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17昭通教师补员真题
-
2018年昭通补员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八)
2018年昭通补员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八)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
-
2018年昭通补员教师招聘考试习题
2018年昭通补员教师招聘考试习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一个学生的实际年龄为8岁,经测试其智力年龄为10
-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六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六 一、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
-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二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二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
-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 一、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
-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十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十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
-
材料员真题(答案)
试卷编号111 姓 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答 题 不 要 过 此
-
2014年昭通农村信用社《会计》模拟真题(模版)
航帆培训
1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的环节的是。A.确认B.记录C.报告D.报账
2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取得的绪果称为。A.财务状况B.盈利能力C.经营业绩D.财 -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九(精选5篇)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九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易习得某种行为
-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三(合集5篇)
2017年昭通市教师招聘补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三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
-
2019年昭通特岗教师学前教育真题模拟二
2019年昭通特岗教师学前教育真题模拟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 )基础之上。 A.幼儿的思维能力 B.幼儿的感性经验 C.知识的系统化 D.科学性 2、幼儿看到图
-
2019年昭通特岗教师学前教育真题模拟三
2019年昭通特岗教师学前教育真题模拟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 )。 A.感觉能力 B.表现
-
2019年昭通特岗教师学前教育真题模拟一
2019年昭通特岗教师学前教育真题模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福禄贝尔 D.陈鹤琴 2、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
协税员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题1 分20 分 1、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求前后期间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的原则是 A、可比性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配比原则 2、为保证会计
-
2019年昭通学前教育(幼儿)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二
2019年昭通学前教育(幼儿)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育萃教师祝你考试顺利!) 1、大班幼儿查查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以后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医生。”这是一种( )。 A.
-
2019年昭通学前教育(幼儿)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一
2019年昭通学前教育(幼儿)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育萃教师祝你考试顺利!) 1、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不包括( )。 A.家园关系 B.同伴关系 C.师幼关系 D.教师同事关系 2
-
2012教师招聘真题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
-
2011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