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hotoshopcs3教案
《Photoshop CS3》
教案
图像制作员级
授课教师:万彦斌 授课班级:服装32班
周课时:6课时(3节理论,3节实践)
第1章 初识图像处理大师Photoshop cs3(4个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查学生对Photoshop cs3前的准备、工作界面、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工作界面的自定义等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Photoshop cs3前的准备、工作界面、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工作界面的自定义等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难点:工作界面的自定义 2.教学内容
1.1 使用PhotoshopCS3前的准备(第一课时)
PhotoshopCS3是由美国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目前最新版本为PhotoshopCS3。与其他同类型软件相比,其功能更强大,操作更便捷,也更具创造性,用户通过操作鼠标和键盘就能轻松制作出华丽的平面设计作品,因此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从业人员和爱好者的青睐。
一、安装配置要求:
1、软件要求:Windows XP或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
2、硬件要求:
处理器:Intel Pentium 4以上 内存:建议使用1GB 硬盘可用空间:5GB以上
显示器:1024*768像素以上的分辨率 显卡:16位或更高性能。DVD-ROM驱动器
二、启动与退出:
安装Photoshop CS3后,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来启动Photoshop CS3:
1、双击桌面上的Photoshop CS3快捷方式图标。
2、选择【开始】→【所有程序】→【Adobe Design Premium CS3】→【Adobe Photoshop CS3】命令。
3、双击扩展名为.psd的文件。
退出Photoshop CS3时,应先关闭所有打开的图像文件窗口,然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1、单击工作界面中标题栏右侧的【关闭】按钮。
2、选择【文件】→【退出】命令或按【Ctrl+Q】组合键。
3、按【Alt+F4】组合键。
三、Photoshop CS3的用途:
Photoshop CS3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专业图像编辑软件,在众多图像处理软件中,该软件以其功能强大、集成度高、适用面广和操作简便而著称于世。它不仅提供强大的绘图工具,可以绘制艺术图形,还能从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采集图像,对它们进行修改、修复、调整图像的色彩、亮度、改变图像的大小,还可以对多幅图像进行合并增加特殊效果。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1、广告设计
2、商标设计
3、包装设计
4、插画设计
5、网页设计
6、照片处理
7、效果图后期处理
1.2 认识PhotoshopCS3的工作界面(第二课时)
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属性栏、工具箱、图像窗口、状态栏及面板组等组成,下面分别讲解。 标题栏用于显示软件名称。
菜单栏由文件、编辑、图像、图层、选择、滤镜、分析、视图、窗口和帮助菜单项组成,每个菜单项下内置了多个菜单命令。
工具属性栏用于显示当前工具的属性和参数控制,在工具箱中选择不同工具后,工具属性栏也会随着当前工具的改变而变化。
工具箱是工作界面中最重要的面板,它几乎可以完成图像处理过程中的所有操作。
图像窗口是对图像进行浏览和编辑操作的主要场所。
状态栏位于图像窗口的底部,最左端显示当前图像窗口的显示比例;中间显示当前图像文件的大小。
面板是工作界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进行选择颜色、编辑图层、新建通道、编辑路径和撤销编辑等操作。
1.3 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第二课时)
一、位图与矢量图 1.位图
位图图像又称点阵图像,它是由众多色块(像素)组成的,位图的每个像素点都含有位置和颜色信息。当将位图放大到一定倍数后,可以较明显地看到一个个方形色块,每一个色块就是一个像素(如右图所示)2.矢量图
矢量图像又称向量图像,它是由线和图块组成的。矢量图在放大或缩小时,图像的色彩信息保持不变,且颜色不会失真。
原图100%时的显示比例
放大至1600%时的图像
二、像素与分辨率
像素:图像的像素是指位图图像在高、宽两个方向上的像素数。 图像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是指打印图像时,在每个单位长度上打印的像素数,通常以“像素/英寸”和“像素/厘米”来衡量。
显示器分辨率:在显示器中每单位长度显示的像素或点数,通常以“点/英寸”来衡量。
打印机分辨率:与显示器分辨率类似,打印机分辨率也以“点/英寸”来衡量。若打印机分辨率为300点/英寸至600点/英寸,则图像的分辨率最好为72像素/英寸至150像素/英寸;若打印机的分辨率为1200点/英寸或更高,则图像分辨率最好为200像素/英寸至300像素/英寸。
三、图像的文件格式 1.PSD(*.PSD)
PSD格式是中文版Photoshop CS3本身专用的文件格式,也是新建文件时默认的存储文件格式。2.BMP(*.BMP)
3.JPEG(*.JPG)
JPEG格式是一种压缩率很高的文件格式
4.TIFF(*.TIFF)
TIFF格式也是一种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图像文件格式。5.GIF(*.GIF)
GIF格式为256色RGB图像文件格式,其特点是文件尺寸较小,支持透明背景,特别适合作为网页图像。
6.PDF(*.PDF)
四、颜色模式
图像的颜色模式主要用于确定图像中显示的颜色数量,同时它还影响图像中默认颜色通道的数量和图像的文件大小。
常见的颜色类型包括HSB(色相、饱和度、亮度)、RGB(红色、绿色、蓝色)和CMYK(青色、洋红、黄色、黑色)。因此,相应的颜色模式也就有RGB、CMYK、Lab模式等。
1.4 自定义工作界面(第三课时)
一、标尺的设置与应用
选择【视图】→【标尺】命令或按【Ctrl+R】组合键,可以在图像窗口顶部和左侧显示标尺,标尺上显示鼠标指针当前的位置。
二、参考线的设置与应用
参考线是浮动在图像上的直线,只是用于给设计者提供参考位置,不会被打印出来。可以通过选择【视图】→【新建参考线】命令或者通过标尺来创建参考线。
三、网格的设置与应用
选择【视图】→【显示】→【网格】命令或按【Ctrl+’】组合键,可以在图像窗口中显示或隐藏网格线,如右图所示。
四、度量工具的设置与应用
使用度量工具可以方便地测量图像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和两条线构成的夹角度数。
(三)主要考核内容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Photoshop cs3前的准备、工作界面、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工作界面的自定义等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第四课时到多媒体教室演示给学生看。第2章 了解常用的操作技能(公分为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查学生对图像的基本操作、图像的管理、自定义图像的显示效果等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图像的基本操作、图像的管理、自定义图像的显示效果等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难点: 自定义图像的显示效果 2.教学内容
2.1 图像的基本操作(第一课时)
一、创建新图像文件
(1)执行“文件(F)”|“新建(N)”。
(2)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图像文件的名称。
(3)预设中可以选择默认的Photoshop大小或者根据需要自己事先做好的设置。
(4)在宽度和高度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的宽和高度的尺寸。(5)设置图像的分辨率。
(6)颜色模式可以选择位图、灰度、RGB、CMYK或Lab Color几种(7)背景内容可以选择白色、背景色或透明。(8)单击确定按钮。
二、保存图像
对于用Photoshop新建或修改后的图像应及时进行保存,对于新建的文件可以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存储,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确认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存储位置
2.文件名
3.文件格式
4.存储选项和颜色。
三、关闭和打开图像
打开图像文件包括打开文件、打开特定类型文件和打开最近处理的文件几种情况。
1.打开文件
2.打开特定类型文件 3.打开最近处理文件
四、图像放置
置入文件可以将外部图片放入图像中的一个新图层内。执行“文件”→“置入”命令,“置入”命令将图片作为智能对象置入Photoshop文件中。通常,将图片置于新图层上。在Photoshop中,可以置入Photoshop支持的任何格式的文件。
2.2 对图像进行管理(第二课时)
一、图像大小和分辨率
图像菜单是的图像大小用于调节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通常在如下情况下,需要调节图像的大小:
准备用于网上发布图像,在此情况下,在满足网页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图像的大小,输出为JPEG或 GIF格式。
准备用于印刷的图像,通常将图片的分辨率更改为150像素/ 英寸或300像素/ 英寸。
用于屏幕显示,对于高分辨率的大尺寸文件,如果用于屏幕显示,就心须降低分辨率,以便在屏幕上完整显示。
制作特殊用途的图片,如将照片制成VCD,为了保证相片不产生变形,就需要将大小调整为标准VCD的尺寸352 *288
二、整画布尺寸
对于打开的图像文件,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特别是对细节的修理时应采用放大的方法。可以通过在图像标题上右击,选择画布大小,输入新的大小尺寸即可,如果输入的小于原来的数据,则出现的剪切窗口。
三、截切图像 在Photoshop CS3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裁剪图像:一种是通过缩小画布裁剪图像的周边区域,另一种是使用“裁剪”工具裁剪指定区域以外的图像区域。使用这两种裁剪图像的方式,可以在不改变图像文件分辨率的情况下改变图像画面尺寸,并且只是裁剪图像中不需要的边缘部分,而不影响非裁剪区域的图像部分
四、旋转和翻转画布
执行“图像”|“旋转画布”,弹出子菜单可以设置的选项:
1.180度、90度(顺时针)和90度(逆时针):表示可将整个图像旋转的角度值。
2.任意角度:在对话框中可以输入要旋转的角度值和选定旋专的方向,单击确定完成。
