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报告:老师的12件礼物
关于《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的读书报告
朱天宇
摘要:二〇〇六年简媜的丈夫去美国出差,简媜决定带着儿子跟随丈夫一起去美国生活一年。这本书以儿子在美国小学里的学习生活为主线,介绍了一家人在美国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历。这段异国经历让她深受震动,由此生发的追问和思索,化成一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成为一位母亲深情且深刻的教育省思录。
引言:简媜,本名简敏媜,一九六一年生,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联合文学》、远流出版公司、实学社,现专职写作。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类文艺奖章、梁实秋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散文奖首奖。自诩为“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本书中有大量真实的口语化的对白,真实的还原了一家人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让读者有种置身其中的阅读体验。由于作者在散文写作上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本书全书文笔细腻,文风优美,可读性极强。另一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这段经历的各种感悟,这些感悟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灵感。同时作者是中国台湾人,她更多的站在台湾人的角度去和美国的教育、社会文化等去做对比,这种视角也方便我们对台湾地区教育和文化的了解。
在书中,简媜不厌其烦地描述一所当地的普通小学如何布置校园、开设哪些课程、开展哪些课余活动、老师如何与孩子、家长交流;她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国社区的基础建设、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日常居家的柴米油盐,甚至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路途上的一片风景、假日里的一场球赛„„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言,这是一次深度的“慢游”旅行,这种浸泡于他人社会的“深度游”方式,才得以让她在比照中更深切地反观出我们生活着的社会。
简媜的儿子昵称姚头丸,他在美国就读的小学是一所接受一定比例国际学生的小学,本书的书名即来自老师在开学第一天送给学生的十二件礼物:
第一件:牙签,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
第二件:橡皮筋,提醒你保持弹性,计划的每件事情都能完成。第三件:创可贴,恢复别人以及自己受伤的感情。第四件:铅笔,写下你每天的愿望。
第五件:橡皮擦,提醒你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关系。
第六件:口香糖,提醒你坚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你尝试时你会得到乐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这间教室充满和善的言语以及温暖的感情。第八件:巧克力,在你沮丧的时候会让你舒服些。第九件:面纸,提醒你帮别人擦干眼泪。
第十件:金线,记得用友情吧我们的心绑在一起。第十一件:铜板,提醒你你是有价值而且特殊的。
第十二件:救生圈(救生圈形的糖果),当你需要谈一谈时可以来找老师。老师每天放学几乎不布置笔头作业,只有一个任务:二十分钟的阅读。别小看这短短二十分钟,这不是走形式,孩子要认认真真摊开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指定读物读书做笔记,家长要在固定的联络卡上签名,记录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页码,连续阅读二十三天,老师会发一个小奖励。
学校图书馆不仅认真选择、定期更新阅读书目,还为每本读物作分级,标出每一本书的字数、难度,适合哪种程度的孩子阅读,还为每本读物特配自测题,以考察孩子是否真的读懂了故事内容。每天,老师都会留出时间给孩子做“阅读分享会”,小朋友们轮流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还热烈讨论。
每个学期末,老师都会对小学生进行评分,除了各个学科的评分外,还有一个“超越学科的能力”,分成五部分:
1、社会能力:尊重别人及其物品;尊重老师。
2、研究能力:能从相关问题中找出研究的主题;能多元化的搜集资料;能有效的传递所学的知识;能恰当的运用技术;能利用图书馆增强学习。
3、思考能力:能学习研读与主题相关的资讯;能有效的利用知识;能省思并作出决定。
4、交流能力。
5、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利用上课时间;完成指定作业;服从组织;对人和事负责;展现自我克制。
在学期过程中,学校和老师会抓住各种机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从家长那里得到学生在校外学生生活信息的反馈,这种双向沟通的强度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
在大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学校同时重视对学生未来规划的初步认识,不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未来的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甚至直接请相关行业的人士到校为学生现场讲解,学生可以随意提问。虽然这本书的主线是介绍小主人公姚头丸在美游学的经历,但书中不乏对美国当地风土人情的详细介绍,在介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各种制度习俗时,作者也在将其与自己国家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和思考。美国人善于利用时间享受生活、热爱运动的人生态度,给作者带来极大的震撼。
在书的最后,一家人结束了一年的留美旅程,返回台湾,她带着无尽的留恋,总结了自己对台湾教育社会现状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
下面是从书中摘录出的一些经典片段:
“夏日未尽,朋友即提醒我们,此地秋季最重要的美学布道会是上落基山赏白杨树黄叶,这是不能错过的年度盛事。其慎重之状近似告诫,仿佛错过约定尚可原谅,错过美的召唤等于犯罪,该坐一年心烦意乱的牢。”
“在这儿,时间这辆囚车仿佛被卸下轮子,肢解零件,废木条被野鹿践踏,任雀鸟涂污。被关在囚车里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囚徒才踏出步伐,顿觉手铐脚镣砰然粉碎,身心轻得像蝴蝶,不免责怪自己:被关这么久都不抗暴,怎把人生过得这样狼狈?”
