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良种繁育基地领导班子工作汇报x
良种繁育基地领导班子工作汇报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基地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毛泽东同志的《党委会工作方法》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力,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工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现将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性锻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向中央看齐意识,确保在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绝不出现任何问题,基地党委学习组综合运用个人自学,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抓好专题学习和延伸学习,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要进一步认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纠正行动上的偏差,使“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对党忠诚、为党奉献”,成为党委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的行动自觉。
9UJk8ZhEiw7ncxeCuOw0Q8cSaw1JghbMUaMSOpYxJmaSTQ1at9z1uhz1IQaCXyn0kls1LmN5QYhtXkZjvRf7H9hDBKaYflAbZ9xxoZo7lubv063oRQ76igja3Pq0cPQuo6uOMrVvs8LdYMCuHL7peuSIQmuzzoUvEG7UCfBpUBD9u5chcViqIqgUdLXpXmV4egzhFHSs。
二、践行严于律已,不断增强规矩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能否严于律已,关乎人心向背,律已能赢得尊重,树立威望,律已能凝聚民心,汇聚发展正能量,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正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领导班子成员应将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
6iN64Gr8aN7HYlzveR3MnzWu8W3GOCNO0RJ928K4mLjt3Cgr2drjDGzxmiY8CKkxZiG6Cpt56YqBftrwFBEAaubkhcNJ9CrBrMtLV9PCKmcEfYhSRss06Jmu6lPpCJVuwP9t0FAwM1POix5jUVRHaruHpYEAkp01qI7qOOSbSWe5UyczgvvHSej5ks4110bm0OoApEv6。
三、坚持秉公用权,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治观念,自觉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真正使法治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方式,要坚持依法行规,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求,推动建立权责统一,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主动行为,真正将行使权力价值目标回归到全心全意为基地广大职工服务的宗旨上来。
vi5O4JMs97tl51RQiVJpcNErduQEIpzxvV47zcNEXyrR9VDsLVFrwhxIDDBzS8KJxWP9XKg685rEmMhhQoSNK81enmtVBdLPNHjd6uv1EzjqPSmRmjIufWZpVALAgluUjCQEs3bmTR9aPAov0CyiuhzRIUivIULi5o7d1Hoi7mAoNOAkcgADNbp22ZWyLGEZ5Q5qtati。
四、主动谋事、创新、不断强化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都要按照“谋事要实”的要求,处理好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的关系,把远大理想和实现目标结合起来,要树立“抓落实”意识在平常工作中体现坚守,做到长期抓、反复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敢于担当,善于谋计,勇于开拓,果于执行,明确主动方向,打造工作亮点,形成“拳头产品”为基地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DfXut8hPWdRVX0bnm5ma8bAea1YqyMnRKFXQ2YIaH5Q0CMTMRP1A2KIsEIjraRg9QZbh3llnnbs3kzCo8czJLNOZXuckFg0QOHaCABJwuDcRhF845VjYixo3bbky80I6aCeCpZNws3f7AXIhm7eKW2xhj7rpgbntV5GEqvF67Mvfhgses2b1MYa84XiiynghFLcug3RQ。
第二篇: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鄂林能〔2009〕3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确保全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国家林业局关于油茶种苗质量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是指2008年以后经省林业局批准,各地利用中央和省级油茶专项资金营建的油茶采穗圃和良种繁育苗圃。
第二章权属与建设体制
第三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以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市州林业局为建设法人,并由省林业局统一冠名为“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采穗圃(或苗圃)”。第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属于特种用途林,其母树和林地使用权不得随意转让;良种繁育基地中保存的油茶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任何用途变更、林木砍伐和资源更新必须报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审查同意后再按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第五条省林业局负责对全省油茶良种基地建设进行监督与管理。省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和承建单位应签订联建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所签协议书分别报省林业局备案。
第三章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由国家和省级统筹解决,资金按拨付到建设单位,法人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应建立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运作和监督机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专人管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与监督。
第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应严格限于圃地整理、穗条、种苗生产、小型生产设施设备购置、生产区水、电、作业道、灌溉系统建设等。严禁工程资金用于购置小轿车、建办公楼等非生产性支出。
第八条每年第四季度由省林业局组织相关处室对各基地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章建设与管理
第九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必须严格履行国家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油茶良种基地的圃地选择原则上由省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查验并予以确认。
第十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所需穗条必须是从国家级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适合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无性系或优良类型)上采集,严格按纯系扩繁。
第十一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配备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良种穗条、种苗的生产、经营档案,确保良种穗条和种苗来源、去向清楚,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单位必须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良种繁育基地名称、建设地点、面积、建设年份、投产年份、嫁接无性系来源、数量、名称、建圃方式、穗条和嫁接苗产量等。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表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无性系定植图;
