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巢湖学院举办大学生骨干赴巢湖市共青团系统挂职锻炼对接仪式
巢湖学院举办大学生骨干赴巢湖市共青团系统挂职
锻炼对接仪式
为引导优秀大学生骨干进一步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巢湖学院团委认真选拔了14名学生骨干,组建了“大学生骨干基层挂职锻炼服务团”,赴巢湖市共青团系统和相关部门进行暑期挂职锻炼。近日,挂职锻炼对接仪式在巢湖团市委举行。巢湖学院团委书记刘金平、巢湖团市委副书记赵斌、巢湖团市委组宣部部长王军、四县一区团委书记、巢湖学院团委郭超老师及参加本次挂职的同学参加了仪式,仪式由赵斌主持。
赵斌首先致欢迎辞。他对巢湖学院参加挂职锻炼的大学生骨干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巢湖市及四县一区团委机构及工作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刘金平在对接仪式上做了简短讲话,她代表巢湖学团委向巢湖市共青团系统对我校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同学们要倍加珍惜这次挂职锻炼机会,在工作中要严格自律、勤于思考、勤于总结,高质量地完成挂职期间的各项工作。她还希望巢湖各级团组织要对同学们多加指导,严格要求。
孙健国同学代表参加本次挂职锻炼的学生骨干发言。他衷心感谢巢湖市共青团组织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表示将以去年参加挂职锻炼同学为榜样,自觉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严格自律,虚心学习,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力争圆满完成本次挂职锻炼。
赵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地方共青团工作与高校团委工作相比,既相似又有区别,是活力与严谨的统一,希望同学们认真贯彻胡锦涛
总书记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在挂职锻炼中有所收获。仪式结束后,学生骨干与挂职团委的书记们进行了热情地沟通与交流。同学们将于近期赴巢湖各级团组织报到。(巢湖学院团委)
第二篇:大学生骨干赴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大学生骨干赴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团委、**理工大学各团总支(团委):
为进一步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的基层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奉献力量,建功立业,经共青团淄博市委、**理工大学团委研究决定,在2013年暑期开展大学生骨
干赴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活跃基层团的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选派大学生骨干赴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培养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意识,使大学生在基层挂职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二、工作内容
1.挂职形式。利用暑假时间,选派大学生骨干到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团委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挂任乡镇(街道办事处)团委书记助理。
2.主要工作。挂职锻炼人员将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1)协助处理日常工作;
(2)活动策划;
(3)课题调研;
(3)信息采编、公文写作;
(4)文化宣传;
(5)挂职岗位要求的其他工作内容,如法律援助、网站维护、社区服务等。
3.选派条件。
(1)本科二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以上的非毕业班学生骨干;
(2)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工作勤奋,作风扎实,具有奉献精神,学生党员优先考虑;
(3)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集体观念、大局意识,善于沟通,富有团队精神,有主要学生干部经历者优先考虑;
(4)学习成绩优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良好,能吃苦耐劳。
三、工作安排
1、岗位需求统计(月 日— 月 日)
团市委对基层团委进行挂职单位和挂职岗位的需求统计。
2、挂职学生的招募选拔(月 日— 月 日)
**理工大学团委根据团市委提供的岗位需求类别和数量,招募选拔符合要求的在校学生,择优确定挂职人选。
3、岗前培训和岗位对接(月 日— 月 日)
邀请相关专家对挂职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组织挂职单位与挂职学生进行岗位对接。
4、开展活动(月 日— 月 日)
挂职学生在挂职岗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活动。
5、总结考核(月 日— 月 日)
挂职单位对挂职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填写考核鉴定材料。**理工大学团委、团市委联合对在挂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
四、工作保障
挂职锻炼期间,学生接受学校、接收单位的双重管理。学校和接收单位要切实担负起挂职锻炼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对挂职锻炼学生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和交通补助,统一为挂职锻炼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接收单位要积极为挂职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妥善解决好挂职学生的食宿,确保安全。
五、挂职考核
学生挂职锻炼期满后,由挂职单位做出鉴定,报团市委、**理工大学团委统一审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证书》,并作为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等环节优先考虑的重要依据。学生挂职锻炼期满考核合格者,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可获得相应的素质拓展学分。
六、工作要求
1.认真做好大学生骨干的选派工作。**理工大学团委要广泛动员,认真审核,确保选派学生质量。教育和引导选派学生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成才意识,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全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认真做好选派学生的管理工作。接受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的区(县)和乡镇团委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动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汇报,协调落实好挂职学生的任免手续,对挂职锻炼学生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注、生活上关爱,切实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帮助大学生在挂职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认真做好挂职锻炼工作的督促检查。团市委、**理工大学团委将对挂职锻炼的学生在岗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实地检查,对工作成效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和总结考核,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各有关单位通报。
4.认真做好挂职锻炼工作的舆论宣传。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运用所属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加大对挂职锻炼工作的宣传。要注重发现、总结挂职学生的先进典型,大力推广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第三篇:关于选拔第三批优秀团干部和青年骨干到北京共青团系统挂职锻炼
关于选拔第三批优秀团干部和青年骨干到北京共青团
系统挂职锻炼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局、总公司、高等院校、市直属单位团委(团工委),各区、县团教工委:
为进一步培养锻炼优秀团干部,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支持基层团的工作,在2010、2011年组织开展优秀团干部和青年骨干挂职锻炼工作的基础上,团市委计划于2012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拔第三批优秀团干部和青年骨干到团市委机关、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及有关单位挂职锻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挂职时间及名额
挂职锻炼时间为一年,具体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挂职干部名额约30人。
二、挂职干部推荐条件
1、综合素质好、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团干部和青年骨干;
2、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含)以上;
3、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参加工作1年以上,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正科级(含)以下干部,年龄不超过33岁;处级干部年龄不超过35岁。
三、挂职干部推荐选拔程序及进度安排
1、基层推荐(2012年1月19日前)。2011年12月底下发通知,由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会同本单位党委组织人事部门,根据-1-
通知要求和条件,推荐挂职干部预备人选。推荐预备人选时,需征求本人意见,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征得主管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同意。1月19日前,各单位将推荐预备人选的相关材料报团市委相应战线部门汇总。
2、汇总提出人选(2012年2月18日前)。团市委各战线部门将本系统挂职锻炼推荐人员汇总表报组织部。组织部形成共青团系统挂职锻炼人选汇总表,并会同各战线部门根据推荐人选本人情况及挂职锻炼岗位实际,提出挂职干部建议人选名单及分配安排。
3、审议确定名单(2012年2月25日前)。团市委组织部将建议人选名单及人岗对接情况报书记会审议,确定最终挂职锻炼人员名单。
4、挂职干部到岗(2012年2月底)。根据确定挂职干部名单,发出报到通知,挂职干部报到上岗。
四、挂职干部管理
挂职干部安排到团市委机关、部分直属单位及有关单位挂职锻炼,挂职期满后返回原单位工作。挂职期间,挂职干部不转行政和工资关系,转党(团)组织关系,参加团市委机关党(团)组织生活。挂职干部在原单位享受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不变,同时享受挂职单位同级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由挂职单位负责做好相关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
挂职单位本着对挂职干部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挂职干部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在挂职期间,挂职干部至少参加一次入职培训、一次集体座谈、一次专题活动,加强挂职干部之间、挂职干部与
挂职单位干部的交流学习。同时形成一份工作总结、一份工作鉴定、一份考核表、一封推荐信,全面客观评价挂职干部工作表现与成效。
挂职期满后,工作鉴定及考核等相关材料,一并送交挂职干部所在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及团委,用于归档备存。
五、工作要求
挂职锻炼是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升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应本着对青年人才成长负责的态度,选拔和推荐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参加挂职锻炼,每单位原则推荐人选不超过2人,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填写上报《北京共青团系统挂职锻炼干部推荐汇总表》、《北京共青团系统挂职锻炼干部推荐表》(各1份)填报,并做好报送工作。同时,各单位应加强对挂职干部在挂职锻炼期间支持和帮助,确保工资福利及相关待遇的落实,为其安心挂职锻炼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附件:
1、《北京共青团系统挂职锻炼干部推荐汇总表》
2、《北京共青团系统挂职锻炼干部推荐表》
团市委组织部
2011年12月26日
第四篇:照金誓词——学院大学生骨干及部分青年党员赴照金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参观体验誓词
照金
誓词:
——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 我学院赴照金参观体验祭奠感念英
烈宣读誓词
本人创作
曾经此地,红色热土; 革命先辈,浴血奋战; 无畏艰险,壮怀激烈; 丹心高志,信仰坚定;
今我辈来,感恩思源; 听革命史,铭照金魂; 承英烈志,举爱国旗; 不懈奋斗,奔中国梦!
第五篇: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成功举办2013年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成功举办2013年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7月11日,我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我院向志楼多媒体报告厅隆重举行。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殿朕、学工处处长鲁鹏飞、教育系党支部书记董永亮、机械系党支部书记李建军、艺术系党支部书记孟祥东、院团委书记茹佳出席了启动仪式。学工处、团委、各系辅导员老师和社会实践团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学工处处长鲁鹏飞主持。
启动仪式上,院团委书记茹佳介绍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指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理解“中国梦”、“中原梦”广泛内涵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广大青年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知识技能优势自觉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去,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原崛起,振兴河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院学生会主席曹逢春作为学生志愿者代表进行发言,他认为这次实践活动对于我们青年志愿者是一次难得的与基层接触的机会,并表示了要坚决做好这次实践活动的信心与决心。
志愿者代表和全体实践成员郑重承诺:秉承新联学院优良传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传播先进思想,服务社区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党委副书记曹殿朕对此次启动仪式作出重要指示。他深刻阐述
和强调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对长期以来支持三下乡工作的领导组织表示感谢。热切希望广大同学将实践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入基层,磨练意志,提升能力,增长才干,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广大实践队员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团结互助,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美丽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辉煌业绩。
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殿朕、学工处处长鲁鹏飞、各系书记等领导为我院社会实践团队授旗,授旗仪式标志着我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据悉,我院今年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号召全院学生在暑期采取自愿就近的原则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从生活中获得真知,了解社会。启动仪式结束后,我院社会实践成员将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以中国梦为背景的公益服务、建功中原、教育帮扶、基层宣讲、彩虹人生、科技支农、课题调研、生态环保、文化宣传、医疗卫生、节能减排等实践活动。用青春与汗水演绎青春梦,用智慧与意志助力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