3.水平旋转画布和垂直旋转画布:使图像水平或垂直旋转。
2.3 自定义图像显示效果(第三课时)
一、改变图像的显示比例
对于打开的图像文件,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特别是对细节的修理时应采用放大的方法,主要采用缩放工具、抓手工具和导航器来完成,具体操作方法:
1.放大视图:选择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鼠标为加号,单击要放大的图像,则图像按比例进行放大,当不能再放大时,鼠标指针中心变为空白。
2.缩小视图:选择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按Alt键,鼠标为减号,单击要缩小的图像,则图像按比例进行缩小 :
3.通过菜单上的放大(快捷键Ctrl++)或缩小(快捷键Ctrl+-)来完成。4.通过使用缩放工具,在图中划出矩形的区域,则选区内的图形按最大比例在窗口显示。
按屏幕大小进行缩放:可以将文件的大小调整好适合屏幕的大小,便于从整体看图像的效果,快捷键Ctrl+O 5.实际像素:可以将文件以实际的大小进行显示,快捷键Ctrl+Alt+O
二、移动图像窗口和显示区域
在导航器中可以看到图像的情况,通过移动下面放大和缩小的划块进行显示比例的调节,可以看到红色的框,框的颜色可以调节。
如果文件能在屏中显示,则红框充满整个区域,再进行放大时,红框中即屏幕上看到的内容即观察范围,可以利用光标移动红框,屏幕显示即所要查看的内容。可以通过输入百分比来直接调节图像的显示比例。
(三)主要考核内容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图像的基本操作、图像的管理、自定义图像的显示效果等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3章 创建并编辑选区(共分为6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察学生对认识选区、绘制选区及编辑选区的相关操作。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认识选区、绘制选区及编辑选区的相关操作。难点: 选区的编辑 2.教学内容
3.1 使用工具创建选区
(第一、二课时)
如果要对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编辑处理,一般需要先为该区域建立选区,选区内的图像被编辑处理,而选区外的图像则不受影响。创建选区的方法主要有:使用工具箱中的选择工具创建;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命令来创建;结合后面章节中所涉及的通道、蒙版、路径和滤镜等知识来创建。本节先来学习有关选取工具的使用。
一、使用选框工具创建规则选区
选框工具主要用于创建一些比较规则的形状区域,如矩形、椭圆等。单击工具箱中的选框工具,将弹出选框工具组。各工具的作用如下:
矩形选框工具:用于创建矩形或正方形选区。
椭圆选框工具:用于创建椭圆或正圆选区。
单行选框工具:用于创建宽度为1像素的单行选区。
单列选框工具:用于创建高度为1像素的单列选区。
选择选框工具后,属性栏中会显示所使用工具的相关选项,如图3-3所示为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时的工具属性栏。
图 3-3 选框工具栏
选框工具属性栏中的选区运算按钮用于创建由2个以上基本选区组合构成的复杂选区。这4个按钮分别是:
新选区:新选区会替代原选区,相当于取消后重新选取。 添加到选区:新选区会与原选区相加,若两个选区不相交则最后都独立存在,若两选区有相交部分则最后两选区会合并成一个大的选区。
从选区减去:新选区将从原选区中减去。若两个选区不相交则没有任何效果,若两选区有相交部分则最后效果是从原选区中减去了两者相交的区域。要注意新选区不能大于原选区。
与选区交叉:保留两个选区的相交部分,若没有相交部分,则会出现警告框。
二、使用套索工具创建不规则选区 1.套索工具
套索工具可以创建形状随意的曲线选区。具体使用时,先在图像中单击确定一个起点,然后按住鼠标左键随意拖曳或沿所需形状边缘拖曳,若拖曳到起点后释放鼠标,则会形成一个封闭的选区;若未回到起点就释放鼠标,则起点和终点间会自动以直线相连。
由于比较难以控制鼠标走向,一般套索工具适合于创建一些精确性要求不高的选区或者随意区域。
2.多边形套索工具
多边形套索工具的原理是使用折线作为选区局部的边界,由鼠标连续点击生成的折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边形的选区。具体使用时,先在图像上单击确定多边形选区的起点,移动鼠标时会有一条直线跟随着鼠标,沿着要选择形状的边缘到达合适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创建一个转折点,按照同样的方法沿着选区边缘移动并依次创建各个转折点,最终回到起点后单击鼠标完成选区的创建。若不回到起点,在任意位置双击鼠标也会自动在起点和终点间生成一条连线作为多边形选区的最后一条边。
多边形套索工具相比套索工具来说能更好地控制鼠标走向,所以创建的选区更为精确,一般适合于绘制形状边缘为直线的选区。
3.磁性套索工具
磁性套索工具是根据颜色像素自动查找边缘来生成与选择对象最为接近的选区,一般适合于选择与背景反差较大且边缘复杂的对象。具体使用方法与套索工具类似,先单击鼠标确定一个起点,然后鼠标在沿着对象边缘移动时会根据颜色范围自动绘制边界。若在选取过程中,局部对比度较低难以精确绘制时,也可以人为地单击鼠标添加紧固点,按Delete键将会删除当前取样点,最后移动到起点位置单击鼠标,完成图像的选取。
3.磁性套索工具
选择磁性套索工具后,属性栏中会显示磁性套索工具选项,如图3-9所示。
宽度:取值范围为1-256(像素),默认值10,用于指定检测到的边缘宽度,数值越小,选择的图像越精确。
对比度:取值范围为1%-100%,用于设置检测图像边缘的灵敏度。如果选取的图像与周围图像间的颜色对比度较大,应设置一个较高的数值。反之,取较低的数值。
频率:取值范围为0-100,默认值57,用于设置生成紧固点的数量。数值越大,紧固点越多,选区的精确度越高,在选取边缘较复杂的图像时应设置较大的频率。
三、使用魔棒工具选取颜色相近的选区 1.快速选择工具
Photoshop CS3中新增的“快速选择工具”功能非常强大,给用户提供了快速“绘制”优质选区的方法。快速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类似于画笔工具,设置好工具属性后,在要选择的图像区域上拖动鼠标,选区会随之扩展并自动查找和跟随图像中定义的边缘。
1.快速选择工具
选择快速选择工具后,属性栏中会显示相关的工具选项,如图3-12所示。
新选区:在未选择任何选区的情况下的默认选项。创建初始选区后,此选项将自动更改为“添加到选区”。
添加到选区:新绘制的区域将被包含到已有的选区中。 从选区减去:从已有选区中减去另外拖过的区域。1.快速选择工具
画笔:点击画笔旁边的下拉箭头,可以设置画笔选项,方法同画笔工具的使用。若选取离边缘较远或较大的区域,可以将画笔直径设置大一些;若要选取图像的边缘或较小的区域,则应将画笔直径设置小一些,尽量避免选择到不需要的区域。
对所有图层取样:选择该选项则是基于所有图层创建的选区,相反则是基于当前选定图层创建的选区。
自动增强:选择该选项则会自动将选区向图像边缘进一步流动并应用一些边缘调整,减少选区边界的粗糙度和锯齿,选区边缘的效果也可以在“调整边缘”对话框中精细调整。1.魔棒工具
魔棒工具可以一次性选择与取样点相同的颜色像素。它的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只要在所需选择图像的颜色区域中任意点单击即可将所有与采样点相近的像素区域都包含在内。
1.魔棒工具
选择魔棒工具后,属性栏中会显示相关的工具选项,如图3-14所示。
容差:取值范围0-255(像素),用于控制选取的范围。若取值较低,则只选择与取样点像素非常相似的几种颜色,选择范围较小,但精确度较高;若取值较高,则会选择范围更广的颜色区域,但选择的精确度会降低。
1.魔棒工具
消除锯齿:使选区的边缘更为平滑。
连续:勾选此选项则只选择与鼠标落点颜色相近并相连的区域。相反,将会选择整个图像中所有颜色相近的部分。
对所有图层取样:勾选此选项将选中所有可见图层中的与取样点颜色相近的区域。相反,将只从当前选定图层中选择颜色区域。
3.2 使用菜单命令创建选区
第三课时
一、使用“全部”和“重新选择”命令快速创建选区
如果要创建包含整幅图像的选区,则可以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全部”命令或快捷键Ctrl+A,在图像周围出现一圈闪烁的蚂蚁线表明整个图像区域被选中。
如果要取消创建的选择区域,可以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取消选择”命令或快捷键Ctrl+D,这时可看到闪烁的蚂蚁线消失了,说明已取消了刚才创建的选择区域。在“取消选择”命令执行后可以使用“重新选择”命令或快捷键Ctrl+Shift+D恢复前一次取消的选择区域,此时闪烁的蚂蚁线重新出现,说明已恢复了之前取消的选区。
二、使用“色彩范围”命令创建选区
“色彩范围”命令是按指定的颜色或颜色子集来确定选择区域。在“选择”菜单中选取“色彩范围”命令,将弹出如图3-17所示的“色彩范围”对话框。若选择“取样颜色”为选择方式时,则可用吸管工具在图像预览区或图像上点击设置取样颜色,结合所设置的容差值确定选区范围;也可以根据某种颜色或亮度来确定选择区域,此外利用加色工具和减色工具可以增加或减少颜色范围。
选择:有取样颜色、标准色(红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洋红)、亮度(高光、中间调、阴影)和溢色几种选择。溢色是无法使用印刷色打印的 RGB 或 Lab 颜色。(注:如果选择了一种颜色,但图像中并没有包含高饱和度的这种颜色时会出现“任何像素都不大于50%选择。选区边将不可见”的警告框。)
颜色容差:可以通过拖动“颜色容差”滑块或直接输入数值,来设置颜色的选取范围,数值越小所选择的颜色范围就较小,反之数值越大所选择的颜色范围就越大。
选择范围:选中该选项,在图像预览框中只显示被选中的颜色范围。 图像:选中该选项,在图像预览框中将显示整幅图像。 选区预览:设置图像窗口的预览模式。有5种选择
标准吸管:创建新的颜色选区时选择此选项。
加色吸管:向已有选区中添加颜色区域时选择此选项。 减色吸管:向已有选区中删除颜色区域时选择此选项。 反相:选择与原选定区域的相反区域。
“反向”命令用于将图像中选择区域和非选择区域进行互换。在创建选区后,执行“选择”→“反选”,将选择范围变为于原选择相反的区域。
三、使用“反向”命令创建选区
“反向”命令用于将图像中选择区域和非选择区域进行互换。在创建选区后,执行“选择”→“反选”,将选择范围变为于原选择相反的区域。
四、使用“扩大选取”和“选取相似”命令创建选区
“扩大选取”命令可以将现有选区扩大,把相邻且颜色相近的区域添加到选择区域内,颜色相近程度由魔棒工具的容差值决定。
“选取相似”命令的作用和“扩大选取”命令相似,但它所扩大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相邻的区域,还可以将整个图像中不连续但颜色相近的像素区域扩充到选区内。
3.3 编辑和修改选区
第四课时
一、移动和羽化选区 1.移动选区
如果需要对选区位置进行调整,可以进行移动选区的操作,方法有以下两种:(1)使用鼠标移动:将鼠标置于选区内,当鼠标指针变为 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合适的位置释放鼠标即可。另外,若同时按住Shift键并拖动选区,可以沿水平、垂直或斜45°的方向移动。
(2)使用方向键移动:使用键盘的上、下、左、右方向键也可以移动选区,每敲击一下方向键可以移动一个像素的距离;若敲击方向键的同时按住Shift键则可以每次移动10个像素的距离。使用方向键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选区的移动。
2.羽化选区