“我不禁想象,编写这本数学教科书的编辑群中,除了数学家还有地理、历史、经济学者,才有可能拉高视野。那么,从这种视野培养出來的孩子,他一定相信数学是可以处理国家大事、世界问题的一门学问。”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喜欢上学,像春风吹来,每一片树叶以口哨响应。我希望每位老师青春永驻,即使白发如霜亦不觉疲倦。我希望那方小小讲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师带领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义,遨游知识殿堂。”
“在这社会里,正直公义得到鼓励,敬业创造得到赞赏,热情奉献得到掌声。一位老师不只把教学当做工作,他知道眼前的孩子将在时间里成熟而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
“教育最可惧之处就在于潜移默化。让我们猜想,一个经过研讨会训练出来的孩子,与一个被要求安静听课的孩子,当他们同时来到高中也同时去听一场演讲,恰好也坐在一起...”
读完这本书,我惊讶的发现,小班制、走班制和选修课制这些在国内的大学还没有贯彻的很好的制度,在美国的小学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而美国小学教育对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视,更是到了极致。学校和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学生在校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错误和挫折都会及时的汇报给家长,而家长也需要将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反馈给学校老师,这种双向的沟通,无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更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在美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已经开始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这种引导不是像国内浮夸的让孩子们空谈理想,而是直接带领学生了解将各行业的背景,甚至直接请从业者来给孩子们做介绍,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选择认为适合自己的未来方向——即使这看起来很遥远,但是至少告诉了学生应该发掘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读到这里,抛开老师送给学生的那十二样见面礼这种教师个体层面上的细腻而意味深长的举动不谈,仅仅在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这些大的层面上,我们就已经落后欧美发达国家太多了。
其实无需对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这些年国内对我们教育的各种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其实作为主修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国家教育的问题。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落后欧美国家真不是一点半点。是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刻,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着。
确实,我国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大班制。我在读小学时,就有过一个班级有87个学生这种亲身体验,这个人数几乎是欧美国家三个班级人数的总和,很难想象这种班级里的教育教学质量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种弊端,并不是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教育体制只是从属在社会经济体制下的附属品,它很大程度上只能适应外部环境。所以,一些教育实践中的好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的教育不想做,而是做不来。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们国家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那么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比是美国的三倍是不是也在情理之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了不到三十年,高中教育的全面普及更是最近几年才基本完成。因此,国内教育的种种问题,都是由我国之前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经济实力的不足,师资力量的缺乏,校舍建设的不完善,民众对教育的不重视......这所有一切因素相加,组成了我们推进理想化教育之路上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抛开书中描述的小学层面的教育,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式一样饱受诟病。由此我想到了老师曾展示的发达国家和我国获得诺贝尔奖人数的对比,以及在一些尖端领域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对比。对于这些事实,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展望未来,我们确实应该感到一丝忧虑,也确实应该对我们的高等教育进行反思。但是我认为,这种局面并不是由今天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我国核心科技和尖端人才的缺失,是数十年前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造成的。也许在三四十年前刚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认为,培养一个半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真的不如多培养一千个一万个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和简单技能的劳动力。
而事实上,正是由之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亿万70、80后,在21世纪的前十年,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在中国经济完成腾飞后的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当前教育体制的各种弊端。在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看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其实根据我的一些了解,教育上的改变和改革,已经悄然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进行着了。但可以想见的是,教育改革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会受到各区域自身条件的制约,但是教育改革的逐步推广是必然的。相信在一两代人之后,我们就会看到我国的教育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至于书中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介绍及其与中国人的对比,一方面这是由不同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所导致,而另一方面我想这也是东西方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正如这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其本意既不是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完全质疑和否定,也不是对美国教育模式的全盘肯定和照搬,作者简媜也只是希望通过她个人的见闻感受,能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一些启迪和影响。
此外,在书中我还看到了美国的普通的教师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简媜所描述“一位老师不只把教学当做工作,他知道眼前的孩子将在时间里成熟而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这也正是教师这个职业应该具有的品质。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初步了解了美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制度和培养理念,看到了美国小学老师身上的闪光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东西无疑将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献给老师的礼物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同学们怀着感恩的心,个个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布置教室:有的系彩球,有的挂彩带,有的在黑板上画画写字。。。在同学们的精心装扮下,教室就像个大花园,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上课铃一响,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异口同声地高喊:“祝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惊喜万分,激动万万,连声笑着说:“谢谢,谢谢同学们!”老师的话音刚落,班长就大声宣布:“教师节献大礼活动现在开始!”
