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人教部编版

2020-03-06 15: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人教部编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人教部编版》。

《观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三、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钱塘江大潮视频资料及人声鼎沸的音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搜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设疑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板书课题)我们虽然没有亲自欣赏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但是通过阅读和展开想象,我们一定能感受到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2.(课件出示问题)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汇报:作者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教师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把握文章脉络。

二、精读课文,品文赏潮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用笔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景象的句子。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喜欢“潮来前”景象的分为一组;喜欢“潮来时”景象的分为一组;喜欢“潮头过后”景象的分为一组。)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情况。

3.各小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汇报。

4.学习潮来前,学生汇报,相机品析重点句。

(1)课件出示重点句: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2)找一找描写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薄雾、笼罩、宽阔、若隐若现”等词语,体会江面宽阔,薄雾笼罩的特点。)(板书:江面宽阔 薄雾笼罩)

(3)体会潮来前人们的心情。

(4)出示课件,展示江面开阔,薄雾笼罩的图片。

(5)指导朗读,语气富有轻重变化,读出江面宽阔、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缥缈之感。

(6)教师小结:潮来前,作者通过对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5.学习潮来时,体会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1)师: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它的突出“变化”,它有哪些突出变化呢?

(2)变化一:潮声越来越大。

①引导学生抓住“隆隆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体会潮声的特点。

②出示句子,分层次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词语的语气轻重、语速快慢上要有变化。

出示重点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变化二:潮头越来越高。

①引导学生抓住“一条白线”“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体会潮头越来越高。(板书: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学生找出关键词语时,要引导学生说出由这个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②课件出示表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几幅图片。

(4)变化三:观察顺序。

结合描写“潮声”“潮头”的词语,体会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5)观看钱塘江的视频资料。(教师随机板书: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气势雄伟)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潮来时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齐读。

(7)(课件出示优美的轻音乐)指导学生背诵。根据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练习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6.学习潮头过后,了解大潮的余威。

(1)出示重点语句,抓住重点词语品析。

课件出示重点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从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理解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从“霎时”中理解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江潮速度之快;从“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中进一步理解钱塘江大潮之奇。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3)课件出示潮退后的图片,请学生欣赏。(适时板书:余波汹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圈点词句、自我评价,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留下思索的痕迹,打上认知的烙印,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习作水平。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1.学完课文,同学们对钱塘江大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课件出示:课文回顾)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江大潮呢?

2.请同学们一边观看播放的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一边编导游词,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材料,经过整理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同桌之间交流。

3.请几名同学说说导游词。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钱塘江边,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不愧为“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和视频以及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来编写导游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整理、写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拓展有关钱塘潮的著名诗句。

课件出示: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忆钱塘》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毛泽东《七绝·观潮》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宋)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明)王在晋《望江台》

2.小结: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背熟第3、4自然段,并且继续搜集一些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课后对学生提出背诵要求,让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读”为主线,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个场景便汇报学习哪个场景的收获,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教师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结合。多处动笔,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整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基本上都完成了,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学生通过朗读重点词句,深入体会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的训练还是不够,有些学生还不能够通过读文,感受“奇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人教部编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人教部编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时训练

    1观潮第一课时一、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闷(mēnmèn)雷涨(zhǎnɡznànɡ)潮飞奔(bēnbèn)而来横(hénɡhènɡ)卧颤(chànzhàn)动浩(ɡàohào)浩荡荡笼(lónɡlǒnɡ)罩踮......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反思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以“天下奇观”为线索,并围绕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

    1、《观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7个会认的字,13个会写的字,14个要掌握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抓......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1.认识“避、撼、喧”等5个生字,读音多音字“雀”,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案

    1.观潮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罩、称”等7个生字,会写“笼、罩”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 首 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观潮(课文分析) 主讲人:08理二2号刘碧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年级上册教案《观潮》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四年级上册教案《观潮》,感谢您的阅读!一、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评卷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评卷3篇(一)一、认真听短文,完成练习。(5分)1.犀牛是一种珍贵动物,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各地。(2分)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