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
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推荐5篇)
第四节 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
-
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八人生观和价值观 贺丹 一、 专题备考引擎 1. 考向预测:2011年备考要注意运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和集体主义的知识说明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
-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 -
2017年高考政治唯物论、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典型例题汇总(5篇)
《生活与哲学》问答题典型例题 唯物论 1、【辩证唯物论】(2016天津12)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
-
认识论
二十一)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论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史因素辩证地结合起来,从 -
认识论
关于认识
09级哲学专业 学号:0911316 姓名:付清爽
关于认识,首先我想到生活中的一个事,是关于“葡萄”和“提子”的,因为“葡萄”和“提子”有其在感官上几乎相同的感觉,形状,颜色, -
20110104历史唯物主义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5月26日,“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陈光标,在南京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捐赠仪式。此次捐赠款物总计3 300万元,至此,陈光标在2009年的
-
历史唯物主义读书笔记(精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读书报告 在读书实践的几周里,我们选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以下是我们读书的体会心得。 在分析人们创造历史时对参与历史活动的诸多影响
-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的“重点应用和举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 -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范文)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
-
历史唯物主义(共五则范文)
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发出了全国动员令,提出 -
认识论原理(合集五篇)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
-
马哲认识论(合集)
必读:马哲认识论专题复习指导及出题点(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理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已经阐明了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
创造认识论导论
创造认识论导论
【内容提要】创造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有其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创造主体的特质、创造认识的本质、创造认识的“创造度”、创造 -
教学过程认识论
第二节中学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本质的理解,特别是对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
-
习近平推动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 -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
-
《论历史唯物主义》读后感(推荐5篇)
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自觉活动:
社会规律和自然律律一样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流通是这样一种运动,在这种运动中,一班转让表现为一般占有,一般占有表现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