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定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开发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详规,并组织实施。
(二)对景区开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依法保护辖区内的资源,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审批,并予实施。
(三)对辖区内旅游业实行行业管理,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四)负责管理景区土地资源,统一办理土地的征用和审批工作。
(五)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六)对辖区内服务企业,乡镇企业行使工商、物价管理权,颁发营业执照和许可证。
(七)负责辖区内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八)负责辖区内税收征管工作,完成年度财政预决算工作。
(九)发展林业生产,加强林政管理,统一颁发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负责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
(十)负责辖区内民政工作、扶贫救灾减灾、婚姻登记、征兵及选举工作。
(十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规、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率,完成辖区内计划生育任务。
(十二)负责辖区内的党员、科级干部管理工作、纪检工作。
(十三)负责辖区内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
(十四)负责招商引资,统一对外宣传,扩大景区知名度。
(十五)负责外事旅游工作。
(十六)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服务承诺
一要规范有序。管委会的工作一定要规范,要依法依规办事;二要务实高效。加快三清山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管委会及其职能部门一定要转变工作作风,一定要务实高效为基层、游客、群众、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三要清正廉洁。管委会各职能部门要言于律己、洁身自好,把人民给我们的权力,全部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三清山风景区2010年鉴
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
(2010年年鉴)【概况】2010年,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建设全国旅游强市‛的目标,深入实施‚营销在上海,集散在上饶,游览在景区‛发展战略,大力弘扬三清山申遗精神,全面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集中精力抓转型、全力以赴强攻坚、千方百计促提升,率先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推动了景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风景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繁荣。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9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297.5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5.57万人次;接待副部级以上领导228批次共336人,警卫任务3批;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700元。
一、强力推动项目攻坚。2010年是项目建设攻坚年,项目汇总共计85个(其中新增28个),概算总投资42.76亿元。以枫林列入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为契机,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重点加强枫林服务区建设前期工作;三清山演艺中心项目顺利签约;三清山管理中心、福利中心等项目设计方案进入招投标程序,德上高速公路三清山挂线列入《江西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2010—2012年)》,获500万项目补助;南部索道技术改造、金沙游客中心主体工程、汾水农家乐改造等重点项目先后实施,‚金沙服务区初具规模,枫林服务区建设全面展开,外双溪服务区明显完善,汾水服务区初具雏形‛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同时做到招商引资内外并重,做好内资引进的基础上,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全年共引进内资9.3亿元,外资现汇进资350万美元,为景区项目建设注入大量资金。竣工项目12个,新开工和在建项目38个,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4个(青云旅游接待中心,三清山博物馆,绿谷大酒店,金沙入口广场)。随着各类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朝着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迈出一大步。
二、着力推动品牌创建。走‚抓创建促保护管理‛之路,通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两项工作,创新保护管理理念,强化保护管理措施。全力冲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全山范围内开展‚再动员、再部署‛,树立‚创建人人有责‛意识,根据国检相关内容制定详尽迎检方案。积极推进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在明确三清山作为2010年中国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项目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申报文本的编制、翻译工作,着重加强三清山地质地貌国际对比研究工作,稳步开展三清山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和网站建设工作,有效推动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进程。
三、切实强化保护管理。(一)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完善大气、水质、气象、噪音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和环境卫生工作;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和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提前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任务,完成造林7590亩,比下达任务2560亩超出5030亩;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奔驰中国公司发起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为遗产地保护管理争取资金扶持。(二)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三清山数字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顺利启用电子门票和电子门禁系统,有力推进‚数字三清‛建设步伐;加强导游、轿夫、宾馆服务员的培训和管理,有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扎实做好综治、安全生产、信访等工作,存在问题及时整治,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维护景区社会和谐稳定,促使三清山风景区成功跻身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点行列。
