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
木兰诗导学案
10《木兰诗》导学案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本文 -
导学案 10《木兰诗》(最终定稿)
10《木兰诗》导学案 侣俸中学 陶鸿中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
-
木兰诗导学预习
《木兰诗》导学预习1、文学常识 (1)《木兰诗》是 时北方的一首 ,选自 (朝代) 编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 》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
-
木兰诗教学案
木兰诗教学案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
赐().
理云bìn()pèi头()扑shuî()雄 chí()阿
z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送别诗导学案 答案5篇
唐山二十三中2015——2016高二语文导学案 2016高二语文选修之古代诗歌欣赏学案第二课时 1、直接抒情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赋得暮雨送李胄⑴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
-
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î( ) 雄 chí( ) 阿zǐ( ) 2.形似字注音
-
木兰诗阅读答案
篇一:木兰诗阅读答案 木兰诗阅读及答案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
木兰诗练习题及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
-
《诗两首》导学案[本站推荐]
达州外国语学校校本课程◆初2014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 DW-J2014-C004 内容:诗两首编写:冯颖校审: 第四课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背诵这两首诗。 2、
-
《诗四首》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 YW—11—8—030 《诗四首》导学案 编写人:张国清 审核人:王才宏 编写时间:2011-11-14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 1、朗读背诵并默写前两首诗; 2、领会诗
-
诗两首导学案
课题:咏雪课型:预习展示时间:2013.9 主备:郑祚军审核: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全文。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重点) 3.会运用比
-
诗两首导学案(模版)
《诗两首》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雨 巷 戴望舒 学习目标 1.熟读这首现代诗,并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3.理解诗中象征
-
送别诗导学案
送别诗专题导学案 【高考透视】近几年高考出现的送别诗有: 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江西卷(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福建卷(梅尧臣《
-
送别诗导学案
送别类诗歌的鉴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和抒情方法,培养学生鉴赏送别类诗歌的能力。(重点) 2.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对诗歌中美好情感的体悟陶冶情
-
《冰心诗》导学案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QING JIAN SCHOOL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冰心诗四首》自主学习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2年9月4日 基础知识预习1、字音、字形( “最淡的墨水也胜
-
《诗两首》导学案
2014年秋季磁灶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新语丝]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新语丝]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新语丝]
-
送别诗导学案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一:送别诗内涵 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矣,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出行原因大体可
-
木兰诗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例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例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