嗬!有这等好事固然少不了我这个积极分子。我一个健步冲上了讲台,把我从郊外菜来野菊花送给了老师。老师接过鲜花,闻了闻,风趣地说:“这花可真美真香啊!那我就不客气收下啦!”
紧接着,“小巧手”陈健登上了讲台,把她精心忙活了一个晚上的贺卡献给了老师。老师手捧贺卡兴奋不已。瞧,这张贺卡比礼品店里的贺卡还要精美呢!
随后,“小画家”徐小川也跑上了讲台,把一张精美的画卷送给了老师。老师微笑着将画卷展示给大家看,哇!一个园丁正在给鲜花浇水呢!那个园丁不正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吗?那朵朵鲜花不就是我们吗?老师辛勤地哺育着我们茁壮成长,这是多么真实的写照啊!
看!“小百灵”徐子庚迫不及待地蹿上了讲台,为老师高歌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声是那么的悠扬!那么的悦耳!老师一边仔细地听着,一边随着节奏在拍手。
同学们纷纷争先恐后地把心中最美好的礼物献给了最敬爱的老师,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
最后,终于轮到班长闪亮登场了,只见他跨上讲台,和老师来了一个深情拥抱,还说了一句:“老师,我爱您!”同学们见此,都纷纷效仿。
第三篇:献给老师的礼物
在9月的富有成果的秋天,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学生感恩节的心,所有的他们早期的学校布局的教室:一些球,一些链接到功能区,和一些画在黑板上写。The The The The在复杂的衣服下的学生中,教室就像一个大花园,充满欢乐的欢乐气氛。
老师敲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总是齐iu站起来,一致大喊:我希望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惊奇,兴奋,多次笑着说:谢谢,谢谢你们的学生!老师的声音消失了,队长大声宣布:老师节礼物现在开始了!
Ho!有这样好的事,当然,我不是一个积极的活动家。我冲到了领奖台,从郊区到野菊花的一步,老师。老师花了花,闻着幽默地说:这朵花真的可以美丽啊!我欢迎接受它!
然后,小手陈健登上了讲台,她忙着忙着一张老师的夜间卡。老师拿着一张贺卡。看,这张贺卡比礼品店的贺卡还好!随后,小画家徐小川也跑到了讲台上,给老师一张精美的画面。老师笑了,显示图片给你看,哇!园丁正在浇花!那是园丁不是我们心爱的老师吗?那朵花不是我们吗?老师培养我们茁壮成长,这是一个真正的写照啊!
看!小布劳恩徐子兵不能等待跳上领奖台,因为老师唱我一个我长大后,我成了你。这首歌是如此旋律!如此甜蜜!老师仔细听着,抓住了节奏。
学生们已经冲到了最爱的老师的最好的礼物的心脏,老师搬到眼泪......最后,终于转身带队的领队登场,看到他在领奖台上,老师来了一个深深的拥抱,也说:老师,我爱你!学生看到这一点,不得不跟着。
第四篇:献给老师的礼物
献给老师的礼物
这个秋天还没有完。
秋雨,始终在下,轻轻的,悄悄的,扎不下任何痕迹。这条铜青色的小巷,跟秋雨一样,长得找不着尽头,谁知道,巷的那头,又是什么呢?