3.穗条生产情况:生产单位、无性系名称、无性系来源、穗条生产地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穗条剪取和移交时间、数量、包装保存方法;
4.穗条流向:调出穗条无性系名称、穗条调出时间、数量、单价、销售协议、购入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林木种子(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
5.种苗繁殖情况:圃地穗条来源、品系名称、数量、穗条嫁接时间、嫁接方式、嫁接数量、管理情况、成活株数。
6.良种繁育基地经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第十三条省林业局适时发布国家和本省最新通过的油茶良种名录,指导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根据油茶良种选育进程及时更新油茶品种。
第十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接受上级种苗管理机构的检查。第五章生产、经营与管理
第十五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必须依法取得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核发的《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苗经营许可证》。第十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穗条、种苗出圃必须如实填写《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具体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第十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出圃造林的苗木必须是合格嫁接容器苗。各基地须在每年苗木出圃前自行将合格嫁接容器苗分品系分级拼床,做好统计和档案登记,及时报请省林业局组织专家检查核实后方可调运出圃。
第十八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出圃启用统一的《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出圃苗品种、数量要与档案记载一致,严禁不合格苗、伪劣苗出圃造林。《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印制,统一编号。《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在穗条(苗木)调出时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签发;《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
认定证书》由湖北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或其委托的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签发。
第十九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收存,第二联为销售联,由穗条(苗木)销售单位签发后分季度送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备案,第三联为用户联,由穗条(苗木)调入单位保存。第二十条为及时掌握良种穗条(苗木)生产、调剂动态,穗条(苗木)生产单位应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将穗条(苗木)生产、调剂数量、调入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以便进行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
第二十一条省、市(州)林木种苗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行业管理,并对良种穗条(苗木)的生产、《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的填写、建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竣工验收由省林业局组织,把建设质量和种苗质量控制作为验收的重要考核指标,实行种苗质量一票否决制。
第二十三条为保障全省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由省林业局按造林任务下达各基地苗木生产指令性计划,由基地法人单位负责组织生产;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苗木销售价格必须遵从省林业局制订的指导价,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调拨由基地法人单位按照省林业局制定的调配计划负责实施;跨省的穗条和苗木调拨与销售必须经省林业局审批。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油茶良种基地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基地建设单位法人和技术负责人对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质量负责。
第二十五条在油茶种苗生产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要签订良种供应及售后服务协议,对因弄虚作假造成用户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不能按时完成省级下达的苗木生产任务,弄虚作假,不如实签发和填写《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不能保证穗条(苗木)质量和对良种繁育基地经营管理不善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单位,省林业局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进行整改的,省林业局将取消该单位作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的资格,并追回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林业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鄂林能〔2009〕3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确保全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国家林业局关于油茶种苗质量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是指2008年以后经省林业局批准,各地利用中央和省级油茶专项资金营建的油茶采穗圃和良种繁育苗圃。
第二章权属与建设体制
第三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以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市州林业局为建设法人,并由省林业局统一冠名为“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采穗圃(或苗圃)”。
第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属于特种用途林,其母树和林地使用权不得随意转让;良种繁育基地中保存的油茶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任何用途变更、林木砍伐和资源更新必须报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审查同意后再按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省林业局负责对全省油茶良种基地建设进行监督与管理。省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和承建单位应签订联建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所签协议书分别报省林业局备案。
第三章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由国家和省级统筹解决,资金按拨付到建设单位,法人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应建立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运作和监督机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专人管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与监督。
第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应严格限于圃地整理、穗条、种苗生产、小型生产设施设备购置、生产区水、电、作业道、灌溉系统建设等。严禁工程资金用于购置小轿车、建办公楼等非生产性支出。
第八条每年第四季度由省林业局组织相关处室对各基地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章建设与管理
第九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必须严格履行国家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油茶良种基地的圃地选择原则上由省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查验并予以确认。
