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沪教版初二语文期中
-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二、基础知识。(25分) 1、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要求。(6+2分) 身骨身其和颜因施 实( )求( )志道 本学期课文中
-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参考
一.语言运用题:(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2分)A、岷山(mín)遨游(áo)琐屑(sǒu)晕眩(xuàn)B、逶迤(yí)蜷曲(juǎn)闪烁(shuò)愠怒(yùn)C、嫣红(yān)
-
初二期中语文试卷
初二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窸索(xī) 炖肉(dn) 火钵(bō) 隘口(y)B.今宵(xiāo) 焚起(fn) 山巅(diān) 闪烁(shu)
-
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第一部分 阅读 一、默写 1、会当凌绝顶, 。 2、 ,长河渐落晓星沉。 3、一道残阳铺水中, 。 4、 ,沉鳞竞跃。 5、两处春光同日尽, 。 6、《观
-
七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语文期中复习材料
第四课《伤仲永》 一、中心思想 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辩证关系。 二、文学常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
-
沪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默写(10分)1、 ,千载谁堪伯仲间。2、人生自古谁无死, 。3、敏而好学, , 。4、 ,思而不学则殆。二、课内文言阅读(16分)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
-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含五篇)
导语:语文的考前复习不要集中,分散复习效果会更好.一星期一复习为好.复习不要背背答案就万事大吉,要注重答题要点,注重技巧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带来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
-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测试大全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下面请参考为您整理的“初二语文期
-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殷切期望,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一
-
初二上学期期中语文总结
期中语文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初二上半学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又迎来一个盼望已久的寒假。这半学期学习语文的总结如下:
1. 这学期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新闻两则》,感受到了 -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精选5篇)
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0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絮.
说(xù )书箧.(qiâ)倜傥..(tì tǎng)臃肿..
(yōn gzhǒng) B.婀娜.(nuî)颓.唐(tuí)尴尬..(gān gà) 踌躇..(ch -
初二语文考试期中总结
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这次期中考试,二班比上次略有进步,但从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现代文阅读题型丢分严重。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发现15分的现代文阅读,整个班级拿到满分的
-
关于初二语文的期中测试题
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为大家整理初二期中语文考试卷,供大家参考。第二部分运用与积累(20分)23、默写古诗文(10分)①大漠孤烟直,。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
精选初二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初二下册语文期中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卷面书写。(3分)(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3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认真得1分;乱涂乱画,不给卷面分。)2、阅读
-
初二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参考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驿站(y) 细菌(jǔn) 酷肖(xio) 逍遥法外(xiāo)B.眼翳(y) 脊背(j) 污秽(hu) 啮齿动物(ni)C,胡髭(zī) 粗劣(lv) 胭脂(zhī)
-
沪教版_初二数学几何证明举例
1. 已知:如图1,AD是BC上的中线,且BE∥CF.求证:DF=DE.2. 已知:如图2,AD、BC相交于点O,OA=OD,OB=OC,点E、F在AD上,∠ABE=∠DCF.求证:BE∥CF.3. 已知:如图3,在△ABC中,EF∥BC,∠1=∠2,D是EF中点
-
沪教版小学语文目录
沪教版小学语文1-10册总目录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开学了 2 王老师 3 我们的学校 4 唱游课上 识字游戏1 5 我的家 6 早餐 7 白玉兰小区
-
沪教版语文教案(整理12篇)
篇1:沪教版语文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感受文章重点字词和短句、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掌握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