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中化学会考复习全
-
高中化学会考模拟试题
高中化学会考模拟试题(一) 第 Ⅰ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它属于 A
-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五篇)
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化学会考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化学
-
2015年山东省高中化学会考答案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D 6B 7C 8D 9A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D 17、(1)a (2)0.4;ABDF;玻璃棒 18、(1)P (2)第二周期第ⅦA族;H2SO4 (3)Cl2+H2O = HCl+HClO 19、(1)CH2 = CH2;加成反应 (2
-
高中化学方程式整理会考专用上海[精选]
会考化学方程式整理 一、卤素 (1)Cl2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Na + Cl2 2NaCl 2Fe +3Cl2 2FeCl3 (产生棕色的烟) Cu + Cl2CuCl2 (产生褐色的烟) (2)氯气的制法 Cl2的实
-
高中化学会考常见知识点总结
学业考试《化学必修1、2》复习资料汇编 A.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
-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引言 1、 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 2、 能列举一些对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3、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
-
地理会考复习
了解祖国图上行,黑、吉、辽进内蒙,建设新疆往西行,开发西藏往南转,西藏往东是四川,说四川,道四川,四川往南是云南,从云南往正东,过了广西是广东,广东省往南看,南海面上有海南,还有港澳以
-
PS会考复习
1. 操作过程中,不能有导致图层合并的操作。 2. 打开PSD文件时,如果出现“某些文本图层可能需要更新后才能用于基于矢量的输出。是否现在即更新这些图层?”对话框,必须选择“升级”
-
2016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全)
2016高中语文会考文学常识复习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
-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合集五篇]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
-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检测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专练 1.“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
-
上海历史会考复习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
-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1、 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利机关。它包括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
-
历史会考闭卷复习
历史闭卷复习中国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轫 1.中国目前发现的最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等。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 2.炎帝和皇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
-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整理
高一历史会考知识梳理 一、列强对近代中国的入侵战争史: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860年,英
-
会考复习三(答案)
PPT 1、 PowerPoint属于下列那类软件的成员之一( C ) A.WORD B.EXCEL C.OFFICE D.WPS 2、超链接可以链接到 ( D ) A.本文档中的位置 B.电子邮件地址 C.WWW地址D.以
-
山东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材料
判断题: 1、图像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信息丰富,形象直观,并且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正确) 2、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加密,可以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错误) 3、高中生学校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
-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大全
信息会考复习课——第一册第1、2课时总第1、2课时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技术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一章知识要点,强化练习巩固。 教学重点: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