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共青团改革督导汇报材料
xx市第xx中学坐落于xx省xx市xx区,xx之滨,三国故地,包公故里,xx家乡,位于xx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创建于1949年,目前共有4个校区(大通路校区、和平校区、北校区、东校区),94个教学班,5000余名学生,是一所区属初级中学。学校在岗教职工355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5人,一级教师166人,省级教坛新星及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39人,市级教坛新星及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151人,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人,市级以上劳模、拔尖人才、最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楷模、师德先进个人55人。
多年来,xx中人秉承“循理自强,笃正表方,弥新精进,卓立担当”的精神,学校先后荣获首届“xx市文明校园”、“xx市素质教育示范校”、“xx市特色学校”、“xx省文明单位”、“xx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xx省信息学竞赛金牌学校”、“xx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xx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xx省绿色学校”、“xx省数字化校园”、“xx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百所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基地”、“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等近百项荣誉。从xx中校园里,走出了原国家棋院院长王汝南、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等杰出人才。
近年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4000多人次,教师获奖1000多项,中考成绩历年来都处于xx市领先水平。钱文琢等5位同学先后荣获xx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学校机器人社团在世界锦标赛获得一次金奖、一次银奖,年年包揽全国同级别一等奖。学校信息学社团先后荣获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25人次,xx省、xx市一等奖100余人次。xx区20名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获得者,我校占11名。每年,学校在机器人、模型制作、计算机、科技创新等比赛中均荣获100余项国家、省、市级奖。学校连续七年蝉联了xx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冠军赛团体第一名。每年,学校均有大批优秀特长生直接输送到xx一中、六中、八中,为xx教育争得了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第二篇:中学共青团改革
关于制定《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学校各处室:
为深入贯彻贯彻团中央、教育部《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制定了《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请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中学共青团改革。
XX中学党委 2018年 月 日 XX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7号)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共青团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1.完善团学组织制度。在中学章程中要明确团代会、学代会和团学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学校团委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社团的归口管理职责,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规范发展。严格规范执行校级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增强代表广泛性,提高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代表比例,扩大学校团代会代表的参与渠道,推进提案制及大会发言制度。
2.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加强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团组织工作以团前教育、发展团员、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少先队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衔接,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推优入团应体现班级中队全体队员的意见。建立中学团干部、优秀教师、班主任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制度。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
3.严格发展团员制度。用3年左右时间将初中、高中阶段毕业班团学比例分别控制在30%、60%以内。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 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新团员接收必须经过团支部大会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
4.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制度,统筹团支部、班委会职位设置,班级内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由班团协作开展,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坚持团内民主,全面落实班级团支部定期换届和直接选举。
三、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5.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将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中学共青团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牵引载体,建立健全“教育部门协调指导、共青团组织归口负责、综合素质评价驱动、团员学生自愿参与”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正向激励化开展,推动全体中学生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中学配置志愿服务专项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
四、改革完善中学团干部制度
6.完善团干部选配使用机制。中学团委书记按学校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学校团委书记的任免应征求上级团组织的意见。普遍建立青年教师和学生兼职团干部制度,分别选任至少1名青年教师和学生担任兼职团委副书记。团的工作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具备教师资格的团委干部可适当兼课,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同学科教师满课时量的一半。教师团干部的考核要以共青团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7.优化团干部发展机制。专任团干部获得的共青团有关荣誉和研究成果享受与教育行政部门同等待遇。专任团干部任职不唯年龄,对于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团干部,应列入副校级后备干部培养序列。
五、强化有关保障机制