羽化就是通过向内外扩散选区的轮廓,从而达到模糊和虚化边缘的目的。羽化选区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在工具属性栏中设置:在创建选区之前,可以在选框工具、套索工具或魔棒工具的属性栏中的“羽化”文本框中设置羽化值,其取值范围为0-250(像素),数值越大,选区边缘虚化的效果越明显。但用户要注意,设置较大的羽化值时,需要创建的选区也足够大。
二、隐藏和删除选区 1.隐藏选区
隐藏选区其实是隐藏选区周围的蚂蚁线,可以通过“视图”→“显示额外内容”或使用快捷键Ctrl+H来隐藏当前的选区,但隐藏并不是取消选区,之后执行的操作还是只对选区内的图像起作用。对于隐藏的选区执行相同的操作可以再次显示。2.删除选区
删除选区即撤销对区域的选择,可以通过“选择”→“取消选择”或快捷键Ctrl+D来实现。如果使用的是选框工具或套索工具,且选区运算方式为“新选区”时,直接在图像上单击选区外的任何位置即可删除现有选区。此外,要删除选区内的图像使用Delete键。
三、修改选区 1.边界
边界也叫扩边,用于创建将原选区边界分别向内外扩展指定宽度后生成的区域。单击“选择”→“修改”→“边界”,打开“边界选区”对话框,输入取值范围为1-200(像素)的宽度值,就会在原选区框架上产生指定宽度的选区。
2.平滑
平滑的作用是清除选区中的杂散像素以及平滑尖角和锯齿。单击“选择”→“修改”→“平滑”,打开“取样半径”对话框,输入取值范围为1-100(像素)的半径值,就会将原选区尖角处变得较为圆滑。
3.扩展
扩展的作用是将原选区沿边界向外扩大指定的宽度。单击“选择”→“修改”→“扩展”,打开“扩展量”对话框,输入取值范围为1-100(像素)的数值,就会将原选区向外扩充指定的像素宽度。
4.收缩
收缩刚好与扩展相反,是将原选区沿边界向内缩小指定的宽度。单击“选择”→“修改”→“收缩”,打开“收缩量”对话框,输入取值范围为1-100(像素)的数值,就会将原选区向内缩小指定的像素宽度。
四、变换选区
使用“变换选区”命令可以对选区进行缩放、旋转和变形等操作。单击“选择”→“变换选区”,选区的四周将出现8个控制块,将鼠标置于变换框内,拖曳鼠标即可移动选区;将鼠标置于变换框框线上或控制块上变为双向箭头时,拖曳鼠标即可改变选区的大小;将鼠标置于变换框四角变为双向旋转箭头时,拖曳鼠标即可旋转选区。按回车键确认选区的变换,按Esc键则取消变换操作。
五、存储和载入选区
使用“存储选区”命令可以将当前的选区存放到一个新的Alpha通道中。单击“选择”→“存储选区”,在弹出的“存储选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通道的图像文档和通道名称,并键入存储选区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选区的存储。
使用“载入选区”命令可以调出Alpha通道中存储过的选区,单击“选择”→“载入选区”,在弹出的“载入选区”对话框中选择想要载入的选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选区的载入。
如果当前图像中有选区存在,那么使用存储和载入选区时还可以做新通道(选区)、添加到通道(选区)、从通道(选区)中减去和与通道(选区)交叉操作,完成选区的复合运算。存储和载入选区的操作适合于一些需多次使用的选区或制作过程复杂的选区,节省了重复制作选区的操作。
3.4 填充和描边选区
第五课时
一、填充选区
填充选区就是将选定的颜色或图案内容按指定的模式填充到选择区域内。单击“编辑”→“填充”,在弹出的“填充”对话框中选择填充的内容、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选区的填充。
此外,还可以使用第4章中将介绍的填充工具来对选区填充渐变色、纯色或图案等。
二、描边选区
描边选区是用所选颜色在选择区域边缘填充指定宽度的线条。单击“编辑”→“描边”,在弹出的“描边”对话框中设置描边宽度(取值范围1-250像素)、描边颜色、描边位置、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选区的描边。
三、自定义填充图案
选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将选区内容定义为图案或画笔,可以在填充或绘画时使用自定义的图案或画笔。自定义图案的步骤是:① 制作选区(必须是羽化值为0的矩形选区);② 单击“编辑”→“定义图案”,在弹出的“图案名称”对话框中输入图案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图案的定义。自定义的图案在使用填充工具或填充命令时会出现在图案列表中。
(三)主要考核内容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认识选区、绘制选区及编辑选区的相关操作。
第4章 绘制图像和形状
共4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查学生对设置绘图颜色、使用渐变工具绘制图像、使用画笔工具绘制图像以及绘制形状图像的相关操作。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设置绘图颜色、使用渐变工具绘制图像、使用画笔工具绘制图像以及绘制形状图像的相关操作。
难点: 使用渐变工具绘制图像、使用画笔工具绘制图像以及绘制形状图像 2.教学内容
4.1 绘画工具
第一课时
Photoshop 提供了若干用于绘画或编辑图像颜色的工具。画笔工具和铅笔工具与传统绘图工具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使用画笔描边来应用颜色。
一、“画笔”控制调板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选择系统预设的画笔:一个是通过选择绘画工具或编辑工具选项栏的画笔弹出式调板,另一个是直接通过画笔调板。
主直径控制笔刷的外形大小,而硬度则是控制边缘的羽化程度
二、工具的使用
无论是选择那种绘画工具,它们的使用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点绘
2.自由线条绘制 3.直线绘制 4.标准直线绘制
三、画笔工具
使用画笔工具可以绘制出边缘柔软的画笔效果,画笔的颜色为工具箱中的前景色。可以通过画笔的工具选项栏,对画笔进行若干设置
四、铅笔工具
使用铅笔工具可以绘制出硬边缘的效果,特别是绘制斜线,锯齿效果会非常明显,并且所有定义的外形光滑的笔刷也会被锯齿化。
4.2 橡皮擦工具
第二课时
橡皮擦工具可将像素更改为背景色或透明。如果正在背景中或已锁定透明度的图层中工作,像素将更改为背景色;否则,像素将被抹成透明。
一、橡皮擦工具 橡皮擦工具可将像素更改为背景色或透明。如果正在背景中或已锁定透明度的图层中工作,像素将更改为背景色;否则,像素将被抹成透明。
二、背景橡皮擦工具
背景橡皮擦工具可在拖动时将图层上的像素抹成透明,从而可以在抹除背景的同时在前景中保留对象的边缘。通过指定不同的取样和容差选项,可以控制透明度的范围和边界的锐化程度。
三、魔术橡皮擦工具
用魔术橡皮擦工具在图层中单击时,该工具会将所有相似的像素更改为透明。如果在已锁定透明度的图层中工作,这些像素将更改为背景色。如果在背景中单击,则将背景转换为图层并将所有相似的像素更改为透明。
4.3 填充工具
第三课时
可以使用颜色或图案填充选区、路径或图层内部,此操作称之为填充。
一、渐变工具
渐变工具可以创建多种颜色间的逐渐混合。可以从预设渐变填充中选取或创建自己的渐变。通过在图像中拖动用渐变填充区域。起点(按下鼠标处)和终点(松开鼠标处)会影响渐变外观,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渐变工具。
1.渐变编辑器
“渐变编辑器”对话框可用于通过修改现有渐变的拷贝来定义新渐变。还可以向渐变添加中间色,在两种以上的颜色间创建混合
A.调板菜单 B.不透明性色标 C.色标
D.调整值或删除选中的不透明度或色标 E.中点 2.创建平滑渐变
基本步骤为:
(1)创建选择渐变工具。
(2)在选项栏中单击渐变示例,显示“渐变编辑器”对话框。
(3)从“渐变类型”弹出式菜单中选取“实底”。如果要使新渐变基于现有渐变,请在对话框的“预设”部分选择一种渐变。
(4)定义渐变的起始颜色,请单击渐变条下方左侧的色标。该色标上方的三角形将变黑,这表明正在编辑起始颜色。
修改颜色需要双击色标,或者在对话框的“色标”部分单击色板。选取一种颜色,然后单击“确定”。
(5)定义终点颜色,请单击渐变条下方右侧的色标。然后选取一种颜色。
(6)调整起点及终点的位置,将相应的色标拖动到所需位置的左侧或右侧或单击相应的色标,并在对话框“色标”部分的“位置”中输入值。如果值是 0%,色标会在渐变条的最左端;如果值是 100%,色标会在渐变条的最右端。(7)调整中点的位置(渐变将在此处显示起点颜色和终点颜色的均匀混合),请向左或向右拖动渐变条下面的菱形,或单击菱形并输入“位置”值。
(8)添加中间色到渐变,请在渐变条下方单击,以便定义另一个色标。像对待起点或终点那样,为中间点指定颜色并调整位置和中点。
(9)要删除正在编辑的色标,请单击“删除”,或向下拖动此色标直到它消失。
(10)如果需要,还需要设置渐变的透明度值。
(11)输入新渐变的名称。
(12)要将渐变存储为预设,请在完成渐变的创建后单击“新建”。
3.渐变类型的选择
设置好渐变后,需要通过工具选项栏选择渐变类型 线性渐变:以直线从起点渐变到终点。
径向渐变:以圆形图案从起点渐变到终点。
角度渐变:围绕起点以逆时针扫描方式渐变。
对称渐变:使用均衡的线性渐变在起点的任一侧渐变。
菱形渐变:以菱形方式从起点向外渐变。终点定义菱形的一个角。
二、油漆桶工具
油漆桶工具填充颜色值与单击像素相似的相邻像素
(三)主要考核内容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设置绘图颜色、使用渐变工具绘制图像、使用画笔工具绘制图像以及绘制形状图像的相关操作。
第五章 编辑与修饰图像 共3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查学生对编辑图像、修饰图像以及撤消与重做操作等操作的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编辑图像、修饰图像以及撤消与重做操作等操作的的掌握程度。难点: 编辑图像、修饰图像 2.教学内容
5.1 编辑图像
第一课时
一、移动和复制 1.移动图像
移动选区内的图像有两种方法:
(1)使用移动工具移动图像: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将鼠标置于选区内,指针变为时,按住鼠标左键拖曳选区到新的位置后释放鼠标。
(2)使用菜单命令移动图像: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快捷键Ctrl+X)命令将原选区中的图像存储到剪贴板上,然后使用“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快捷键Ctrl+V)或“贴入”(快捷键Shift+Ctrl+V)命令将剪贴板中的图像粘贴到新的位置。2.复制图像
有两种方法:
(1)使用移动工具移动图像: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将鼠标置于选区内,指针变为时,按住Alt键的同时拖曳选区到其他位置后释放鼠标。
(2)使用菜单命令移动图像: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拷贝”(快捷键Ctrl+C)或“合并拷贝”(快捷键Shift+Ctrl+C)命令将原选区中的图像复制到剪贴板上,然后使用“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快捷键Ctrl+V)或“贴入”(快捷键Shift+Ctrl+V)命令将剪贴板中的图像复制到新的位置。(注:“合并拷贝”命令用于选区内的图像不在一个图层中,“贴入”命令用于目标图像文件中有选区的情况。)
二、缩放和旋转 1.缩放图像
要对选区内的图像进行缩放,可以单击“编辑”→“变换”→“缩放”,选区周围出现带8个控制手柄的变形框,将鼠标置于手柄或边框线上,指针将变为双向箭头时沿所需方向拖动鼠标即可实现对图像的缩放,若同时按住 Shift 键可等比例缩放。
