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刘台小学
张国悦
课型:造型·表现 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各种动物脚印的特点,并对脚印进行联想、创作一幅想象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动物脚印相似产生联想,采用添画、组合的方法完成绘画作品。
教具学具:
1、动物脚印的图片资料
2、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带领同学看《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看,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小马、小鸡、小鸭、小狗)那它们都画的是什么?(月牙、竹叶、枫叶、梅花)它们用什么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呢?(脚印)
引出课题:第 10课《脚印的联想》
二、分析各种动物脚印的造型特点
1、小游戏:我们来认一认这些小动物的脚印形象。(出示幻灯片:小猫、小鸭、小鸡、小象、小马)。你对哪一只小动物的脚印感兴趣,它的脚印像什么?
2、大胆联想:以马的脚印为主,变换方向,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脚印什么发生了变化,就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形象。
3、然后鼓励学生对各种动物的脚印大胆地想象,运用添画、旋转等方法。
(1)出示各种动物脚印的图片,学生进行联想。想一想:这些脚印与哪些形象很相似?
(2)师讲动物脚印进行各角度的旋转添画,让学生再次观察想象,交流感想并设计一个新的形象。(在添画的同时,讲解构图的要求)
4、欣赏书中范画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更多添画的脚印。欣赏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范画。我们一起打开书第十课:脚印的联想,我们来看看书中这些脚印画奇特的地方。试着让学生总结范画的一些方法。(1、添画,2、组合)
二、实践阶段
你想不想也组合、添画一幅属于自己的脚印画?
布置作业:用绘画的形式添画作品,将脚印进行巧妙的联想,组合成一幅有趣的想象画。
作业要求:(1)选脚印(2)添画、变方向、组合画面.。选出自己喜欢的脚印,通过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幅精美的画面。
三、展评
互评、师评:评价中,强调画面的想象、构图、色彩是否独特。
四、拓展
运用剪贴的形式,将各种动物的脚印做成不同的造型。
五、欣赏生活中的脚印
六、情感延伸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 美丽,就别忽略它的每一件馈赠,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
七、收拾与整理
天津市东丽区小学美术研究课
《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刘台小学
张国悦
第二篇:【教学设计】脚印的联想-美术-小学
《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 ,能够把动物的脚印想象成其他形象。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充分展开想象,学习脚印组合的设计方法,运用构图和色彩的知识,完成一幅脚印的想象画。
3、能够了解大自然动物脚印的美丽,养成细致观察的能力,感受想象与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脚印, 对动物的脚印进行想象。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脚印组合的方法设计想象,完成一幅脚印的想象画。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美术用具。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用具、范画和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欣赏充满情趣的小诗《雪地里的小画家》(媒体演示)。在这首诗中都有哪些小画家?它们是怎样进行创作的呢? 譬如: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马的脚印像月牙„„
这节课我们来对这些可爱的脚印进行一些联想,好不好?那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10课脚印的联想。(板书)
(二)新授阶段 请大家猜猜它们都是谁的脚印(媒体演示)。以小鸭为例讲解脚印的联想。
试着改变方向看看你能想到什么?总结“旋转”的方法。多个脚印组合在一起,又能想到什么?总结“重复”的方法。以牛的脚印为例讲解。
这个脚印你能想到什么?(教师板画)总结“添加”的方法。还能变成什么?如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一幅海底世界的景象。(贴范画)
将小鸭、牛的脚印组合,总结方法“组合”(贴范画)出示三种小动物的脚印,通过多种方法结合组成画面。演示创作过程。(视频)1.寻找脚印 2.画出脚印 3.组成画面、涂颜色 欣赏学生作品。
师:同学们你有想法了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出示作业要求:
选出自己喜欢的脚印,通过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幅精美的画面。
小提示:构图合理、线条流畅、颜色鲜艳、涂色均匀
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大胆地设计一下这些奇妙的脚印?好!那你们可要抓紧时间,一会儿咱看谁设计的最奇妙?那就开始吧。
(三)发展阶段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教师提醒学生要大胆联想,根据自己的想象,可以绘画多种脚印,然后再进行添画、变化。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创作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创作;引导能力弱的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构思,然后鼓励、帮助他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教师还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创设音画氛围,协助学生创作。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几幅美术作品伴着舒缓的轻音乐在大屏幕上播放。教师边观察边指导,及时肯定学生优秀的作品。
(四)作品展评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挑选学生作品 看看、说说,谁画的脚印想法最奇妙
1、看脚印
2、看构图
3、看颜色
(五)拓展延伸阶段 欣赏生活中的脚印
(六)教学小结阶段
同学们,我们要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善于插上想象的翅膀,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脚印教学设计
《脚印》教案设计