8.加强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将中学团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团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划和考核内容,团建工作占比不低于10%。建立学校党政班子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制度。学校团委书记为党员的,应作为学校党委委员候选人选。落实中学团组织推荐优秀师生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的重要职责。
9.优化资源保障机制。团委书记应出席或列席学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可根据实际兼任德育部门副职。继续深入推进班主任兼任班级团支部指导员制度。将中学团的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推动团的活动和学校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的综合实施。学校应将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安排,并在活动场所、设备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第三篇: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7号)精神,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共青团河北省委改革方案》精神大力推进我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1.完善团学组织制度。在学校章程中要明确团代会、学代会和团学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严格规范执行校级团的代表大会定期一学期召开制度,增强代表广泛性,提高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代表比例,扩大学校团代会代表的参与渠道。
2.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加强学校团总支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团组织工作以团前教育、发展团员、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少先队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衔接,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推优入团应体现班级中队全体队员的意见。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
1.严格发展团员制度。毕业班团学比例分别控制在30%以内。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 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新团员接收必须经过团支部大会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
2.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制度,统筹团支部、班委会职位设置,班级内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由班团协作开展,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坚持团内民主,全面落实班级团支部定期换届和直接选举。
三、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将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中学共青团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牵引载体,建立健全“教育部门协调指导、共青团组织归口负责、综合素质评价驱动、团员学生自愿参与”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正向激励化开展,推动全体中学生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
四、改革完善中学团干部制度
完善团干部选配使用机制。建立教师和学生兼职团干部制度,分别选任至少1名青年教师和学生担任兼职团委副书记。团的工作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具备教师资格的团委干部可适当兼课,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同学科教师满课时量的一半。
五、强化有关保障机制 1.加强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团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划和考核内容,团建工作占10%。建立学校党政班子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制度。
2.优化资源保障机制。将中学团的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推动团的活动和学校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的综合实施。
第四篇:中学督导汇报材料
中学督导汇报材料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克山三中始建于1955年,是齐齐哈尔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普通高中。学校坐落于县城西部,现有校园占地面积99780平方米,建筑面积26340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分为南校区和北校区即生活服务区和教学区。整个校园如同花园一般,绿化面积达到15%,其余的全部硬化。现有145名教职工,36个教学班,2432名学生。学校建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6个、微机室2个、语音室2个和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音体美训练室。
学校的声誉逐年提高,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学校曾获得了省级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省级科研先进单位、市级德育先进单位、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单位、市级环境教育先进单位、齐齐哈尔市艺体卫生先进单位和县级法制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XX年学校又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县级艺术基点校。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尤其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立足校情、大胆探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施了“六五四三”工程,发扬三中人“以干补差”的敬业精神,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秉承“严谨、拓新、敬业、育才”的教风,工作中从“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出发,真正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之路。