三、斜切和扭曲图像 1.斜切图像
要对选区内的图像进行斜切,可以单击“编辑”→“变换”→“斜切”,选区周围变形框,拖动四个顶角的手柄或者将鼠标置于框线附近变为双向箭头时拖动鼠标即可让图像的某一条边或几条边倾斜一定的角度。
2.扭曲图像
要对选区内的图像进行扭曲,可以单击“编辑”→“变换”→“扭曲”,选区周围出现变形框,沿任意方向拖动手柄即可对图像进行挤压、拉伸等扭曲操作。
四、透视
透视工具用于创建近大远小效果的图像。要对选区内的图像执行透视操作,可以单击“编辑”→“变换”→“透视”,选区周围出现变形框,拖动任何一个顶角的手柄,它对称的顶角也会做相同的运动。比如单击一个控制手柄并向选区外拖动鼠标时,对称角的手柄也会向选区外做相同的运动。
五、变形
变形工具用于实现图像的各种扭曲操作。要对选区内的图像进行变形,可以单击“编辑”→“变换”→“变形”,选区周围出现网格状的变形框,可以直接从属性栏中的“变形样式”下拉菜单中选取一种变形,或者拖动网格内的控制点、线条或区域来做任意形状的变形。
六、裁剪图像
使用工具箱中的裁剪工具
可以将图像中不需要的部分去掉。
七、删除图像
删除图像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将要删除的图像内容创建为选区,然后选择【编辑】→【清除】命令或按【Delete】键即可。
5.2 图章工具
第二课时
图章工具可以使用类似图章印制的方式进行局部图像的复制,或者图案的盖印。
一、仿制图章工具
仿制图章工具将图像的一部分绘制到同一图像的另一部分或绘制到具有相同颜色模式的任何打开的文档的另一部分。也可以将一个图层的一部分绘制到另一个图层。
仿制图章的使用方法为: 1.选择仿制图章工具。
2.在选项栏中,选择画笔笔尖并为混合模式、不透明度和流量设置画笔选项。
3.要指定如何对齐样本像素以及如何对文档中的图层数据取样,请在选项栏中设置以下任一选项:
图案图章工具可使用图案进行绘画。可以从图案库中选择图案或者自己创建图案。
5.3修复工具
修复工具可用于校正图像中的瑕疵,不仅可以去除还可以通过自动调整项目让图像看起来更自然。
一、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可以快速移去照片中的污点和其它不理想部分。
二、修复画笔工具
修复画笔工具可用于校正瑕疵,使它们消失在周围的图像中。
三、修补工具
通过使用修补工具,可以用其它区域或图案中的像素来修复选中的区域。
四、红眼工具
红眼工具可移去用闪光灯拍摄的人像或动物照片中的红眼,也可以移去用闪光灯拍摄的动物照片中的白色或绿色反光。
5.4调整工具
第三课时
调整工具可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艺术化处理。
一、减淡、加深、海绵工具 1.减淡工具和加深工具
减淡工具和加深工具基于用于调节照片特定区域的曝光度的传统摄影技术,可用于使图像区域变亮或变暗。摄影师可遮挡光线以使照片中的某个区域变亮(减淡),或增加曝光度以使照片中的某些区域变暗(加深)。用减淡或加深工具在某个区域上方绘制的次数越多,该区域就会变得越亮或越暗。2.海绵工具
海绵工具可精确地更改区域的色彩饱和度。当图像处于灰度模式时,该工具通过使灰阶远离或靠近中间灰色来增加或降低对比度。
二、模糊、锐化、涂抹工具
1.模糊工具与锐化工具
模糊工具可柔化硬边缘或减少图像中的细节。使用此工具在某个区域上方绘制的次数越多,该区域就越模糊。
锐化工具用于增加边缘的对比度以增强外观上的锐化程度。用此工具在某个区域上方绘制的次数越多,增强的锐化效果就越明显。2.涂抹工具
涂抹工具模拟将手指拖过湿油漆时所看到的效果。该工具可拾取描边开始位置的颜色,并沿拖动的方向展开这种颜色。
5.5 撤销与重做操作
一、通过菜单命令操作
通过编辑菜单下的重做和撤销命令进行相关的操作。
二、通过“历史记录”控制面板操作
可以通过软件右边面板中的历史记录面板撤销或重做操作。
(三)主要考核内容
本章考察学生对编辑图像、修饰图像以及撤消与重做操作等操作的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 图层的应用 共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查学生对图层的基本操作、添加图层样式、设置图层混合效果、编辑调整图层以及图层组等相关操作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图层的基本操作、添加图层样式、设置图层混合效果、编辑调整图层以及图层组等相关操作的掌握程度。
难点: 设置图层混合效果、编辑调整图层以及图层组等相关操作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
5.1 图层的基本概述 第一课时
图层是Photoshop中处理图像的关键,是实现绘制与合成的基础,在执行所有的操作中都不能离开它。在实际的绘画中我们是将一张图画的各个部分画在不同的透明纸上,纸上有图像的地方是不透明的,没有图像的地方是透明的,然后把这些透明纸叠放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而在Photoshop中,图层就相当于这些透明纸,通过图层我们可以制作出任何想要的效果。
一、图层面板
图层面板位于工作界面的右下脚,我们可以通过“窗口”菜单对它进行显示与隐藏的操作,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键F7。
二、图层种类
在打开不同格式的图像文件时,图层面板中会显示出多种不同形式的图层。图层面板中有背景图层、普通图层、文字图层、形状图层、调整图层、填充图层、样式图层和蒙版图层。
5.2 图层的基本操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对图层进行创建、删除、移动、复制、链接等一系列的操作。而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图层控制面板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图层”菜单中的命令来完成。
一、移动和复制图层
在中文版Photoshop CS3中,用户可以对已经打开的图像文件进行重新的编辑。移动和复制图层是编辑操作中最经常使用的命令。1.移动图层
移动图层实际上就是改变图层原有的排列顺序。2.复制图层
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图层多次使用的现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提高效率,就需要对已经存在的图层进行复制操作。
二、显示和隐藏图层
当一幅图像包含很多图层的时候,为了操作的方便,通常会将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图层隐藏起来。隐藏图层的方法十分简单,直接在图层面板上点击“眼睛”图标即可。如果想要将已经隐藏了的图层显示出来,只需要在“眼睛”图标上再次单击,就可以完成图层的显示了。
三、链接合并图层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链接合并图层不但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工作、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文件的大小,方便合并后图像的编辑。1.链接图层
图层链接就是将一些相关的图层连到一起,从而将某些操作应用于具有链接关系的图层。执行链接图层的前提条件是具备多个被选中的图层。
2.合并图层
图层的合并方式主要有“向下合并”,“合并可见图层”和“拼合图像”三种。
四、对齐和链接图层
当图像中包含了多个图层,可以对它们进行对齐排列操作。但首先要将图层链接起来,然后才可以按照需要将各个图层中的图像进行对齐排列。
5.3 编辑图层
第二课时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加工的时候,除了对图层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还必须掌握编辑图层的方法,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将图片制作的更加精美。
一、智能对象
智能对象是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任意修改并不会产生损失的一种编辑方式,又称为无损编辑。主要的操作有:智能图层的缩放、智能图层的转换和智能图层的编辑。1.智能图层的缩放
在Photoshop中的图像基本都是以位图的形式存在,我们处理图片的时候经常会进行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位图要执行差值运算,最终将导致图像的缺损。为了避免这种损失的出现,在Photoshop CS3中就可以使用智能图层。2.智能图层的转换
将普通的图层转换为智能图层的方式有两种:
(1)选择要执行转换的图层,然后在图层名称上右击,在弹出的“浮动面板”中选择“转换为智能对象”命令。
(2)选择要执行转换的图层,在“图层”菜单中选择“智能对象”中的“转换为智能对象”命令。3.智能图层的编辑
智能图层既可以对一个图层进行编辑,也可以对多个图层进行统一操作。对智能图层进行修改可以直接影响调用该智能图层的所有文件的状态。
二、调整图层
调整图层位于图层面板中,是将“色阶”、“曲线”、“色彩平衡”等命令制作的效果存放在一个独立的层中,并使其下方所有的图层都能应用到效果的调整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同时作用于多个图层,而且还不会改变各个图层中图像原有的状态,当不需要某种效果的时候,只要删除该调整图层即可,大大的提高了处理图像时的灵活性。
三、编辑图层
编辑图层的基本方法有: 1.通过拷贝的图层
通过拷贝的图层可以将选区范围内的图像复制到新的图层中,而不影响原图层中的图像。
2.通过剪切的图层
通过剪切的图层是将选区中的图像裁切到新生成的图层中,原图层中的图像将不再存在。
3.使用图层组
在图层众多的图像里,图层组可以帮助用户管理和组织图层,也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组的位置来改变图像的效果。
5.3.4 文字图层
文字图层就是文字对象所处的图层。当使用文字工具创建文本时,就会在图层面板中自动生成文字图层。文字图层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图层的处理和文字图层的转换。1.文字图层的处理
创建文字图层后,可以编辑文字并对其应用图层命令。可以更改文字方向、应用消除锯齿、在点文字与段落文字之间转换、基于文字创建工作路径或将文字转换为形状。可以像处理正常图层那样,移动、叠放、拷贝和更改文字图层的图层选项。还可以对文字图层进行更改。
2.文字图层的转换
当文字输入后,执行“图层”菜单中的“文字”命令,会弹出一个下拉菜单,可以对文字图层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转换。
5.4 图层复合 第三课时
图层复合就是将图层的位置、不透明度、图层样式等布局信息存储起来,通过简单的切换来比较几种布局的效果。因为这个功能简单、快捷,所以也经常用于为客户展示多种设计方案。1.图层复合调板
图层复合是图层调板状态的快照,可以通过“窗口”菜单,选择“图层复合”命令,来显示该调板。2.导出图层复合
图层复合也可以导出到单独的文件、包含多个图层复合的PDF文件或图层复合的WEB照片画廊。
5.5 图层效果和样式
图层效果和样式的出现,是Photoshop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它包括了阴影、发光、斜面浮雕等,利用这些效果可以迅速的改变图层内容的外观。
一、图层样式对话框
单击图层面板中的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要的效果命令,或者在“图层”菜单中选择“图层样式”命令,都可以激活图层样式对话框。
二、投影效果和内阴影效果
