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赤壁赋重点实词虚词
-
实词和虚词 教案
实词和虚词 教学过程:一、引入:洪承畴的对联 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
-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推荐5篇]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 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 孔子
-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
-
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知识点1 文言实词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
-
实词是实词还是虚词
4.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为什么? (1) 词语的组合能力(2)句法功能 独立充当句子成分(3)词形变化 1.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大多数是自由形式,
-
赤壁赋文言虚词小结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③舞
-
实词、虚词、易错成语
实词、虚词、易错成语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检审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流传:传先来或传播开,指较大范围的传播留传:传下来,遗留下来给后世遏制:指制止、控制遏止:多指用武
-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洪海宁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
-
3.实词虚词专练
实词虚词专练 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
-
《谏太宗十思疏》重点实词虚词及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实词:求—要求;欲—想要;思—希望;长、固见注释②③;根本—树根;流—河流;远—长远;浚见注释④;安—稳定、太
-
小孤山重点实词
过小孤山大孤山 重点实词(参看课后注解) 列置烽燧(陈列、设置) 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 又深秋潦缩(积水) 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 上干云霄(冲,直入) 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 庙在山之西麓(山
-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分析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
2011届初中150个实词及6个虚词整理
2011届初中150个实词及6个虚词整理 比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3)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 1)并列,靠近
-
赤壁赋重点字词整理(定稿)
(一)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二)词类活用
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变白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 -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5篇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
-
初中语文实词虚词词性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_______________ 汉语词性练习题 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 )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 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C.量词 形容词 动
-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教案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考点说明】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考点阐释】 一、实词:从试题范围来看,“正确使用词语”中的实词使用重点考查的是同义词、近义词和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