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日教案教学设计
-
《端午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共5篇)
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欣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描写场面。 3、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品
-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
-
《两小儿辩日》 教案教学设计
10两小儿辩日 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
-
《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 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和生字宝宝交朋友吗?(生:喜欢)是呀,和生字宝宝交了朋友,我们就能自己读书、看报,还能自己写句子,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啊
-
《日》教学设计(合集5篇)
• 《日》教学设计 •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作者并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学习重点 理解理解托物言志手
-
《日月明》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和儿歌认读14个生字。 (2)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手”和“力”字。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儿歌识字
-
巴金《日》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之《日》教学设计 宜阳县董王庄乡初级中学王孟坤 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 理解“飞蛾扑火”
-
《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木、林”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
-
日喻教学设计
日 喻 教学目标:1、参照课文注释,借助词典阅读课文。 2、理解作者运用准确、形象的比喻增强文章说服力的方法,领会“学以致其道”的道理。 3、品味夹叙夹议的语言特色,鉴赏“
-
《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反思 [教材简说] 《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编排的体系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很好的铺垫。
-
《生 日》教学设计
府谷县第十三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 生 日 》教 学 设 计 府谷县第三小学 余丽霞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的第一课时第90页“生
-
《日月明》教学设计
4.《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3个会意字,正确书写生字“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知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
-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公开课教案 竞赛场面的同学请举手,包括在现场看过的,也包括在电视电影里看过的。 6、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看时或看后的感受。 (热烈、紧张、刺激,人山人海,
-
《端午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主要功能是为刚踏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打开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第三单元向学生展示的是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画。在继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后
-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它介绍的是湘西人是如
-
《端午日》教学设计大全
教学重点:一、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将
-
《端午日》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 《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专题。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文中洋溢着浓郁的湘西风情,作者凭着对湘西端
-
日月明-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三字一顿的韵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