当想要某个图层中的图像呈现出立体或透视效果时,可以为其添加投影和内阴影两种效果。投影可在图像的外部添加阴影效果,内阴影可在图像边缘的内部添加阴影,从而产生凹陷的感觉。
三、外发光效果和内发光效果
在Photoshop中提供了两种制作发光效果的图层样式,它们分别是外发光和内发光。其中,“外发光”可以在图像边缘的外部制作发光效果,“内发光”可以在图像边缘的内部制作发光效果。
四、斜面和浮雕效果
“斜面和浮雕”图层样式效果可以为图像产生一种类似浮雕的效果,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斜面的浮雕”命令 即可。
五、图层样式
在图层中为图像添加图层样式可以使图像的效果更加逼真、生动,但对于图层样式的操作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进行多次的尝试与对比,那么如何对图层样式进行查看、修改、复制和存储就成为图层样式操作的基础。
(三)主要考核内容
本章考察学生对图层的基本操作、添加图层样式、设置图层混合效果、编辑调整图层以及图层组等相关操作的掌握程度。
第七章 输入和编辑文本 共五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输入、文本的编辑、创建文本选区等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文本的输入、文本的编辑、创建文本选区等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难点: 文本的编辑 2.教学内容:
7.1 输入文字
第一课时
文字的编辑是通过工具栏的文字工具来实现的。单击工具箱中的按钮,选择一种文字工具;如果按住鼠标不放,会弹出文字工具选择菜单,如图7-1 所示。
图 7-1 “文字”工具
Photoshop CS3 共有4 种文字输入工具。
(1)“横排文字”
工具:在图像中输入标准的、从左到右排列的文字。(2)“直排文字”
工具:在图像中输入从右到左的竖直排列的文字。(3)“横排文字蒙版”
工具:在图像中建立横排文字选区。(4)“直排文字蒙版”
工具:在图像中建立直排文字选区。
一、输入横排文字
使用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用户可以在图像中创建横向排列的文字。横向排列方式是Photoshop CS3中比较常用的文字排列格式。如图7-4所示。
图 7-4 在图像中输入横排文字
二、输入直排文字
用户选择工具箱中的“直排文字”工具,可以在图像中创建直排格式的文字。其创建文字的方法与创建横排格式的文字操作方法完全相同,两者只是在文字的排列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如图 7-5所示。
图 7-5 在图像中输入直排文字
三、创建文字选区 1.创建文字选区
除了“横排文字”或“直排文字”工具以外,还有两种文字工具,即“横排文字蒙版”或“直排文字蒙版”工具。具体操作方法和“横排文字”或“直排文字”工具完全一样。实际上,使用“横排文字蒙版”工具或“直排文字蒙版”工具,只是在图像窗口创建一个文字形状的选区,如图7-6 所示。
图 7-6 文字选区
2.文字蒙版(1)建立文字蒙版(2)填充文字蒙版(3)文字蒙版描边
(4)将文字蒙版转换为Alpha通道(5)将文字蒙版转换为路径
7.2 输入点文字、段落文字及路径文字
第二课时
一、输入点文字
“点文字”输入方式是指在图像中输入单独的文本行(如标题文本),行的长度随着编辑增加或缩短,但不换行。
要在Photoshop CS3 图像文件中输入“点文字”,步骤如下。
(1)在“工具箱”中选择“横排文字”或“直排文字”工具,此时鼠标指针形状呈“I” 型,在选项栏中设置好文字的字体、字型、大小以及颜色等,如图7-2 所示。(2)在图像窗口中选择好文字的插入点,单击(注意,是单击,而不是拖动),然后开始输入文字。如果要输入中文,可调出中文输入法进行中文的输入,输入的文字如图所示。
(3)在点文字的输入过程中,文字不会自动换行,必须通过按Enter 键进行手动换行;如果要改变文本在图像窗口中的位置,按住Ctrl 键的同时拖动文本即可。(4)文字输入完毕,可单击文字工具选项栏上的按钮;如要放弃已经输入的文本,可单击按钮。
(5)文字输入完毕后,在“图层”面板中会自动创建一个文字图层,该图层以符号“T”显示,表示这是一个文字层,其内容为刚才输入的文字,如图所示。
二、输入段落文字
要在Photoshop CS3 中输入“段落文字”,步骤如下。
(1)选择“横排文字”或“直排文字”工具,在“选项栏”中设置好相应的文字大小、颜色等,然后在图像窗口中拖出一个矩形文本框。
(2)拖文本框时注意,按住Shift 键的同时可划出正方形的段落文本框。如要对文本框进行调整,如调整大小或旋转等,可通过在文本框的控制点上缩放或旋转实现,如图所示,其操作同变换工具非常相似。
(3)段落文本框设置好之后,就可以在该文本框中输入段落文字,如图所示。具体的输入方法同点文字的输入方法一致。段落文本框的调整图 用直排文字工具输入段落文本
段落文本框的调整图
用直排文字工具输入段落文本
三、路径文字
要在路径上输入文字,步骤如下。
(1)先用“钢笔”或“形状”工具在图像区域绘制好路径。然后选择“文字”工具,将鼠标移至路径上方,此时鼠标指针会变成 形状,单击就可以开始文字的输入了。当沿着路径输入文字时,文字沿着锚点添加到路径的方向排列。如果输入横排文字,文字会与路径切线垂直;如果输入直排文字,文字方向与路径切线平行,如图所示。
横排和直排路径文字
横排和直排路径文字
(2)文字输入完毕后单击文字选项栏上的按钮,此时“图层”面板上会新增一个路径文字图层。与普通文字图层不同的是,该图层显示为“路径文字”,如图所示。(3)图像区域中的路径文字上有一条路径,修改这条路径的形状或移动该路径,路径上的文字也会作出相应的更改,如图所示 “图层”面板中的路径文字图层
修改路径文字
“图层”面板中的路径文字图层
修改路径文字
7.3 设置文字属性
第三课时
一、文字工具栏属性
“文字工具”工具选项栏
二、“字符/段落”调板
字符调板
段落调板
7.4 文字的特殊效果
一、变形文字
要设置文字变形效果,步骤如下。
(1)在图层面板中选择一个编辑好的文字图层(也可以在文字的编辑过程中),单击“文字”工具“选项栏”中的 按钮,打开“变形文字”对话框,如图 所示。(2)在“变形文字”对话框中,单击“样式”下拉列表框,选择一个样式。在“样式”选项中选择一个变形的方向,“水平”或是“垂直”;调节下面的“弯曲”、“水平扭曲”以及“垂直扭曲”数值,以达到满意效果。
(3)单击“好”按钮,完成变形效果的设置,如图便集中展示了一些变形效果。图采用变形文字处理后的结果。
二、文字图层样式
图层样式对话框
原图
效果图
三、文字的编辑与修改 1.选择文本
选择文本工具后,出现文本光标,然后执行以下任一项操作: 拖移选择想要更改的文本。
单击以设定所选文本的起始位置,再按住Shift键单击以设定所选文本的结束位置。
将光标放在一个单词(字)上,双击就可以选择这个单词(字)。 双击图层名称中的图标即可选中文本。2.编辑文字图层的特殊样式
用“图层→图层样式”命令可以按照要求制作出各种特效的文字效果出来,Photoshop CS3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字特效效果选项,直接通过这些文字特效效果选项就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字。
四、各种特殊效果的文字
第四课时 1.阴影文字
2.辉光文字
3.文字的斜面和浮雕效果
4.光泽效果
5.颜色叠加
6.渐变叠加
7.图案叠加
8.文字描边
9.使用滤镜制作文字特效
7.5 文字转换
1.更改文本排列方式 2.将文本转换为选取范围 3.文字图层转换为普通图层 4.将文字转换为路径
5.文字图层转换为形状
7.6 其它工具的应用
第五课时
一、注释工具 1.文字注释工具
文字注释工具的用法比较简单,单击文字注释工具的图标,就会出现其选项浮动窗口,如图7-53所示。
图 7-53 文字注释工具栏
图 7-53 文字注释工具栏
2.声音注释工具
声音注释工具的用法和文字注释类似,单击声音注释的图标,会出现如图7-55所示的选项浮动窗口。
图 7-55 声音注释工具栏
图 7-55 声音注释工具栏
二、切片工具 1.切片工具
切片工具的选项对话框如图7-57所示,该对话框中的样式选项包含如下3个参数:
正常:切片的大小由鼠标随意拉出。固定长宽比:输入切片宽和高的比例值。
固定大小:输入宽度和高度的数值,切割时按照此数值自动切割。
图 7-57 切片工具栏
2.切片选择工具
切片选择工具的选项对话框如图7-58所示。
该窗口中有4个按钮,它们的含义分别是置为顶层、前移一层、后移一层、置为底层4个命令。
图 7-58 切片选择工具栏
(三)主要考核内容
本章主要考核对文本的输入、文本的编辑、创建文本选区等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第八章 路径的运用 共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考查学生对路径的绘制与编辑、路径的运用等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路径的绘制与编辑、路径的运用等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难点: 路径的绘制与编辑 2.教学内容
8.1 认识路径
第一课时
路径具有创建选区、绘制图形、编辑选区、剪贴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我们可以制作任意形状的路径,然后将其转换为选区,实现对图像更加精确的编辑和操作;或者使用路径工具建立路径后,再利用描边或填充命令,制作任意形状的矢量图形;还可以将Photoshop CS3其他工具创建的选区转换为路径,使用路径的编辑功能对其进行编辑和调整,从而达到修改选区的目的。
一、认识贝赛尔曲线
贝赛尔曲线的两个端点称为锚点(或称节点),两个锚点之间的曲线部分是由称为控制点的空间参照物的位置决定的,每个控制柄沿锚点的切线方向排列。若控制柄发生了移动,那么它与锚点之间的线性联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条新切线的产生也就意味着曲线方向的变化。
二、认识路径类型
中文版Photoshop CS3中的路径没有严格的分类,可以按照绘制过程简单地划分为以下四种:
直线段:用钢笔工具单击两个不同的位置,可以在两个节点之间创建一条直线段。
曲线段: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平滑点之间拖曳鼠标,可绘制一条曲线段。 直线段后接曲线段:绘制了一条直线段后,从最后一个节点处拖曳鼠标来生成一条贝赛尔曲线,然后在不同位置单击鼠标左键,这时直线段后就连上了一条曲线段。 曲线段后接直线段:创建了一条曲线后,按住“ALT”键取消最后一个平滑点的控制柄,然后在不同位置单击鼠标左键,这时曲线段后就连上了一条直线段。
路径从状态上又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开放路径:即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不重合。直线和曲线就是最典型的开放路径
闭合路径:闭合路径是连接的,没有起始点和终点,如图右所示。
路径类型
8.2 路径的绘制与编辑
第二课时
一、路径的绘制:
(一)、使用钢笔工具创建路径
使用钢笔工具创建路径,其操作步骤如下:
1.选取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然后在图像编辑窗口的合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路径的起始点。
2.移动鼠标指针至另一个位置处,单击鼠标左键并拖曳鼠标建立第二个节点,此时将创建一条曲线路径。
3.按以上步骤创建其他路径节点,将终点和起点重合,当鼠标指针右下方呈小圆
第二篇:初识PhotoshopCS3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的学习方法
