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北京中考默写分类汇编
-
中考必备古诗文分类默写训练
中考必备古诗文分类默写训练(三)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展现的是大漠的雄浑沉郁,而与此句类似的被王国维赞
为“千古壮观观”名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 -
【2010中考语文分类】古诗文默写五篇
古诗文默写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
-
中考语文古诗分类默写100题
一.积累背诵类1),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2) 文天祥“ ? 。”的诗句表现了他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谱写着民族“正气歌”。 3) 关关雎鸠, 。(《诗经·
-
2009—2011北京中考语文分类——病句
2009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9昌平二模) A.经霜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一道最美的秋季里的风景线。 修改:把“秋季里的”调到“一道”的前面。 B.“中国记忆
-
北京中考试题分类——作文
第六章 作文
一、(2011海淀一模)题目:《倾注》
二、(2011西城一模)题目:请以《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三、(2011东城一模)题目:《你是》
四、(2011丰台一模)题目:《我们一起走过 -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 各区一模试题分类(古诗文默写)(5篇材料)
2018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古诗文默写 【2018 东城一模】 (一)默写。(6分,每空1分) 6.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蒹葭》) 7.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8.中国古代文
-
2012北京一模分类二:默写(共5则范文)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一模试题汇编古诗文默写【东城】7.默写(5分)⑴,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⑵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诗经·蒹葭》)⑶,郁郁青青。(范仲淹
-
中考英语单词默写
九年级单词默写(汉语) Until 1. n. 教科书;课本2. n. 交谈;谈话 3. adv. 大声地;出声地4.n. 发音;读音 5.n. 句子6.adj. 有耐心的n. 病人 7.n. 表达(方式);表示8.v. 发现;发觉9.n. 秘
-
中考古诗文默写
中考古诗文默写 一、理解型默写: 1、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是: . 2、杜牧《泊秦淮》中抒
-
中考名句默写集锦
中考名句默写集锦
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 -
最新中考名句默写
最新中考名句默写 一、直接默写 (一)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默写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默写名著
01、东城
8.古诗文默写(7分)
(1)温故而知新,。(《论语》)
(2)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王维《使至塞上》诗中表 -
2002-2018年北京高考真题分类:诗词默写[推荐阅读]
2002—2018年北京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词默写 2002-2018年北京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词默写 2002年:在横线上填写诗句,并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
-
中考现代诗文默写2013
2013中考现代诗文重点句子默写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
-
中考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中考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易考名句汇编 一、《论语》十则(第1册)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
2012新版语文中考古诗文默写
2012新版语文中考古诗文默写 1.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___,__”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
-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 每空1分,共100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
-
2012福州市中考必备古诗文默写
福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 一、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