(一)舍得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XX年财政对我校拨款为97万元。XX年—XX年又“井里无水四处舀”投入近1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的硬件建设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体美训练室从场地维修到设备更新,现已达到了市级示范高中的标准。同时,学校重视环境建设。校园美化、绿化、香化、净化、硬化,花园式建设不断提级上档;校园内点缀以校风、学风等园艺,“开创未来”、“腾飞”、“舞者”等雕塑,“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等墙标、“花草有情也知失落”等地标,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使校园形成了自然的诗、文明的画、无声的课堂,实现了让学生感受美、珍惜美、创造美的环境育人的目的。我校的做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学校也被评为”省级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和“市级环境教育先进单位”。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名师是学校的旗帜。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学校持续深入发展的源动力。为此,在新班子成立后,我校实施了强师工程,即:“三五七”工程。具体做法就是本学科新老教师、名师与待提高教师拜师结对子,确立让新教师、待提高教师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七年成名师的强师工程。师徒间互相听课,交流教法,研析问题。学校每学期通过组织说课大赛、示范课等方式使教师学有目标、奔有方向,使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空前高涨。
学校还着力解决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事业心盛、肯吃苦、敢打硬仗的班主任队伍是带好学生,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学校在班主任的业务进修,心理学深造,教育学培训,专家讲座指导等方面肯投入,强化学习,不断优化了班主任队伍。
学校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教学理念。走出去即每学期派出教师考察学习组到名校,听名师讲课,学习外地经验。请进来即把外校知名教师请到学校为全体教师做示范课。同时还与兄弟校搞“同讲一节课”研讨活动,通过“同讲一节课”分析、对比、研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发挥网络的作用,增加教师掌握的信息量。由教研组长牵头,确立各教研组教学科研课题,让教师在工作中有实践、有总结,不断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和队伍素质。如今我校的教师队伍正向着科研型、学者型、名师型的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1%,高级教师31 人,一级教师6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9人,县级骨干教师42人;教师考核合格率为100%。
学校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也换来学校教育教学的高效益。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98%,高中会考合格率为97%,高考升学率为45%,学生体质达标合格率为100%。XX年高考二表本科录取人数204人,XX年212人,XX年248人,XX年298人,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多年在齐市地区普高中名列前茅。可以说一所普通高中创造了不普通的教学业绩。学校也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教学科研先进单位,现正有三名教师申请国家级学科带头人。
(三)实施“六五四三”工程,做到了管理育人
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制定了各种人文化的制度,它包括一个方案、一个规范、三个规定、三个制度、三个条件、八个标准、十四个职责、二个方法等,涉及学校管理和考核的37项内容,编制了《克山三中工作制度汇编》,使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实施了“四项工程”,形成了一个办学模式,开展了一项活动。即“三强工程”、“六五四三工程”,“一二三为零”工程和“爱心工程”,使学生避免了因管理而辍学的现象;实施了分层次教学和3+x的办学模式,使学生避免了因学困而辍学的现象。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又使学生避免了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我校逐步形成了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12 中学督导汇报材料
第五篇:中学督导汇报材料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克山三中始建于1955年,是齐齐哈尔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普通高中。学校坐落于县城西部,现有校园占地面积99780平方米,建筑面积26340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分为南校区和北校区即生活服务区和教学区。整个校园如同花园一般,绿化面积达到15%,其余的全部硬化。现有145名教职工,36个教学班,2432名学生。学校建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6个、微机室2个、语音室2个和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音体美训练室。
学校的声誉逐年提高,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学校曾获得了省级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省级科研先进单位、市级德育先进单位、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单位、市级环境教育先进单位、齐齐哈尔市艺体卫生先进单位和县级法制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XX年学校又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县级艺术基点校。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尤其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立足校情、大胆探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施了“六五四三”工程,发扬三中人“以干补差”的敬业精神,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秉承“严谨、拓新、敬业、育才”的教风,工作中从“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出发,真正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之路。
(一)舍得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XX年财政对我校拨款为97万元。XX年—XX年又“井里无水四处舀”投入近1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的硬件建设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体美训练室从场地维修到设备更新,现已达到了市级示范高中的标准。同时,学校重视环境建设。校园美化、绿化、香化、净化、硬化,花园式建设不断提级上档;校园内点缀以校风、学风等园艺,“开创未来”、“腾飞”、“舞者”等雕塑,“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等墙标、“花草有情也知失落”等地标,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使校园形成了自然的诗、文明的画、无声的课堂,实现了让学生感受美、珍惜美、创造美的环境育人的目的。我校的做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学校也被评为”省级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和“市级环境教育先进单位”。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名师是学校的旗帜。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学校持续深入发展的源动力。为此,在新班子成立后,我校实施了强师工程,即:“三五七”工程。具体做法就是本学科新老教师、名师与待提高教师拜师结对子,确立让新教师、待提高教师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七年成名师的强师工程。师徒间互相听课,交流教法,研析问题。学校每学期通过组织说课大赛、示范课等方式使教师学有目标、奔有方向,使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空前高涨。