第2章 初识Photoshop CS3 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的学习方法、图像的常用知识、熟悉PS的界面;掌握PS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掌握图像文件格式的特点并加以区分
一、导入新课
PS是国内用户最熟悉的平面图象处理软件,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功能强大、操作便捷,并具有极强大的灵活性。
PS的中文意思是“照片商店”,它可以完成以前摄影师只有在暗房里才能做到的特技效果,但它却比暗房功能更强大、更省力,有人称它为“暗房终结者”,因为现在很少有躲在阴暗潮湿的暗房里做特技了。Photoshop的应用领域
1、在平面设计领域:
可以设计出商标、包装、海报、样本、招贴、壁纸和网页等平面作品。
2、在绘画领域:
Photoshop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利用它们可以绘制出逼真的卡通形象、人物、动植物、产品效果,以及生活中看到的所有事物等。
3、在数码照片处理领域:
Photoshop拥有强大的图像修复与调整功能,利用它们可以进行照片合成、修复与上色等操作。
二、讲授新课
(一)位图和矢量图
位图图像也叫点阵图像,它是由许多单独的小方块组成的,这些小方块又称为像素点,每个像素点都有特定的位置和颜色值。像素点越多,图像的分辨率越高,相应地,图像的文件量也会随之增大。使用放大工具放大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像素的小方块形状与不同的颜色。矢量图也叫向量图,它是一种基于图形的几何特性来描述的图像。矢量图中的各种图形元素称为对象,每一个对象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大小、颜色、形状、轮廓等属性。矢量图与分辨率无关,可以将它设置为任意大小,其清晰度不变,也不会出现锯齿状的边缘。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 位图优缺点:
优点:色彩和色调变化丰富,可以较逼真地反映自然界的景物,同时也容易在不同软件之间交换文件。
缺点:在放大缩小或者旋转处理后会产生失真,同时文件数据量巨大,对内存要求容量也较高。矢量图优缺点:
矢量图优点:(1)文件小;(2)图像元素对象可编辑;
(3)图像放大或缩小不影响图像的分辨率;(4)图像的分辨率不依赖于输出设备; 缺点:(1)重画图像困难;(2)逼真度低,要画出自然度高的图像需要很多的技巧。
(二)分辨率
1、图像分辨率
图像中每单位长度上的像素数目,称为图像的分辨率,其单位为像素/英寸或是像素/厘米。在相同尺寸的两幅图像中,高分辨率的图像包含的像素比低分辨率的图像包含的像素多。
2、屏幕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是显示器上每单位长度显示的像素数目。屏幕分辨率取决于显示器大小及其像素设置。当图像分辨率高于显示器分辨率时,屏幕中显示的图像比实际尺寸大。
3、输出分辨率
输出分辨率是照排机或打印机等输出设备产生的每英寸的油墨点数(dpi)。打印机的分别率在720 dpi以上的,可以使图像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三)图像的色彩模式
人眼所能接受的可见光都会以颜色的形式被人感知,所以,人能识别任何颜色!人不能识别的电磁波都不能用颜色表述。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色光的三原色:红光(Red)、绿光(Green)、蓝光(Blue)。
色素的三原色: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青色(Cyan)。颜色模式:是指图像在显示或打印输出时定义颜色的不同方式。
1、CMYK模式
CMYK模式是减法混合原理,即减色色彩模式。CMYK代表了印刷上用的4种油墨颜色:C代表青色,M代表洋红色,Y代表黄色,K代表黑色。
2、RGB模式
RGB模式是一种加色模式,它通过红、绿、蓝3种色光相叠加而形成更多的颜色。RGB是色光的彩色模式,一幅24bit的RGB图像有3个色彩信息的通道:红色(R)、绿色(G)和蓝色(B)。
3、灰度模式
灰度模式,灰度图又叫8 bit深度图。每个像素用8个二进制位表示,能产生28的次方(即256)级灰色调。
(四)文件格式
导语:在不同领域、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因为用途不同所使用的图形图像的文件格式也不一样。例如,Word中的图形图像格式一般为BMP或TIF格式的文件;在网页中使用的图像格式则是PNG、JPEG和G1F格式的图形文件;印刷输出的图像格式一般为EPS或TIF的格式.以下是图形图像常用文件格式。
1、PSD PSD档是 Adobe Photoshop 的专用档案,可以储存成RGB或CMYK模式,更能自订颜色数目储存,PSD档可以将不同的物件以层级(Layer)分离储存,便於修改和制作各种特效。
2、BMP BMP档最原始的图片格式,也是WINDOWS系统下的标准格式,我们利用WINDOWS的调色盘绘图,就是存成BMP档。
3、GIF GIF是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的简写,是Compuserve公司所制订的格式,因为Compuserve公司开放使用权限,所以广受应用,且适用於各式主机平台,各软体皆有支援,现今的GIF格式仍只能达到256色,但它的GIF89a格式,能储存成背景透明化的形式,并且可以将数张图存成一个档案,形成动画效果
4、JPEG JPEG是一种高效率的压缩档,在存档时能够将人眼无法分辨的资料删除,以节省储存空间,但这些被删除的资料无法在解压时还原,所以JPEG档案并不适合放大观看,输出成印刷品时品质也会受到影响,这种类型的压缩档案,称为『失真(Loosy)压缩』或『破坏性压缩』
5、TIFF 与 EPS TIFF和EPS格式都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萤幕显示的低解析度影像,方便影像处理时的预览和定位,而另一部分包含各分色的单独资料,TIFF常被用於彩色图档的扫瞄,它是以RGB的全彩模式储存,而EPS档是以DCS/CMYK的形式储存,档案中包含CMYK四种颜色的单独资料,可以直接输出四色网片。
(五)工作界面的介绍
PS的界面按其功能可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具选项栏、图象窗口、工作区、状态栏和控制面板
(六)文件操作
1、创建新图象文件
(1)文件
新建
快捷键 ctrl+N 或 按住ctrl同时在窗口灰色区域双击鼠标左键(2)相关参数设置
名称:给图象指定文件名
预设:指定新图象的预定义设置,可直接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预定义好的参数 宽度和高度:用于指定图象的宽度和高度的数值 分辨率:指定新建图象的分辨率
颜色模式:RGB:红、绿、蓝
CMYK:青、洋红、黄、黑 背景内容:白色、背景色、透明
2、保存图片文件
文件
存储为
选择路径、名称、格式
3、关闭图象文件
快捷键ctrl+W或文件
关闭或直接单击窗口右上角关闭按钮
4、打开图象文件
(七)图像的显示效果
在图像编辑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任意放大或缩小。1、100%显示图像
2、放大/缩小显示图像 有利于编辑修改图像。
操作方法有几种:(1)使用“导航器面板”。(2)使用快捷键Ctrl和“+”键放大图像。(3)鼠标单击选择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
(八)标尺的设置
快捷键Ctrl+R
(九)图像和画布尺寸的调整
在平面设计制作过程中,为了满足作品的需要,有时需要调整图像或画布的尺寸。画布尺寸指的是当前图像周围工作空间的大小,通过调整画布尺寸也可以改变图像尺寸的大小。其调整方法如下:
1、选择要改变画布尺寸的图像。
2、单击菜单“图像—画布大小”命令,弹出“画布大小”对话框。
3、在“画布大小”对话框中先单击“定位”方框中的某一方格,设置画布改变的方向。默认画布在中间,向四周扩展画布。用鼠标单击可以选择其它方格,被选择的方格是原图像画布的位置,其余方格中的箭头提示画布扩展的方向。
4、在“画布大小”对话框中选择“画布扩展颜色”,可以选择:前景、背景、灰色、黑色、白色、其它…。默认是当前图像的背景色。当选择“其它…”时,弹出“选择画布扩展颜色”对话框,可以自定义新扩展画布的颜色。
5、在“新建大小”栏中设置扩展画布的大小,即设置新图像的“宽度”和“高度”。如果选择了本栏中“相对”选择项时,则设置“宽度”和“高度”时,只输入在原图像大小的基础上扩展的数值。例如原图像的宽度是10厘米,新图像的宽度是15厘米,没有选择“相对”项时,在“宽度”中输入15厘米。当选择了“相对”项时,在“宽度”对话框中输入5厘米,即输入的数值是在新图像的宽度中减去原图像的宽度。高度值的输入方法同宽度。
6、单击“确定”按钮。
三、课堂练习
1、制作RGB加法模式和CMYK减法模式
2、自定义工作界面 要求:(1)更改控制面板组的设置。(2)改变工具属性栏的位置。(3)保存工作区设置,名称设为“常用”。
3、打开多个图像文件并设置排列方式 要求:在程序中打开文件夹中的六个图像文件,改变默认的层叠方式为垂直平铺方式,并且使各图像的显示比例一致。操作方法:
(1)双击工作界面中任意空白处,弹出“打开”对话框,查找图像所在位置。(2)在“打开”对话框中文件列表区的任意空白处拖动鼠标,使显示的矩形方框套住要选择的六个图像文件,释放鼠标后六个图像文件被选择,单击“打开”按钮。
(3)单击菜单中“窗口—排列—垂直平铺”命令,使打开的六个图像文件按垂直平铺方式排列。
(4)单击菜单中“窗口—排列—匹配缩放和位置”命令,使各图像的显示比例一致。操作完成。
第三篇:万能教案
万能教案模板
说课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说课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课堂设计很了解,说课要包括:教材、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过程、板书、小结。说课基本模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X》。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单元第XX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XX,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XX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XXX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XX是一门培养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X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3.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5.布置作业。
针对XX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XXX
七、说小结
1.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2. 教学策略的选用(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XXX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
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
