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二力平衡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2021-05-31 11:0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8.2二力平衡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2二力平衡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二节

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1、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

2、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1、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实验、会归纳、会总结出结论。

3、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1、使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3、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学法、实验探究法

【教

具】小车、长木板、定法轮、细线、钩码、托盘。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课前导学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____,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

3.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都受到____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___________.4.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所以相当于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_____.5.阅读课本48页最后几段,找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

1.做图8.2-2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归纳结论:作用在_____

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__,方向

__,并且在_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经典例题

例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思路引导:A: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_______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C: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_,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______平衡力;D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上,所以它们_____平衡力.例2.如图所示,用F=20N的压力把重10N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保持静止,则与压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N;与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_N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压力,使墙受到一个压力,同时墙施加给物体一个向左的_________,同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但是由于物体静止,所以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__________,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大小是_______.3.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到的平衡力。

(1)吊在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2)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3)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

三、课堂检测

图11-50

1.如图11-50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

2.某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人的重力与磅砰对人的支承力

B.人对磅砰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

D.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

3.起重机的起重臂下面挂有一个重力为5.0×104N的重物,下列关于钢丝绳受的拉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时,F=5.0×104N

B.匀速上升时,F>5.0×104N

C.匀速下降时,F<5.0×104N

D.重物静止或匀速运动时,F始终等于5.0×104N

5.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下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6.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7.水平地面上重50N的物体大水平方向受5N的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

A.在水平方向受的阻力是50N

B.在竖直方向受的支持力为5N

C.在竖直方向受的压力为5N

D.在水平方向受的阻力为5N

8.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1200N.当起重机以2m/s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当起重机以5m/s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拉力的方向为

;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工件受到的拉力为

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稍重一点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完成基础训练本节内容。

下载8.2二力平衡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8.2二力平衡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二力平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二力平衡 教案 武进区三河口中学徐琴朱岳兴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整体设计 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见解

    教学反思 本节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使学生建立平衡力的概念,并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教学中要尽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7.3 力的平衡 教案

    7.3 力的平衡 教案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在授课中,我以讲台上静止的书本为例,讲解二力平衡。为了避免与相互作用力的混淆,对书本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的结论,学生是理解了。但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2.6二力平衡》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2.6二力平衡》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判断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