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胡适翻译观
-
不要抛弃学问(胡适)翻译(5篇范文)
不要抛弃学问(胡适) 诸位毕业生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
-
胡适《我的母亲》观课报告
在今天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选择以“通过典型事例概括人物”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实地观察了熊智君老师的一节语文新授课,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我
-
差不多先生传_胡适_英汉对照翻译
Mr. About-the Same Do you know who is the most well-known person in China? This person is well known over the world. His surname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 is Bu
-
我之翻译观
我之翻译观
长期以来,“信、达、雅”作为翻译的目标,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信,在于意思表达忠实;达,在乎文章顺达;雅,旨在语言优美。说起来轻轻松松。要做到却不简单。倘若有人不会写 -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英汉对照翻译(最终版)
差不多先生传Mr. About-the Same HUShi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
-
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简介: 胡适,字适之,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新诗、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博学多才,在文学、哲学、教育学、红学
-
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经典语录1 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著有《中国古
-
胡适[推荐阅读]
胡适: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赠言(1929年) ●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
-
胡适 讲学习
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返回日志列表2011.11.25 (1932年6月)(节选)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
-
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
龚爱华1,任 芳2
[关键词] 林语堂的翻译观;《归去来兮辞》;美学欣赏
[摘 要]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 -
普希金的翻译人生及翻译观范文合集
普希金的翻译人生及翻译观 19世纪俄国翻译首先应当提到的是普希金。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人民诗人,19世纪俄国文学界的杰出代表。普希金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
《观月记》原文翻译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月记》原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观月张孝祥原文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
-
欧阳询观碑文言文翻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
-
胡适《读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qq:洁ae 《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胡适 其中有一段关于读书与做学问的评论,对于目前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校教师们有很大的启迪: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
-
胡适文章读后感
读胡适先生文字有感 胡适掀起新文化运动,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虽然一生恪守中国传统文人道德,却受西方文明洗礼,蒋介石的挽联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 “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
-
读胡适有感
读胡适先生文字有感 Qingcheng Qingcheng 这两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一点时间,把亚马逊上面的一本小书《介绍我自己的思想》看完了,豆瓣里也收录了这本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
-
胡适致毕业生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文/胡适 原文刊载于1932年7月3日《独立评论》第7号 当学生踏入社会,面对现实,才算真正开始自己的人生道路。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
-
胡适作品有感[模版]
看过写母亲的文章很多,但是胡适写的《我的母亲》却时时让我想起,不仅因为此文反映胡适母亲懂得在品德上要从小严格管教孩子。还因为他的母亲在做人上极温和慈祥。尤其有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