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XXX号
第四篇:教案
小姐,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小姐”本是对年轻女子的一个称谓,表示爱称或尊称。对中国人来说,它既不是舶来品,也不属于资本主义的产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2002:1385),这个词源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旧时有钱人家的仆人往往称主人的女儿为“小姐”,可见它指当时那些有钱有势的家庭中的大家闺秀,比如《西厢记》中的张莺莺小姐等。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与“先生”一样,“小姐”常被人们用来称呼年轻的女士,并且是带有褒义的尊称。但如今,在很多场合中“小姐”的使用却出现了扭曲。
自“人文关怀”的角度视之,“小姐”还是个性解放的产物。挣脱了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桎梏,以“小姐”的符号为标志,中国的女性终于迎来了自由解放的新时代。她们兴高采烈地去下海、去淘金、去做明星、做时装模特儿、做“宝贝”、做大款情人或二奶„„ 80年代一个最富时代色彩的、大写的“话语”——“小姐”,近年忽然黯然失色了。说起来,“小姐”并不是多么“现代”和“先锋”的字眼,它原是我们“黄土文明” 古已有之的。后来的辉煌不过是旧物光复,“化腐朽为神奇”罢了。
对“小姐”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小姐”的原始意义和用法
“小姐”,汉语,循《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6),它是这样解释“小姐”一词的:
(1)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2)对年轻的女子的尊称。因此,怎么看怎么解释,“小姐”一词也是一个尊称。
在民国时期,以至更早的中国,“小姐”的出现场所大多数是官僚家庭、有钱有势的家庭、书香门第之家。这样的称呼通常是:
1、直接的。仆人对主人家的女儿的,如,“小姐,该吃饭了。”客人、生人直接在面对“小姐”本人时用的,如,“慧珍小姐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
2、间接的。第三者说话时用的,如,“你们家小姐今天在家吗?”或“慧珍小姐在家吗”或“慧珍小姐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去。” 可见,历史上的“小姐”本是高雅、健康的用语,专用于对年轻女子的爱称。
二、“小姐”意义和用法的演化
1、正面的
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小姐”的用法和意义也多起来。
(1)加上姓氏或名,对具体某位女子的尊称。如,“王小姐”、“慧珍小姐”等。
(2)指称各行各业当中的女性。如,“护士小姐”、“空中小姐”。“按摩小姐”。
(3)表示女性“第一”。如,“香港小姐”、“世界小姐”、“中华小姐”等等。
2、负面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实施和加强,出现了黄色、色情等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小姐”一词也被用以指称那些从事请色活动的年轻女性,从而导致词语逐渐遭受人们的歧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滋生出了一些不就健康、不文明的现象,进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语用现象。“小姐”这一荣耀的称呼也逐渐泛滥,在某些背景下,它的意义也由褒义变为贬义。
如,按摩行业的服务小姐被称为按摩小姐,但人们并不叫她们“按摩小姐”,而是直接称“小姐”,而这些按摩行业的服务人员通常都是从事不道德交易的人员,而后,当人们一提“小姐”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些特殊的人。
近十几年来,随着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大肆兴起,起先在这种场合里称服务的年轻女子为小姐,也是尊称。但是,随着歌舞厅、按摩室等各种娱乐休闲场所的“变味”,“小姐”这个尊称渐渐地就有了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那就是指“三陪女”、性服务女子的含义多一些,贬义含义大于尊称含义。“小姐”这个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敬语和尊称,就这样被糟蹋了首先,从人的命名谈起,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中国人的命名体现出中 华民族传统的道
德文化。
一位被杨绛女士忘记了姓名的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既然一部《人间喜剧》曾经得到六万杯咖啡(换一种说法则是二十吨水)的浇灌,则巴尔扎克在小说与咖啡的相互关系上,不可能无所洞察。
食物不会说话,有人把话附丽于食物上。苗族姑娘要是看中了你,就会送你一包糯米饭,她爱你越深,送的糯米饭就越多。以糯米饭作为传情物,可能与糯米饭黏性强有关,不知是否以此企望情感的牢固,而这糯米饭确实有情诗意韵。要被数学气死啦,想把那抛物线剁了,包进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美国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椭圆,用双曲线扎紧,剁了吃。”
英国的最后一任港督还未到香港赴任,遇到的就是这种根深蒂 固的中国文化迫使他改名的尴尬。
食物不会说话,有人把话附丽于食物上。
一八七○年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等土地。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抢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西文化差异(认识、数字、颜色)
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
补
本
第二
卷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
: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2)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
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
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
“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是名牌产品,翻译成英语Three 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 Guns,因为在乍得像“三”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
文化差异还受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等的不同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
①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见或被忽视。例如,汉语里有许多用数字开头的词语,如“三心二意”译为neither off nor on.“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些词语通常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②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例如,英语中的armchair指任何有扶手的、硬的或软的椅子,但在汉语中我们却分别有“扶手椅”和“单人沙发”。
③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例如,英语的black tea,翻译成汉语是“红茶”,而不是“黑茶”。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而英国人重点放在茶叶的颜色上。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为了达到这些对等,必须在翻译中进行调整。①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关于这点,可参阅前文的dragon和White Elephant的例子。②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起来,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酿酒的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Dukang)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不过,我们不妨可以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这样,文化信息的对等无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为Bacchus会使西方人产生更多有关的联想。
③一篇原文的翻译,必须产生与之相伴随的语码,这就常常要求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作一系列的调整。例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英语国家人士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Nike一词在希腊神话中是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身上长有双翅,拿着橄榄枝,给人们带来胜利和诸神的礼物,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Nike作为体育用品商标,我们可以把它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耐克”可以说是较好的翻译,不过,英语单词Nike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人那样想起Nike女神。翻译中文化信息被丢失。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最后一课》再现。既然要入乡问俗,那老师初次见面,来到贵地,老师做个介绍。
对待文化差异,不应该是排斥,而应该是沟通,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2)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3)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五篇: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案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重难点
