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1课时认识小数1
-
第1课时 认识小数「教案」
7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呈现思路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相似,仍以学生熟悉的
-
《小数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笔算小数进位加减法和退位减法。 重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小数
-
第1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
-
三1《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第1课时)
10、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
第1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4.小数与单位换算 第1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例1,第49页“做一做”及第50页练习十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
-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 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3.使
-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学习内容】:课本P2-3,例1、2、3【学习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让
-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教案)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
-
第1课时《1~5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1~5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主题图中准确地数出用1~5各数表示的物体,并会认、读这5个数。 2.借助小棒、点子图等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1~5各数基数的含义,知道1
-
优质教案2015 认识除法 第1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除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教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
-
《认识人民币》第1课时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第1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生活中使用的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本来一位应该是比较好教的一节课,想着利用平时学生积累的社会实践经验来学习
-
1、观潮_第1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 阜南一小丁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
《春》 第 1 课时
第11课 《春》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熟读成诵,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
-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故县镇中心小学 尹淑荣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科书第53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一第1、2、3、4、6、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求
-
第1课时 几分之一
8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
《小数与单位换算》第1课时 教学设计1
《小数与单位换算》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
-
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
-
第1课时 质量单位“克”的认识(合集)
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猜一猜,称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