四、着力加强市场营销。把握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两大盛事的良好机遇,分别在两地地铁站投放三清山形象广告;适时开展‚看世博、逛世遗,千车万人游三清山‛、‚驻华外交官看三清山‛、‚第二届全国网络媒体走进三清山活动‛、‚粤港澳千车万人三清山自驾游三清山‛、‚三清山百万礼包惠羊城‛、‚庆祝全省接待人数过亿人次活动暨‘慰博假期’三清山体验之旅首发团启动仪式‛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借助高端媒体、特殊群体,借势发力,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以韩国为主的境外市场投放力度,与韩国最大旅行社、伦敦上市企业—HANATOUR旅游有限公司签定联合推广协议,在韩国媒体投放大量宣传广告;在韩国京畿道日山举办‚三清山旅游产品专场推介会‛,成功掀起游三清山的热潮;赴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就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等方面的合作进行沟通,为进一步开拓台湾市场奠定了基础。
五、乡村旅游加速前进。投入约500万元用于景区农村建设,优化农村环境;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充分发挥上饶市旅游服务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景区农家乐全面发展;立足旅游市场,以大湾社区、银湖湾生态村和岭头山田园牧歌项目为样本,引导、扶持农民做大‚农家乐‛,推进农家乐标准化建设,建立了大湾社区、银湖湾生态村和田园牧歌等一批农家乐典型;大力实施‚千户万床‛工程,景区发展旅游农家乐2190户,床位15871张,带动就业17718人;积极发展‚一村一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
(供稿:姜瞿慧)
第三篇:三清山风景区2010年鉴
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
(2010年年鉴)
【概况】2010年,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建设全国旅游强市‛的目标,深入实施‚营销在上海,集散在上饶,游览在景区‛发展战略,大力弘扬三清山申遗精神,全面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集中精力抓转型、全力以赴强攻坚、千方百计促提升,率先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推动了景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风景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繁荣。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9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297.5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5.57万人次;接待副部级以上领导228批次共336人,警卫任务3批;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700元。
一、强力推动项目攻坚。2010年是项目建设攻坚年,项目汇总共计85个(其中新增28个),概算总投资42.76亿元。以枫林列入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为契机,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重点加强枫林服务区建设前期工作;三清山演艺中心项目顺利签约;三清山管理中心、福利中心等项目设计方案进入招投标程序,德上高速公路三清山挂线列入《江西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2010—2012年)》,获500万项目补助;南部索道技术改造、金沙游客中心主体工程、汾水农家乐改造等重
点项目先后实施,‚金沙服务区初具规模,枫林服务区建设全面展开,外双溪服务区明显完善,汾水服务区初具雏形‛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同时做到招商引资内外并重,做好内资引进的基础上,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全年共引进内资9.3亿元,外资现汇进资350万美元,为景区项目建设注入大量资金。竣工项目12个,新开工和在建项目38个,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4个(青云旅游接待中心,三清山博物馆,绿谷大酒店,金沙入口广场)。随着各类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朝着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迈出一大步。
二、着力推动品牌创建。走‚抓创建促保护管理‛之路,通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两项工作,创新保护管理理念,强化保护管理措施。全力冲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全山范围内开展‚再动员、再部署‛,树立‚创建人人有责‛意识,根据国检相关内容制定详尽迎检方案。积极推进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在明确三清山作为2010年中国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项目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申报文本的编制、翻译工作,着重加强三清山地质地貌国际对比研究工作,稳步开展三清山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和网站建设工作,有效推动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进程。
三、切实强化保护管理。(一)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完善大气、水质、气象、噪音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和环境卫生工作;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和生物防火
隔离带建设;提前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任务,完成造林7590亩,比下达任务2560亩超出5030亩;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奔驰中国公司发起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为遗产地保护管理争取资金扶持。(二)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三清山数字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顺利启用电子门票和电子门禁系统,有力推进‚数字三清‛建设步伐;加强导游、轿夫、宾馆服务员的培训和管理,有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扎实做好综治、安全生产、信访等工作,存在问题及时整治,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维护景区社会和谐稳定,促使三清山风景区成功跻身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点行列。
四、着力加强市场营销。把握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两大盛事的良好机遇,分别在两地地铁站投放三清山形象广告;适时开展‚看世博、逛世遗,千车万人游三清山‛、‚驻华外交官看三清山‛、‚第二届全国网络媒体走进三清山活动‛、‚粤港澳千车万人三清山自驾游三清山‛、‚三清山百万礼包惠羊城‛、‚庆祝全省接待人数过亿人次活动暨‘慰博假期’三清山体验之旅首发团启动仪式‛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借助高端媒体、特殊群体,借势发力,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以韩国为主的境外市场投放力度,与韩国最大旅行社、伦敦上市企业—HANATOUR旅游有限公司签定联合推广协议,在韩国媒体投放大量宣传广告;在韩国京畿道日山举办‚三清山旅游产品专场推介会‛,成功掀起游三清山的热潮;赴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就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等方面的合作进行沟通,为进一步开拓台湾市场奠定了基础。
