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2020-06-07 14:2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背诵。

3、在古诗的学习中,能抓住关键词语,并结合作者的生平去体会诗人于谦的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

4、通过学习古诗,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1、能抓住关键词语,并结合作者的生平去体会诗人于谦的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

2、通过学习古诗,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1、能抓住关键词语,并结合作者的生平去体会诗人于谦的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明代诗人于谦的一首咏物诗——板书:石灰吟。

2、齐读诗题

3、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1)写石灰的。你知道石灰是做什么的吗?

(出示石灰图片)看,这就是石灰,它是由石灰石经过煅烧生成的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古代,它常用于粉涮墙壁。

(2)

“吟”是什么意思?——吟颂、赞扬的意思。它是古诗中的一种表达的形式。这种形式我们并不陌生,我们都读过哪些诗——《游子吟》、《暮江吟》等。

(3)

从诗题我们知道它是赞扬石灰的。而诗题犹如诗的眼睛,读懂诗题也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解诗题,知大意)

(4)

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4、石灰如此普通,诗人为何要吟颂它呢?我们就走进诗中,去读一读,想一想。

二、初读古诗

出示古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自由朗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来提醒哪些地方容易读错。

(1)“千锤万击”的“锤”翘舌音。

(2)“粉骨碎身”会读成“粉身碎骨”,我们齐读两遍。

(3)“焚烧”的“焚”读音是前鼻音。同时,它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大火烧一片深林。不错,这是会意字。

3、读好这些词语,诗一定能读好,谁来试一试?注意要读作者和朝代。

4、划分节奏

出示: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

请用笔划出节奏,并轻声读一读。

(2)

指名读。(评价:读得有节奏,读得有抑扬顿挫)

(3)

男生读。(评价:读得很有气势。)

(4)

女生读。(评价:巾帼不让须眉。)

三、知诗意,悟诗情

1、读了诗后,你知道诗中介绍了石灰哪些内容?(精神、石灰的制作过程)

2、这首诗简练的为我们展示了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它的高尚品质。老师对石灰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关键词告诉了我们石灰的制作过程。

板书: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3、这就是石灰制作的整个过程,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从这三个词中,你们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又感受到了什么?请四人合作讨论。

交流:

“千锤万击”

(1)

——这是石灰制作的第一个阶段。它要经历这么多次的捶打!这过程真是如此的艰辛漫长。

“烈火焚烧”

(1)

——这是石灰制作的第二个阶段。它要进过1000多度的高温煅烧才可生成,可谓是艰苦难耐。

“粉骨碎身”

(1)

这是经过了烈火的焚烧后的石灰,它在水中沸腾后就变成了粉末状的。如果你是石灰,你有什么感受?——(撕心裂肺)

4、这就是石灰的制作过程,而这过程是如此的的——艰辛、漫长、痛苦的。

(1)读:——

(2)还能读得在艰辛、漫长吗?——

5、面对这些,可是石灰的态度是什么?——不怕。你能用诗中的词语告诉我吗?——板书:全不怕、若等闲

(1)“若等闲”一词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好像平常之事。这样的词语我们见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从这两个词中,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请同桌讨论。

6、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品读,是我们了解诗意最有效的方法。(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1)谁来读一读。

7、石灰的坚强、不屈让我们敬佩。让我们把这敬佩之情化作那声声的朗读吧!

A、面对千万次的捶打,它忍痛的说——千锤万击出深山。(还在坚强一些,读)

B、面对熊熊烈火,它咬紧牙关的说——烈火焚烧若等闲(男生读;女生读)。

C、面对挫骨扬灰,它不屈的说——粉骨碎身全不怕。(在不屈一些,读)

9、(出示图片)面对千锤万击,面对烈火焚烧,面对粉骨碎身,它为何“若等闲”“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正是它的坚强不屈,经历重重艰难,最后才能把这——板书:清白之躯,给人们带来清白洁净的环境。

11、这里的“清白”还指什么?

12、(抽多生汇报)师:你们说的很道理。于谦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情怀,我们走进于谦。请同学们读一读材料单上的诗人背景,并和你的同桌讨论:你觉得于谦的清白指的是什么精神。

于谦为官清廉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宗时,瓦刺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也得以归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生正气,宁死不逃。

13、“清白”,这里不仅指石灰本身的清白,还寄托了诗人坚强、正直的高尚品质。读到这,诗中石灰就是——于谦。这种借物喻人的方法叫做——板书:托物言志(红笔)。所托之物是——石灰本身的清白颜色;言的是——于谦正直、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14、“清白”之志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它不仅仅只用于英雄,我们普通之人也可以做到。

老师的清白是——恪守职责、爱护学生

你是警察,你的清白是——惩恶扬善、维护正义

你是医生,你的清白是——救死扶伤、悬壶救世

15、“清白”是一种高尚品质,可以是刚正不阿、可以是忠于职守,可以是无私奉献。不管怎样,让我们学一学于谦,坚守自己的这份高尚品质——要留清白在人间。(再坚守、再坚守)

16、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让我们来吟一吟,诵一诵于谦吧!

(1)那年,于谦十二岁,意满怀壮志的他会轻轻的吟诵道——

(2)走上仕途的于谦,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他会慷慨激昂地吟诵道——

(3)本该受到嘉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会义愤填膺地吟诵道——

17、师: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是体会诗人情感表达的方法。(板书:知背景,悟诗情。)

(1)谁来告诉大家。

18、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虽然人已远去,但其精神长存。让我们带着无限的感动,深情地来背一背这首诗。

四、拓展:

1、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数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情操。《咏煤炭》就是于谦的另外一首托物言志诗。

出示: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2、请同学们拿出作业单,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写了何物,要托什么之志。

3、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于谦,了解了托物言志的方法,还知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背诵默写《石灰吟》,并找一找其他的咏物诗读一读,板书:

石灰吟

千锤万击托

烈火焚烧如等闲物

粉骨碎身全不怕言

清白志

副板书:解诗题,知大意

抓字眼,明诗意

知背景,悟诗情

下载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

    16.古诗三首 《石灰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教学内容:生字 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古诗(石灰吟,出塞)

    首二句互文,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首二句言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战争不断。这就将一时一地的戍边战事纳入到广袤悠长的历史时空之中,引导读者思考一些社会和历史的规律......

    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

    《石灰吟》教案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尚书·尧典》中也有这样一句话——诗言志,歌咏言。在古诗中,有不少是表达诗人远大志向和抱负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

    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学设计 李艳艳 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达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

    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材简析:《石灰吟》是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课文。 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