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1课时克与千克
-
《克和千克(第1课时)》参考教案
克和千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 ---10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
-
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第1课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 【教学内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材第101~103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
-
克与千克教案1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89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
-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第1课时)(写写帮推荐)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例1、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
克与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谭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
-
克与千克 教案
克和千克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二、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
-
克与千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中的一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
-
《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伊宁市逸夫小学 李秀军 教学目标 1、创设让学生自主发现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通过体验活动,自主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
-
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康巴什新区第二小学:刘建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掌握用称物体的方法和过程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
-
克与千克教案
教研专题公开课教案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
-
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了解天平和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三)培养
-
克与千克教案
第九单元 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
-
教学设计1:克和千克
《克的认识》教案 沿江镇学校---王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了解克的实际意义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际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
-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一、教学案例
我在两个班用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后面的班级是在修改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案一:
1、从生活引入,初步认识克与千克
出示图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
克与千克公开课教案
《克与千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以及了
-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合集)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博荣中心校 吕希友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
-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 五小 胡胜萍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
-
克与千克的教案
克与千克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2、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掌握用称称量物体的方法。 4、在建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