作者王鼎钧 主讲马红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典故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那浪漫略近颓废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现手法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思乡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偏爱的题材,而那些传诵千古的美文,无一不是匠心独具,令人拍案。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正是这样一篇视角独特,构思巧妙,联想新奇,同时又充满浪漫情怀的佳作。
板书:脚印 王鼎钧
一、找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注解的作者简介,复习一下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和王鼎钧有着同样的命运都是有家不能回,充满了对家乡的深刻思念。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对比一下余光中和王鼎钧写作风格的不同。
要求:
1、把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标好
2、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字词:扛鼎 颓废 坍塌 攒动 不愠不火
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回答我第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Q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鬼魂?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中国著名女作家蒋子丹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没题目是《浪漫的鬼魂》,这是她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所写的读后感,我给大家读一下。“这是一个辛劳的鬼魂,它也许来自北极光照耀的寒冷地带,穿越中原密实的青纱帐和江南水泊桅帆织出的网,从都市的霓虹灯影里夺路而来,走过了太多的路,拣回了太多的脚印,也负载了太多的眷恋和愁思。在天涯海角的椰树梢上,它踌躇不前,生前的路或许已经到了尽头,末日之旅也到了尽头。这是一个富有的鬼魂,它的路也长,脚印也多,所以眷恋多多愁也多多。我又想,它将要离去了,去喝孟婆的茶,用这满筐满篓的脚印作茶钱,买来忘却的轻松。”
二、根据文章描写的对象,划分文章的层次
提示:讲述鬼魂拣脚印的故事是哪些自然段2-7 第一部分:1 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二部分:2-7 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借时光倒流,重返往昔岁月的期盼
第三部分:8-10 高楼的故事触动我对于故乡的思念,引发我重返故乡的幻梦。
三、研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Q:中心是抒发思乡之情,为什么题目定为“脚.的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中有一段围绕两者进行了陈述,你找到了吗?)
课文第6段,“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与“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等句,巧妙地将捡拾脚印同思乡联系起来。
对于一个远离家乡,又难以重返故土的游子来说,归乡的愿望只有像传说的那样,借助捡拾脚印来完成。因此,以“脚印”为题来写思乡之情,不仅新颖别致,而且饱含作者对于生还故乡无望的哀痛。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美的文章需要反复朗读,反复玩味,才能品出真滋味。下边就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去朗读。1.如何理解“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一句的含义?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利益,而乡愁是“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是无利益可言的,因此它不是经济学。作者运用这一奇特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美学的定义: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你认为“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是怎样的温柔? 以“像感冒一样”这个出人意料的描摹,强调了自己的乡愁的“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
3.从全文的内容与结构看,本段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全文中起到总领的作用。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哪些回忆、疑惑与联想? 作者回顾自己色彩绚丽的青春岁月;而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的矛盾冲突又使他产生了疑惑;进而又展开大胆的想象,除了捡拾自己的脚印,还可以捡拾他人的脚印,甚至是其他旧迹。2.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哪些东西?为什么? 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当年的歌声与泪水,因为它们记录了自己的过去,更因为它们与故乡紧密相连。
3.文章第7段对于捡脚印过程的叙述, 与前两次的过程有哪些不同? 前面的“捡脚印旅行”围绕捡拾的地点、内容谈,这一次则从“旅行”的方式来谈,并以自己为例,突出它“使人再年轻一次 ”的可能性。
第2课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王鼎钧的《脚印》,先复习一下上一堂课的内容。阅读第三部分,思考:
一、1.第8段中“我感觉我是一个字……希望是一盘好菜”怎么理解?
这三个比喻,照应前面的“但是人有时追求感觉,忘记事实”,即忘记自己真实的年龄,忘记人生原本是不可逆转的这些事实,却任由感觉去进行捡拾脚印的逆向旅行。将一个年老游子,对于发现这一传说的惊喜,以及对于通过凭借这种旅行回到故乡,回到从前时光的期盼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2.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否应该与第9段调换一下? 不应该。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对于人们一系列忘本行为的反思并批评,第9段的内容是那个乡间父老讲的故事的后半部分。从表现上看,将二者调换似乎文脉更清晰。但从行文效果看,那样会使得第10段中“落地变成了老翁”的想象显得突兀,而依其所引发的所有感慨也会显得生硬。
3.第10段“这不是大解脱,大轻松,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一句中,“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它既是“大结束”也是“大开始”?
