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比和比例导学案
-
6.比尾巴(导学案)
6 比尾巴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比尾巴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比尾巴》是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知识的儿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感受成
-
《比的意义》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预习单) 一、自学32页—33页比的意义,完成下面问题。 1.我班共有21名学生,其中有8名男生,13名女生。 选择其中两个数据,提出一步除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然后把提出的问题换
-
复习课《比和比例》
复习课《比和比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复习课,分两个课时讲,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关于比和比例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下节课学习比例的应用打好基础(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范文
比和比例 【教学内容】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
-
第三章比和比例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 比和比例 知识点整理 1、比、分数和除法的表达式: 比: 前项:后项 = 比值 分数:分子分数值 分母除法:被除数除数 = 商 2、求两个同类量的比值时,如果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模版]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进行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明确化简比和求比值、比和比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比和比例知识点;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自主地建构知识网络; 2、 在复习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能正确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 2、通过整理,提高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加强对知识系统性的认识。 3、培养学生
-
比和比例教案六下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案 杨志勤 大金店镇第四小学 2013年4月25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会解比例。 2、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
-
比和比例教案(五篇材料)
大成培训教案比和比例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上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区别有关易混概念,进上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讲述本课复习课题
-
比和比例(一)教案
《比和比例》(一)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相关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二、【教学重、重点】: 重点:掌握比和比例的意
-
《比和比例》教案(五篇)
比和比例教案 威宁县秀水乡第一小学 马宁军 教学目标 :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
-
比和比例教案五篇
比和比例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熟练的求比值和化简比 教学重点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43-27 5.65+0.5 4.8÷0.4 1.25÷ 100×1% 0.25
-
《比和比例》教学反思
在乡“二十字”教学模式验收中,我讲的内容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意义与判断的一些应用。本科知识点多,但不难理解,我在设计课时本着问题习
-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
-
导学案 文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