五、乡村旅游加速前进。投入约500万元用于景区农村建设,优化农村环境;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充分发挥上饶市旅游服务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景区农家乐全面发展;立足旅游市场,以大湾社区、银湖湾生态村和岭头山田园牧歌项目为样本,引导、扶持农民做大‚农家乐‛,推进农家乐标准化建设,建立了大湾社区、银湖湾生态村和田园牧歌等一批农家乐典型;大力实施‚千户万床‛工程,景区发展旅游农家乐2190户,床位15871张,带动就业17718人;积极发展‚一村一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
(供稿:姜瞿慧)
第四篇:风景区管委会招商引资工作汇报
着力打造品牌 拓宽招商渠道
全面推进景区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沩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五化四力”的重要战略和“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的宏伟目标,贯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致力打造盛世禅都、天下福地,形成“和谐家国兴、沩山拜观音”品牌,凝心聚力,攻坚项目招商,风景名胜区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委自年初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以来,全体干部职工传承拓荒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健全责任机制,不断优化环境,解决突出问题,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管委会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围绕“内强素质,外拓渠道,优化环境,招大引强”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抓氛围“重”商。努力营造“人人想招商、人人谋招商、人人都招商”的良好氛围。成立工作小组,强化领导责任。年初,我委成立了以主任廖金鹏为组长,副主任喻立新为专职副组长,招商营销科、办公室、规划建设科、财务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招商争资工作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强化了领导责任。制订招商引资实施方案,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
二是抓信息“谋”商。重视招商引资信息的收集、筛选、汇总,安排专人具体负责信息工作。委领导班子定期研究招商引资信息,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一是做好项目包装。精选项目、编制新版本《沩山风景名胜区招商指南》,集中整理了拟分三期招商共两大类近11个
待招商的项目并对其进行重点进行包装,其中新增入库的基础设施类招商项目3个,旅游功能型项目8个。积极响应市旅游局关于编录《2011年长沙市重大旅游招商项目册》的文件要求,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加强调度,高质量包装策划,向市旅游局报送了沩山风景名胜区景区旅游环线建设,炭河里大遗址公园项目,城大林场森林康体健身园等三大招商项目。其二是利用网络宣传。全面组织景区资料,制作景区招商PPT,用直观的图片、影像、文字推介景区;签约长沙卓网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搭建网络宣传平台,重建沩山旅游网网站(www.xiexiebang.com),网站自2005年开通至今成功改版3次,独立IP点击量已达105万人次。
三是走出去“引”商。组成招商小组去各地联系,还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景区。先后组织中层骨干到省内的崀山、虎形山、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和曾国藩故里等先进景区考察学习,参加全国旅游协会年会和全国旅游交易会积极宣传景区、推介宁乡。在“2011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发放景区宣传资料、招商资料5000余份,还收集了参会景区、旅游管理部门的各类宣传、招商资料600余份用来学习借鉴。目前,景区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其一是积极向上争资。一是与省旅游局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贷款贴息每年100万元项目进行了衔接,并报送了相关资料;二是已争取国家林业局领导重视,审定将景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将景区生态保护纳入森林经营扶持项目;三是争取省科技厅支持,以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项目上报科技部;四是争取省发改委领导重视,已批示适当解决沩山茶叶研发引导资金。其二是力促项目落地。一是由原湖南卫视台台长曾凡安先生任董事长的湖南华夏文化传播
公司投资3亿元的中华蚩尤谷项目继续紧跟,促成项目尽快落地;二是经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休养管理办公室批准正在引进华民老年产业控股集团、湖南湘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景区内建设湖南唯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休养基地”,每年接待规模3000人次。此项目有望在5月份拿回批文;三是与黄材镇政府联手引资建设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四是与中景朗程(北京)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风景区自驾游服务基地。联系全国200多家自驾游服务中心,近千家汽车俱乐部,近800万会员加盟,为自驾游提供导引、资讯、汽车救援及后勤保障等全方位专业服务,为景区提供长期、稳定、批量的自驾游客源。其三是项目投入持续增长。截止到目前,景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共计2014万元。其中青羊湖游艇俱乐部投入525万元整顿湖面秩序、加大养殖规模、改善游艇会酒店设施,龙泉投入200万元修建蓄水水库、改善漂流河道,天紫漂流投入200万元新建漂流终点、加大营销力度,状元生态山庄投入40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千佛洞投入200万元完善恐龙洞建设和出洞安全通道建设。
四是抓服务“亲”商。实行招商全程跟踪服务制。项目从引进、洽谈到签约,从注册到办证,都由专人负责协助办理。主动协调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为企业协调解决项目立项、落地建设、竣工投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结合“三抓三促”工作,我委规定每个星期由一名班子成员驻扎景区处理景区相关工作,每一领导联系景区内两到三个企业。定期走访景区乡镇、旅游企业和人民群众,调研景区发展,解决发展的问题。今年以来,单位领导深入景区各个景点和项目建设现场19次,共为景区内项目建设解决具体问题11个。如
严重影响万佛灵山景区交通安全的陈正泉房屋拆迁问题,通过组织县征拆办、沩山乡政府等单位有关人员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已经于4月20日拆迁。又如龙泉漂流的蓄水水库建设手续办理、土地租赁和征用、千佛洞景点恐龙洞安全通道开设、采石场关停、游艇俱乐部用地手续完善、协同县交通局部门制定景区交通路网建设等问题,正在分期逐步解决。
