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对口高考试卷语文
-
对口语文高考试题(范文)
基础课试题及答案 2001年某省普通高校对口升学 考试语文综合练习题(一) (一)选择与填空题 1.选出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哺育(pǔ)惬意(qiè)卓有成效(zhuō)迥然不同(j
-
2018年对口高考试卷(财会)
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财会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 本试卷共五大题,48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39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
08-10年四川职教师资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08-10年四川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分析 四川南溪职业高级中学校 易培华 一、试卷整体情况评价 08-10年的四川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
-
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考纲
附件1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熟练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普通话
-
对口高考高职语文试题5篇
版权所有-中职教学资源网 对口高考高职语文试题 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2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2007安徽省语文高考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第1至第4页,第1I卷第5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
-
2015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
-
2010湖北高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
高考语文精选试卷【福建】
供福建考生使用,答案后发 【试题精选】 1 福建厦门市高三期末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l),唯
-
2016高考语文试卷 江苏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word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
-
2018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201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 积累应用 1.填空(5分) (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1分)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2分)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
-
2017江苏高考试卷(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
-
江苏2012语文高考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
-
2013年对口高考班旅游概论期中考试试卷
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旅游概论期中考试 (时间:45分钟卷面成绩:100分注:字迹工整) 班级: 姓名:分数: 一、 名词解释(4’x2) 1、旅游者2、享乐旅行二、 单选题(2’x10) 1、春秋时代,孔
-
湖南省对口升学师范综合知识2013高考试卷
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师范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 本试题卷共6大题,共6页。时量150分钟,满分390分。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
-
河南省2016年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6年对口升学高考试题 语文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安徽对口高考辅导班
安徽对口高考辅导班
一、招生对象
1、应历届中专毕业生。2、普通高考未达专科线、本科线的高中毕业生。
二、学习科目:
1、计算机类:语、数、外(各150分),专综300分(计算机原理、 -
2010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运用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表达运用 (10年湖北卷)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