学校还着力解决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事业心盛、肯吃苦、敢打硬仗的班主任队伍是带好学生,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学校在班主任的业务进修,心理学深造,教育学培训,专家讲座指导等方面肯投入,强化学习,不断优化了班主任队伍。
学校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教学理念。走出去即每学期派出教师考察学习组到名校,听名师讲课,学习外地经验。请进来即把外校知名教师请到学校为全体教师做示范课。同时还与兄弟校搞“同讲一节课”研讨活动,通过“同讲一节课”分析、对比、研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发挥网络的作用,增加教师掌握的信息量。由教研组长牵头,确立各教研组教学科研课题,让教师在工作中有实践、有总结,不断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和队伍素质。如今我校的教师队伍正向着科研型、学者型、名师型的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1%,高级教师31 人,一级教师6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9人,县级骨干教师42人;教师考核合格率为100%。
学校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也换来学校教育教学的高效益。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98%,高中会考合格率为97%,高考升学率为45%,学生体质达标合格率为100%。XX年高考二表本科录取人数204人,XX年212人,XX年248人,XX年298人,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多年在齐市地区普高中名列前茅。可以说一所普通高中创造了不普通的教学业绩。学校也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教学科研先进单位,现正有三名教师申请国家级学科带头人。
(三)实施“六五四三”工程,做到了管理育人
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制定了各种人文化的制度,它包括一个方案、一个规范、三个规定、三个制度、三个条件、八个标准、十四个职责、二个方法等,涉及学校管理和考核的37项内容,编制了《克山三中工作制度汇编》,使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实施了“四项工程”,形成了一个办学模式,开展了一项活动。即“三强工程”、“六五四三工程”,“一二三为零”工程和“爱心工程”,使学生避免了因管理而辍学的现象;实施了分层次教学和3+x的办学模式,使学生避免了因学困而辍学的现象。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又使学生避免了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我校逐步形成了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
实施了“六五四三”工程。“六”指“六包”即:行政管理实行两包,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包副校长,副校长各包一个年级组,负责学生安全、教学、物品、纪律、卫生等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业务管理实行四包,副校长按工作分工包中层领导,政教处包班主任,教务处包教师,教师包学生。从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管理上不留死角,服务上不留漏洞。
“五”指“五制”。即:安全工作首日制,教师考核千分制,学生管理量化制,后勤管理责任制,工作责任追究制。
1、安全工作首日制。
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确保安全,只有建立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有序的开展。为此,学校每月举行安全例会,总结部署安全工作,制定安全教育措施,开设安全教育课,并请消防队、刑警队、交警队干警讲安全知识,讲解案例,提高安全意识和实战能力。外来人员、师生出入实行登记制。学校还制定了各种紧急情况工作预案,并组织演练,真正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确保学校学习、生活安全。
2、教师考核千分制。
我们对教师实施了千分制考核。其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占70%,针对这700分,学校制定了“一分四率”和工作绩效考核。“一分”即指基础分,而“四率”指以基础分为“参照物”的优秀率、及格率、差生率、巩固率。按照各位教师“四率”的升降,给出教师相应的考核分。而工作绩效由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给出相应的考核分。另外的30%,按教师考核方案给出,其中包括出勤情况、工作要求、教师形象、工作纪律等方面。教学考核与教师考核年终汇总,形成千分制考核总结果。而行职人员则主要以教师考核和工作绩效两方面考核,折合为千分制。考核的结果作为评优、晋职、入党、提干等的首要参考条件和标准,克服了领导嘴上会气,暗箱操作的弊端,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关系,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3、学生管理量化制。
作为普通中学,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难点,尤其是独生子女占学生绝大多数的今天,学校从实际出发,开展以“低小细实”为目标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低”就是确立德育目标从低标准开始,不搞大起大落的“运动式”教育,让学生“伸一伸手”就够得着。“小”就是确立的教育示例要小,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处着眼进行教育。“细”即仔细的从“小”事、“低”标准中深刻挖掘教育信息,引起学生思考与共鸣。“实”讲求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对学生实行纵向和横向的网络化管理与考核。即:由班主任、政教处、主管校长实施纵向管理,再由包年组领导、年组长实行横向管理;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克山三中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学生量化考核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实施纵向量化考核。由年组长、班主任、包楼领导实施横向考核。每月按权重合分汇总并对学生公布。学生的量化考核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劳动、守纪、尊师爱校等方面进行了定量测评,同时对学生的品德评定、班主任工作业绩也建立了定量说明的依据。学生量化考核的实施,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确保了教学秩序,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后勤管理责任制
学校的后勤是教学的保障,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舍得投入,大到校长微机管理系统,教师手提电脑,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等;小到班级黑板、桌椅、门、窗、玻璃、风钩、插销等。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在“管理即是服务,节约即是生财”的理念指导下,我校的后勤管理实行岗位制。财务管理自不必说,财产管理形成四条线:一条主线即校长-后勤校长-总务处-后勤事务;三条分线: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教师;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教学校长-教务处-五室负责人-五室。一条主线既有决策又有管理;三条分线则主要承担管理使用责任。对办公消耗品学校实行按管理期限定量供给节约归己的管理办法;非消耗品则实行申报审批制度。使学校设施、物品做到物尽其用,切实发挥后勤的保教学、促教学、促发展的作用。
5、工作责任追究制。
在学校整章建制,实行“六包”的基础上学校按照各项工作的责任目标、责任内容、责任要求、责任效果等方面层层签订责任状,包年组领导,中层领导,年组长,教研组长,组处室负责人及班主任工作责任实行一包到底的办法,对安全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常规工作都实行责任追究。尤其是安全工作出现问题实行一票否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