凌夏在雨中抬起了头,天空灰得象哭过,倒也带了点夏天的味道。夏天,夏天,这个夏天,他经历了多少事情:和蔼的妈妈走了,酗酒的爸爸,脾气更加暴躁,小镇上的粮食越来越紧缺,人们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一直关心他的季奶奶,也是他的老师,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十四岁的夏天,终于如小巷一般,曲曲折折,磕磕绊绊地走完了。可是秋天,又能挽回些什么呢?他不知道,他也不想做到,盯着残缺的石壁,凌夏涣散地想:那么就让自己坠落吧,象自己近来直线下掉的成绩,坠落,坠落„„
“凌夏,凌夏„„”焦急而又沙哑的呼唤声传了过来,是季奶奶,“你怎么又在淋雨,快回去吧„„”,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凌夏坚定地甩开了被季奶奶牵住的手。那一刹那小巷安静得满是花落的声音。最终,她什么也没有说。
对不起了,季奶奶。凌夏在心底说着,第一次认真地看了看那张慈祥的笑脸。那笑脸是个深渊,在自己三岁的时候,就掉进去了。在这个夏天之前,他曾经怀着多大的激情,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象季奶奶一样有用的人。可是这个夏天,一切都变了,变得让凌夏措手不及,他想他没有机会了。忘了我吧,季奶奶。
小巷,被秋雨浸得冰冷,冰冷。
凌夏掉进了一个更深的深渊,坠落的速度,令他自己都吃惊。他开始不屑一顾,不在乎爸爸,不在乎同学,不在乎自己„„,他知道自己坏透了,坏到可以忘记一切,可就是忘不了季奶奶憔悴的笑容。多少次,他从梦中惊醒,那梦,是一条被秋雨浸湿的,长长的小巷„„
第二年的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饥荒袭来。凌夏蜷缩在炕上,他已经饿了一天了。“吱呀—”虚掩的木门开了,熟悉的,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凌夏,吃些东西吧。”凌夏惊讶地一抬头,竟是季奶奶,“我存了一筐馍馍,给咱校的学生每人送了几个,还剩下三个,你吃两个吧。”说罢,季奶奶拄着拐杖,缓缓走向门边。“季老师!”凌夏猛地抓起一个馍馍追了上来,“不,季老师,我不要,你不要管我,我知道我是混蛋,是渣滓,您怎么为了我这种„„”
“凌夏!“季奶奶一声大喝,凌夏怔住了,眼前的她,似乎又变成了讲台上,那个告诉他们1+1=2的女教师,那个告诉他们”诚实是美德的女教师,那个在凌夏犯错误后批评他的女教师,可现在,他却变得如此苍老。
“凌夏,在老师的心中,你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今年你落下的课程,我帮你重新备了一遍课,你随时可以来补习。还有,9月10日就开学了,希望你能去。”说完这些话,季老师缓缓离去。望着老师苍老的背影,凌夏握紧了拳头,泪水不可抑制地流了下来„„
9月10日,那个空了一年的位置终于被补上了。凌夏坐在座位上,从未有过的认真听老师讲课。同样的时间,已退休的季老师在家发现了张纸条:
亲爱的季老师:对不起,因为我的轻浮,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但是,季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一定会认真读书的。用功读书,这是我送给您的教师礼物,您喜欢吗?我„„
此时的凌夏,正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会成功的,因为我知道,小巷的那边是希望,只要心中有希望,生活是一定阻拦不住自己的!
窗外,晴空万里。
第五篇:送给老师的礼物
送给老师的礼物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了,作为六年级的我们这是最后一次为小学的老师过教师节了。我们一改以前那种只送贺卡、小礼物的方法,准备给老师过一个难忘的教师节。
教师节的那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来到学校,开始布置教室,我们在教室的棚上挂上了漂亮的七彩花,墙壁上挂上了五颜六色的气球,门上﹑黑板上﹑窗户上还挂上了彩灯闪闪发光,美丽极了。黑板上用彩笔写上了节日快乐,画了两个大红灯笼。买了彩带和彩星,我们还为老师准备了:可乐﹑各种水果﹑瓜子﹑糖等食品。
我们布置完后就等着老师的到来。当老师推开门的时候我们在老师的头上撒上彩星﹑彩带﹑花瓣,我们齐声说:“节日快乐”,我们每个人都献上了自己的礼物还有鲜花。老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还未老师准备了精彩的节目,我们讲的笑话让老师捧腹大笑,我们表演的小品更是让老师小的流出了眼泪,那琢磨不透的模式让老师疑惑不解,最后我们唱起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老师听到我们的歌声吃惊极了,歌声荡漾在整个教室里久久不散,最后我们高呼“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明亮的双眸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我的心里也在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节日快乐!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吉林长春双阳区长春市双阳区杜家小学六年级:186588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