“这”指回到故乡。“结束”的是背负诸多苦难的昨日之我,“开始”的是离弃所有苦难的今日之我,因此,回到故乡既是“大结束”,又是“大开始”。
4.结尾处“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强调的是什么? 它突出了当所有幻梦实现时,作者那轻松、畅快的心情。
二、文章最后一部分关于高楼的故事与思乡、与脚印有何关系?结合文句,说说你的理解。
关于高楼的故事就是围绕旅客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展开,表现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它与捡脚印的传说相连,为捡脚印旅行指明了目的地——故乡,最终揭示了主旨。
从文章结构看,关于高楼的故事既是捡脚印的传说的递进,又与文首“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 ”相呼应。
三、写作特点
1.精心选取神话传说与乡间故事。
2.运用的联想与想象,采取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
3.大量新奇的比喻与恰到好处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奇幻色彩与文化内涵。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脚印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通过认识、观察、分析动物的脚印进行联想绘画,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大胆想象的能力,活跃学生的美术思维。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各种动物脚印的特点,并对脚印进行联想绘画。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对动物脚印相似产生联想,采用添画、组合的方法完成绘画作品。
教具学具:
1.动物脚印的图片资料
2.课件、彩色笔、勾线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
老师碰到一件特别苦恼的事,今天早晨,我听到房间里传来了一个声音,我推开门一看,发现我最爱的花瓶被打碎了,地上只留下了一串脚印,是谁打碎了花瓶呢?
热心的喜羊羊帮我收集了许多小动物的脚印,现在请同学们帮忙辨认一下谁的脚印与现场留下的脚印是一样的?(多媒体课件播放小马、小鸭、小鸡、小狗、小猫的脚印)
同学们辨认出是小猫打碎了花瓶,并区分了小狗与小猫的脚印。带领同学们看《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个视频,发现脚印可以联想到各种东西。引出课题:原来用脚印不仅仅可以帮助老师找到谁打碎了花瓶,还可以联想成一幅幅画,我们今天也用一下奇妙的脚印来联想~~《脚印的联想》
二、分析各种动物脚印的造型特点
1.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脚印,观察想象其造型特点。
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小马、小鸭、小鸡、小猫、小狗的脚印,让见多识广的喜羊羊带咱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神奇的脚印,来~我们一起出发吧!
2.大胆想象:如果将这个脚印换个方向看,又会使你联想到什么?
三、指导作画
选择一个或多个动物的脚印来示范一幅画。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或多个自己喜欢的脚印,根据脚印的外形勾画出它的轮廓,然后根据轮廓添画成我们所要的形象,接下来可以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
四、学生想象绘画
运用动物的脚印进行联想绘画,师巡视辅导。
五、作品展评
1.互评、师评:评价中,强调画面的想象、构图、色彩是否独特。2.集体欣赏交流。
六、拓展
欣赏脚印在生活中的运用
七、课堂小结
第五篇:二年级美术《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脚印的联想》教学设计
威海市普陀路小学
杨静
课型:绘画课 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展开想象,将动物的脚印变化成另外的形象。
教学难点:将想象的动物脚印,采用添画、组合的方法完成绘画作品。教具学具:
1、动物脚印的图片资料
2、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
老师碰到一件特别苦恼事,今天早晨,我听到房间里传来了一个声音,我推开门一看,发现我最喜爱的花瓶被打碎了,地上只留下了一串脚印,是谁打碎了花瓶呢?
热心的喜洋洋给我搜集了许多小动物的脚印,现在请同学们帮忙辨认一下谁的的脚印与现场留下的脚印是一样的?(多媒体课件播放小马、小鸭、小鸡、小狗、小猫的脚印)
同学们辨认出是小猫打碎了花瓶,并区分了小狗与小猫的脚印。
带领同学看《雪地里的小画家》视频,发现脚印可以联想到各种东西。引出课题:原来用脚印不仅仅可以帮助老师找到谁打碎了花瓶,还也联想成成一幅幅画,我们今天也用一下奇妙脚印来联想~10《脚印的联想》
二、分析各种动物脚印的造型特点
多媒体课件逐个播放各种小动物的脚印,学生欣赏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征。
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小马、小鸭、小鸡、小猫、小狗的脚印,让见多
识广的喜洋洋带咱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神奇的脚印~来,我们一起出发吧!
引申场景1森林里发现动物的脚印,2公园里发现人类的脚印。
提问:你认识哪些脚印?
三、脚印魔术
同学们,请看这是谁的脚印?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板画美洲野牛的脚印并把它添画成同学们联想到的物品。
你能把小动物的脚印变成什么呢?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小动 物的脚印像什么?然后把它添画成新的形象。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提问:你能将它们联想成什么?还能组合成什么呢?
四、联想与绘画
欣赏学生作品,并思考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脚印。提醒学生安静 作画,并遵循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分组讨论,将自己的构思讲给同桌听一听。
2、让学生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问:你看到这幅作品里面哪些地方用到了脚印?
我们来听听作者的构思吧~!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的色彩、构图、创意等方面进行欣赏。
七、课后拓展
一起欣赏生活中关于脚印的设计。
引申: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在身边发现奇妙的事物,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