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
-
诗歌鉴赏之三语言赏析学案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赏析 一、诗歌语言的特征: 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二、考点解读 分析语言1、炼字2、炼词3、语言风格三、炼字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
-
二轮复习诗歌语言导学案
二轮复习诗歌语言导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诗歌语言考察的角度; 2、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一、中心内容 诗歌鉴赏(二)——鉴赏诗歌语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歌鉴赏要从字词句
-
诗歌比较鉴赏学案
诗歌比较鉴赏学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3、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
诗歌鉴赏学案
课题: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课时 一、按内容分类: 1.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形式标志:古
-
诗歌鉴赏 学案
诗歌鉴赏学案 考试内容: 2018年北京高考说明: 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 3、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
-
送别怀人类诗歌鉴赏导学案
送别怀人类诗歌导学案 一、 送别诗基本知识 1、送别习俗: , , 。 2、送别诗标题常含“ ”、“ ”、“ ”、“ ”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括景物特征。 2.品味景象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3.了解鉴赏景物形象的常见题型并掌握其答题方法。 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 1.景
-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教师版)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
-
2014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共5篇)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
诗歌鉴赏导学案
教学目标:1 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必要知识、方法、技巧;
3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歌鉴赏的形 -
学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众里寻他 慧眼识人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 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掌握答题三步骤并规范组织答案 (二)学法指
-
诗歌鉴赏专题指导之一(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指导 第一讲 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考点诠释: (一)考题内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
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一、考点说明: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点解读: 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诗歌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
-
2011诗歌鉴赏题学案
2011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一、【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
-
诗歌鉴赏3学案
名思教育内部资料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11分)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注]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
-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范文合集
永州一中唐检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对诗歌含蓄、精炼的语言作些解读。 2、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难
-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之语言 第一讲诗歌的语言种类 诗歌的语言从内容上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四类。 1、意象语言 诸如菊、松、燕、雁、云、雨等出现作者笔
-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炼字类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 事近[注]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
-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板块一 鉴赏“炼字”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 準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