第十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所需穗条必须是从国家级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适合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无性系或优良类型)上采集,严格按纯系扩繁。
第十一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配备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良种穗条、种苗的生产、经营档案,确保良种穗条和种苗来源、去向清楚,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单位必须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良种繁育基地名称、建设地点、面积、建设年份、投产年份、嫁接无性系来源、数量、名称、建圃方式、穗条和嫁接苗产量等。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表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2无性系定植图;
3.穗条生产情况:生产单位、无性系名称、无性系来源、穗条生产地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穗条剪取和移交时间、数量、包装保存方法;
4.穗条流向:调出穗条无性系名称、穗条调出时间、数量、单价、销售协议、购入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林木种子(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
5.种苗繁殖情况:圃地穗条来源、品系名称、数量、穗条嫁接时间、嫁接方式、嫁接数量、管理情况、成活株数。
6.良种繁育基地经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第十三条省林业局适时发布国家和本省最新通过的油茶良种名录,指导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根据油茶良种选育进程及时更新油茶品种。
第十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接受上级种苗管理机构的检查。
第五章生产、经营与管理
第十五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必须依法取得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核发的《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苗经营许可证》。
第十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穗条、种苗出圃必须如实填写《湖北
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具体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第十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出圃造林的苗木必须是合格嫁接容器苗。各基地须在每年苗木出圃前自行将合格嫁接容器苗分品系分级拼床,做好统计和档案登记,及时报请省林业局组织专家检查核实后方可调运出圃。
第十八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出圃启用统一的《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出圃苗品种、数量要与档案记载一致,严禁不合格苗、伪劣苗出圃造林。《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印制,统一编号。《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在穗条(苗木)调出时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签发;《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由湖北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或其委托的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签发。
第十九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收存,第二联为销售联,由穗条(苗木)销售单位签发后分季度送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备案,第三联为用户联,由穗条(苗木)调入单位保存。
第二十条为及时掌握良种穗条(苗木)生产、调剂动态,穗条(苗木)生产单位应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将穗条(苗木)生产、调
剂数量、调入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以便进行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
第二十一条省、市(州)林木种苗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行业管理,并对良种穗条(苗木)的生产、《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的填写、建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竣工验收由省林业局组织,把建设质量和种苗质量控制作为验收的重要考核指标,实行种苗质量一票否决制。
第二十三条为保障全省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由省林业局按造林任务下达各基地苗木生产指令性计划,由基地法人单位负责组织生产;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苗木销售价格必须遵从省林业局制订的指导价,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调拨由基地法人单位按照省林业局制定的调配计划负责实施;跨省的穗条和苗木调拨与销售必须经省林业局审批。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油茶良种基地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基地建设单位法人和技术负责人对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质量负责。
第二十五条在油茶种苗生产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要签订良种供应及售后服务协议,对因弄虚作假造成用户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不能按时完成省级下达的苗木生产任务,弄虚
作假,不如实签发和填写《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不能保证穗条(苗木)质量和对良种繁育基地经营管理不善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单位,省林业局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进行整改的,省林业局将取消该单位作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的资格,并追回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良种繁育合同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
受托方(乙方):______________
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及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如下合同条款。
第一条 委托繁育的种子品种、数量、质量、价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甲方提供的繁育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甲方的义务
(一)持有相应的《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执行国家制定的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二)在收到乙方按本合同第一条约定支付的种子价款日内,依据本合同第二条的约定向乙方提供繁育材料。
(三)向乙方提供繁育良种的书面技术资料。
(四)在所繁育种子的播种、生产管理、收获过程中,派技术人员对乙方人员给予包括但不限于繁育区的选择、设置、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田间去杂、田间检验、种子收获、室内考种、种子贮藏、种子运输等生产环节给予技术指导。
(五)建立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繁育良种名称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管理、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繁育者名称等内容的种子生产档案。
(六)收购乙方交售的经甲方检验符合本合同第一条约定的种子。
第四条 乙方的义务
(一)必须种植从甲方购买的种子,必须按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操作,必须听从甲方技术人员的指导。
