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3课时认识米
-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3课时认识线段【学习内容】:课本5、6页【学习目标】: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
-
第2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学习内容】:课本第4页。【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
-
3第8课时 0的认识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8课时 0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 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
-
第3课时 认识垂线及画法 教案
认识垂线及画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52--53页,信息窗2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垂线, 建立互相垂直,垂线,垂足概念,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现象,会初步辨析平行和垂直,并能灵活运用。
-
第2课时《认识米__用米量》名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秦文凯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页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第5题。 学生对长、短有着丰富
-
认识厘米和米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和米(2)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内容。认识厘米和米 教学目的: 1、结合实际,使学生经历用米尺和铅笔、身高及桌面长度相比的活动,体会1米的
-
第一课时认识米 用米量教案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 认识米 用米量 教材分析: 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实际测量活动,同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不
-
厘米和米认识
厘米和米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
-
《认识米》教案
第2课时 认识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
-
第3课时 尊师礼仪(精选合集)
第五章校园礼仪 第3课时尊师礼仪 [教学课题]: 尊师礼仪 [教学目标]:了解尊师礼仪 [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礼仪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绎法、案例分析法[课时]:1 [教学过程]: 一、
-
《纪念白求恩》(第3课时)
《纪念白求恩》(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语言的简练和感染力。 2.对比朗读,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
-
《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产生的背景、发展条件、涉及的主要领域、发展现状、特点及作用。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某
-
第3课时 诚实守信
第3课时 诚实守信 知识目标 1.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或意义。 2.懂得践行诚信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 1.认识诚信的含义、讲诚信的意义。 2.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 3.学会运用诚
-
说唱童谣第3课时
第三课时(第十四周) 教学内容: 1、学唱《牧童谣》 2、认识X X ti ti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
-
第2课时 认识圆柱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2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3~4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
-
第5课时 认识键盘
【教学内容】认识键盘 【教学目标】 1、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2、学会使用几个常用的控制键,能在“记事本”中输入字符。 【
-
认识厘米和米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
认识厘米和米(1)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2页内容。认识厘米和米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
-
浮力学案(第3课时)(新)
温馨提示:请妥善保管好每一份学案,以备检查) 《浮力》学案(第3课时) 班级: 组别:姓名: 一、 知新必备: 1、【物体的浮沉与浮力F浮和重力G物的关系】 (1) F浮_____G物, 物体上浮 (2) F浮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