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好,通过对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前几天同学们去了解了(出示课件: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哪些传统文化呢?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出示课件: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云南十八怪、陕西十大怪、东北八大怪)
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若干类,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课件:清明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等,都属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吃也是一种文化,你们了解到的地方小吃有哪些?(出示课件:有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冰糖葫芦,烤鸭,杭州的东坡肉,四川的回锅肉。)
你们知道北方人过节还有一种什么风俗习惯吗?(出示课件:吃饺子,吃饺子就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大家一定都在家里包过饺子吧。而且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还特别好呢。)
我国人民过春节的时候都有贴春联的习俗。你们收集到的春联有哪些?(出示课件:收集的春联)
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还贴窗花呢,窗花是一种民间工艺,又叫作剪纸。你们收集到的窗花有哪些?(出示课件:收集的窗花)
你能先介绍窗花样子,再介绍窗花制作方法,最后再介绍窗花在生活中的用处,让我们谢谢他们的介绍。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这方面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多了。
同学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五花八门:有地方小吃,有民间工艺,有节日习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是无处不在啊。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你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从生活中了解到那么多的传统文化,肯定付出不少的努力吧。你们了解到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有问题还可以提问。
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五.(出示课件:拓展活动)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听。
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二。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寻常百姓烧纸钱祭祖,一些地区流传放河灯的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回忆所得,继续补充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二、出示范文,指导写法
1、范文赏析在前面的活动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同时老师也收集了不少资料。回家后老师也写了一篇习作,现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收集的乐趣。(出示课件:范文)
元宵节看烟花
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以前,人们主要是看花灯与舞龙,现在放烟花、看烟花成为庆祝节日的方式之一了。
晚上七点多一点,我就着急地叫爸爸妈妈带我上金桥公园去看烟花的。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与我一样想看烟花的人,大家显得十分兴奋。人真是多呀,挤得水泄不通。
八点钟到了,在我们的四周同时响起“咚咚”的巨响,一颗颗小火球腾空而起。我紧张地叫了起来:“开始了,开始了。”刚才还是黑乎乎的天空开出了一朵朵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大花朵。一只只可爱的小老鼠发着尖叫声窜向天空。此时的天空被映红了,无数的焰火一阵接着一阵冲向天空。有形形色色的毛毛虫,有多姿多彩的呼啦圈,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焰火把我的视线紧紧吸引住了,让我久久不忍移开。“啊,太神奇了!”我不禁喊了出来。我目不暇接,不和看哪儿才好。伴着最后疯狂的巨响和火光,焰火燃放结束了。天空又恢复了本色,只留下烟雾在空中荡漾。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2、习作方法指导:【出示课件:(1)确定好想写的内容:A.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说明的形式展示出来。B、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以叙述的形式展示出来。C、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2)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3)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也许你有更多传统文化想介绍给大家,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习作。
三、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四、宣读习作,大家评议
把你收集到的传统文化描述给同学听。
五、修改习作
六、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附:精品范文
热乎乎的饺子
过年了,过年了,我喜欢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看联欢晚会,大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多么热闹,多么开心。
饺子的样子很可爱。有的像一条小小的、弯弯的船;有的像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将军,胖乎乎的,真有意思;有的像一个元宝,我们在它肚子里放一个硬币,如果你能在一锅饺子中吃到它,就表示在这一年中,你的财运将会滚滚而来。吃饺子了,大家都盼着自己能吃到元宝饺。啊!爸爸吃到了,爸爸今年一定工作顺利,能拿到很多的奖金呢!啊!妈妈吃到了,妈妈今年的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啊!爷爷奶奶吃到了,他们今年一定身体健康,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啊!我吃到了,我么自然要考双百分。
我喜欢过年,喜欢大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春节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
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第三课时 讲评作文
一、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二、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三、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四、修改誊写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展示。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出示课件:“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课件: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课本上。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1)(出示课件: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你知道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吗?(出示课件:十二生肖的来历)
(2)你知道十二生肖哪些动物吗?(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出示课件: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的原因)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5、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2)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3)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二)(出示课件:读读认认)
①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②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③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④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三、(出示课件:展示台)
①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②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③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④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四、总结 附:(一)十二生肖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附:(二)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的原因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