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北京大学传播学真题
-
历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试真题集锦
历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试真题集锦 北京大学2001年传播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社会雷达”是传播学者( )对传播功能的一种概括。1957年,学者( )提出传播具有
-
北大传播学2001——2011历年真题
北京大学2001年传播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社会雷达”是传播学者对传播功能的一种概括。1957年,学者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学者( )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
-
南昌大学新闻学传播学真题
2016新闻史论 一.名词解释(6分每个) 读卖新闻 新闻的党性原则 趋同心理 内容分析 红星报 二.简答题(15分每个) 1.简述外报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影响 4.谈谈你对《西行漫记》的理解
-
2007年北京大学考研真题
考试时间为2007年1月21日下午 2:00-5:00. 启封前为机密. 一.选择题.(2*20=40分) [在下列人名和学术观点/论著或景观作品之间建立联系.] 1.Rachel Carson A."田园城市"理想 2.Fr
-
2006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原理真题
2006年 北京大学 景观设计学原理 一、 概念和问答(十选八,8*10=80分) 1 什么是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 infrastructure)?举例说明。 2 “反规划”包含哪几层基本含义? 3 景观设计学
-
2008-2006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真题
2008-2006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真题转载自: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347691
2008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行政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 行 -
北京大学中哲真题
北京大学中哲真题(94年到07年) 94 中哲(中西同题)名解 绝四、三表、四德、四几、玄同、奇正相生、人副天数、形神相即、凡象皆气、宙轮于宇 问答 1、比较王弼、郭象、森肇(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
北大传播学考研经验 前记:一路走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很早就想写一篇考研心路历程,但每次动笔又不知道如何下笔。经历从选择考还是不考,考哪里,怎么考的心理过程,一直到初试,复试
-
武大传播学真题03—10
2010年传播学试题 一、辨析题 15分*2 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请对
-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理论试题 (新闻部分) 一、辨析 1、自由新闻界认为值得受众知道的思想观点应该让他们知道,新闻报道不应仅由编辑们掌握,还应该听从受众的意见。 2、新
-
2008~2010年同等学力新闻传播学真题下载
绝密★启用前 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新闻传播学试卷 Ⅰ.新闻学 Ⅱ.传播学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两部分,
-
2014年新闻传播学各校真题
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传播学考研理论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议程设置2、大数据 3、抽样调查 4、两级传播 5、知晓权 二、 简答 1、简述政治经济学派 2、简述知沟理论 3 、
-
苏州大学2009年新闻学传播学真题
苏州大学09新闻传播基础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硬新闻:也被称为纯新闻,它是指对已发生的或24小时内被发现的当前公众关注的事件的报道。 2. 麦克内利新闻流动模式 3
-
07-11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真题
附:07-11真题 2007年传播学理论部分: 一、名字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传播学的中国化2、信息社会3、“5W模式” 4、拟态环境5、传播制度6、怀特的把关模式7、“上限效果”假
-
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传播学真题
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传播学真题 传播学理论部分: 一、名字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传播学的中国化 2、信息社会 3、“5W模式” 4、拟态环境 5、传播制度 6、怀特的把关模式
-
07-11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真题
附:07-11真题 2007年传播学理论部分: 一、名字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传播学的中国化2、信息社会3、“5W模式” 4、拟态环境5、传播制度6、怀特的把关模式7、“上限效果”假
-
北师大传播学考研真题99-08
北师大传播学考研真题99-08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表于: 2010-6-06 20:31 作者: duhuia 来源: 紫金香 传播学概论 北师大1999年传播理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概念:(每
-
湖南师大传播学真题[5篇模版]
传播理论
名词解释
1、每日纪闻
2、马基雅维利
3、李普曼
4、精确新闻
5、使用与满足
简答题
1、克罗奇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基本观点
2、“东方化”的基本观点
3、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