(二)选择适宜繁育良种生长发育的土壤质地、生态环境、栽培措施、管理方式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繁育良种的土地应地力肥沃、排灌条件良好。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及时除草、防病、治虫、浇水、排涝、中耕、施肥,保持田间水肥充足、通风透光良好,确保繁育种子的一致性和丰产性。
(三)繁育良种的地块,必须单独播种,必须隔离安全(采取空间隔离的,隔离距离自花授粉作物不得少于________米、异花授粉作物不得少于________ 米;空间隔离距离不能满足规定的,必须采用地形地物隔离或者时间隔离或者障碍物隔离);不得重茬;不得施用与繁育的种子属于同种作物的植物肥(例如:繁育小麦种子时,不得施用带有麦茬、麦秸、麦糠的肥料等,余类推);在生长发育期内,必须及时地彻底地除草、灭虫、去杂以及套袋隔离,严防生物混杂。
(四)按第一条约定的数量和质量及时间向甲方交售合格的种子。不得交售假、劣种子。
第五条 对交售的每批种子,双方必须共同取样封存、分别保存,以备种子检验、仲裁、诉讼之用。封存的样品保存至本合同约定的种子用于生产收获以后。
第六条 乙方不得擅自向他人销售繁育的种子。
乙方持有所在地物价行政主管机关出具的证据证明当地种子市场价格高于本合同约定价格2倍时,甲方应当适当提高良种收购价格。具体收购价格,由双方另订协议;在未签定新协议前,仍执行原协议。
乙方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向他人销售繁育的种子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甲方不解除合同的,乙方必须按___________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
如果繁育的良种是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乙方未经甲方书面许可擅自向他人销售的,必须按_________万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
第七条 乙方向甲方交售繁育的种子数量,低于乙方所在地当年该作物平均单产%的,须按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低于该作物繁殖系数的,须按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甲方可以解除合同。
乙方持有有关机关证明因不可抗力造成当地该种农作物减产、绝产的,可以相应少交繁育的种子。
第八条 甲方拒收乙方交售的符合合同约定质量指标的种子的,应按元/亩的标准向乙方赔偿损失;甲方少收乙方交售的符合合同约定质量指标的种子的,应按少收种子数额市场价款的二倍向乙方赔偿损失。
乙方在交售的种子中掺杂使假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甲方不解除合同的,乙方必须按每斤假、劣种子________元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
第九条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都可诉至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第十条 本合同的有效期限为月,即自合同双方当事人盖章或者签字之日起的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生效,至_____年___月___日止失效。
第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第十二条 其他约定:_______________
附件
1.甲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
2.乙方《居民身份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土地承包合同》、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的复印件,《代表人推举书》和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原件。
委托方(章):_______受托方:___________单位地址: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推举代表人: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委托代理人: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
有效期限:___________
第五篇:白水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白水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项目名称:白水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建设单位:白水县农牧局
3.立项依据
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是我县小麦生产市场化的需求,小麦是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三,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家对种植小麦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通过开发建设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提高我县小麦生产产出效益,提高商品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规模
项目内容包括建设30万亩优质小麦良种基地、其中建设2000亩优质小麦中心示范区3个;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购买检测仪器100台件,包括:种子发芽室、检验台和芽率、纯度、净度、水分四项指标必须的检测仪器;精选机6台、清选机2台、5XT-5.0型小麦种子成套加工生产线一条;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中心,占地300亩;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
6.建设地点:
杜康镇、史官镇、北塬乡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乡镇十二个
7.建设期限:2009-2012年
8.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41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1100万元,市、县分别投资310万元
9.建设内容、数量及投资
9.1建设内容
9.1.1 建立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开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区发展、全面推进”的原则,确定我县“两河、一片、一区”(白水河、洛河、洛河北片、西北区)域内的光热资源充足,水土资源丰富,农机化水平较高,科技普及率高,小麦生产管理水平较高的史官、纵目、北塬、尧禾、收水、林皋、云台、杜康、雷牙等九大小麦主产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5万亩。西北区、洛河北片的史官、纵目、北塬、杜康、林皋等乡镇依托地理优势,重点发展旱地高产稳产优质强筋面条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3万亩。
9.1.2 建设3个2000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生产中心示范区。
“两河”流域以雷牙、史官、杜康、林皋等乡镇为主建立三个2000亩水地优质高面筋小麦示范区
9.1.3 建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购买检测仪器100台件,包括:种子发芽室、检验台和芽率、纯度、净度、水分四项指标必须的检测仪器。
9.1.4购置种子精选机6台、清选机2台、5XT-5.0型小麦种子成套加工生产线一条。
9.1.5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中心,占地300亩。
9.1.6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基地的道路、水利设施等。
9.2投资使用计划
9.2.1 25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建设
总投资470万元。其中技术培训费15万元;地膜覆盖推广25万亩,补助250万元(亩补助10元);小麦后期“三喷”7.0万亩,需配置远扬程机动喷雾机120台,需资金8.4万元,(每台计价700元)。配方施肥和小麦氮肥后移技术10万亩,需资金93万元;病虫害综合防治10万亩,需资金103.7万元。
9.2.2 三个优质小麦中心示范区建设
总投资115万元。其中小麦精播机20台,需资金16万元(每台0.8万元);小型联合收割机(四轮手扶车作动力)20台,需资金26万元(每台1.3万元);一台种子纯度监测仪及其配套(DDV—Ⅲ6B稳压稳流电游仪、高速台式离心机、电动种子粉碎机等)3万元;优质品种更换2万亩,需要资金20万元;优质栽培技术体系推广2万亩,需要资金20万元;优质专用小麦引进、试验示范、繁育等20万元;新型抗旱保肥剂应用2万亩,补助10万元(每亩5元)。
10.效益分析:
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成后,预计平均亩产优质小麦250公斤,总产达1250万公斤。优质优价,以每公斤优质小麦高于普通小麦0.4元计,每亩增收100元,5万亩优质小麦可增收500万元。三个高标准、规范化两千亩优质小麦中心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的先导区、辐射源,辐射带动我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