前段招商工作虽然有所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一方面景区资源保护与项目引进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景区宣传推介方面依然存在各个景点各行其道、宣传档次不高、整体意识不强的情况,对游客不能形成好的冲击效果,又对景区品牌起不到好的推介效果。
后段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跟进在谈项目,争取中央和国家机关老干部休养基地、蚩尤谷、自驾游服务中心等项目年内落户景区。
二是继续加大项目服务力度,积极为在建项目排忧解难。
三是借鉴旅交会成果,制定景区营销规划,完善景区宣传营销资料。
四是继续跟进、协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争取在上半年晋级。
第五篇: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和集团公司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
管理人员交流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积极推进黄山风景区事企单位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打破人才身份限制,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按照市委要求并结合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管理人员交流是指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以下简称管委会管理人员)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及其所属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企业管理人员)的交流。
第二章交流岗位
第三条 管委会交流岗位为事业单位七级(正科)、八级(副科)和九级(科员)管理岗位,须在核定的编制和职数范围内进行。
第四条 企业交流岗位为B类管理职位,一般为管理公司或经营单位的副职管理职位。
第五条 具体岗位由管委会党委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并公告。
第三章交流方式
第六条交流原则:
一、单位和个人双向选择的原则;
二、以岗选人,以岗定人的原则;
三、竞聘上岗,择优选聘的原则;
四、岗位和职务基本对等的原则;
五、先试点后规范的原则。
第七条 管委会管理人员到企业任职,须通过竞聘上岗方式。
一、在企业B类管理职位中确定部分职位面向管委会管理人员公开竞聘。
二、管委会管理人员报名参加企业职位竞聘的,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65年12月31日后出生);
(二)参加Ba和Bb职位竞聘的,须是现任的管理岗位七级(正科)或是任职满三年的管理岗位八级(副科)人员,或是聘任满三年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三)参加Bc层级竞聘的,须是现任的管理岗位八级(副科)人员或是现聘任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或是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在管委会工作满五年以上的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
(四)符合企业管理人员新一轮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管委会管理人员参加企业职位竞聘时,竞聘程序等同企业管理人员新一轮竞聘上岗程序,包括笔试、面试、单位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
四、入围人选按职位数1:2的比例,在单位民主推荐率达30%及以上的竞聘人员中按竞聘成绩(笔试、面试、单位民主测评成绩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
五、任职资格人选按职位数1:1的比例,按竞聘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
六、职位聘任人选由管委会党委根据工作需要,结合职位要求,在任职资格人选中研究提名。
第八条 企业管理人员到管委会事业单位任职,须通过竞聘上岗方式。
一、管委会确定部分事业单位七级(正科)、八级(副科)管理岗位面向企业管理人员公开竞聘。
二、企业管理人员报名参加管委会事业单位公开竞聘的,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须在45周岁以下(1965年12月31日后出生);
(二)参加管理岗位七级(正科)竞聘的,须是现任的Bb层级及以上管理人员或担任Bc层级满三年的管理人员;
(三)参加管理岗位八级(副科)竞聘的,须是现任的Bc层级及以上管理人员;
(四)符合管委会管理岗位竞聘上岗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管委会管理岗位公开竞聘时,公开竞聘程序等同管委会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工作程序,包括笔试、面试、单位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
四、入围人选按岗位数1:2的比例,在单位民主推荐率达30%及以上的竞聘人员中,按竞聘成绩(笔试、面试、单位民主测评成绩之和)从
高到低的顺序确定。
五、任职资格人选按岗位数1:1的比例,按竞聘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
六、具体聘任人选由管委会党委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岗位要求,在任职资格人选中研究提名。
第九条管委会机关可适当选择部分九级(科员)管理岗位面向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公开招聘,或由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推荐优秀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参加公开招聘。公开招聘工作程序参照黄山市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条 管委会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可在管委会事业单位七级(正科)、八级(副科)管理岗位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B类管理人员中进行互派挂职锻炼,挂职年限一般为1至3年(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章待遇
第十一条 管委会管理人员通过公开竞聘到企业任职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参照原身份置换人员待遇,进行身份置换,保留档案工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参照管委会事业单位人员办理退休手续。
二、在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任职时按所在企业的规定执行其他待遇。
三、任期届满重新竞聘未能竞聘上岗的,除参加管委会公开竞聘或公开招聘回管委会工作外,不再另行安排回管委会工作。
第十二条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公开竞聘或公开招聘到管委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的,其待遇按事业单位有关政策和管委会相关规定执行,并由政治处办理聘用认定手续。属身份置换人员,须于聘任3日内退出已领取的原置换补偿金。
第十三条 管委会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互派挂职人员,其工资待遇在原单位享受,其生活补助和加班补助等在挂职单位享受。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 交流工作在管委会党委领导下,由政治处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管委会政治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摘自黄管政[2010]232号文件 201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