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苏轼黄州诗文

  • 苏轼与黄州

    时间:2019-05-13 21:37:48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与黄州 一 序言 中国的 黄州,那里牵连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其实,黄州算不上繁华,甚至说的上萧条,颓败;因

  • 苏轼在黄州教案

    时间:2019-05-12 23:39:41 作者:会员上传

    东坡与黄州 一、导入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000年的12位英雄,包括神圣的古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其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人是苏轼。《世界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

  • 宋诗导读——苏轼黄州诗词浅析

    时间:2019-05-12 07:10:49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黄州诗词浅析 苏轼虽然少年天才,但究其一生来说,毕竟历经磨难,而贬谪黄州是苏轼仕途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同时,在他的文学创作上也有重要的意义。他前后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四

  • 2011.8新版苏轼黄州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5 02:31:27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与黄州 ——2011年文学讲座发言稿 郭建设 我们的黄州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城内名胜古迹众多:禹王城、安国寺、青云塔……它们见证了黄州2000多年的文明史。盛唐大诗

  • 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散文

    时间:2019-05-13 05:47:04 作者:会员上传

    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散文 摘要:“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是苏轼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由此,苏轼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他的诗文创作也

  • 读苏轼诗文有感

    时间:2019-05-12 02:25:46 作者:会员上传

    读苏轼诗文有感 高旭 我并不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然而第一次接触苏轼的诗文,我就被那一篇篇富有哲理的作品深深折服了。 苏轼诗文名垂千古,而我们若能够品味其为人,品味他那执着

  • 浅谈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风格(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11:33:52 作者:会员上传

    浅谈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风格 【摘要】苏轼的诗感情奔放,胸襟洒脱,善于抒发个人感情,并将儒释道的思想融合到他的诗词当中;但是苏轼的仕途却是异常坎坷,屡遭贬谪的,本文从苏轼被

  • 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1[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8:12:40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 摘要:在乌台诗案中苏轼不幸被贬黄州,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对他的政治、生活、诗词创作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苏轼创作了许多诗

  • 苏轼的诗文《定**》预习篇

    时间:2019-05-12 18:12:41 作者:会员上传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孤傲高洁,乐观向上)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 苏轼的诗文名篇赏析[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07:53:30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的诗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苏东坡的诗文名篇(共16首/篇),感受其诗文风格的多样性。 2.在学习诗词的基础上,了解苏东坡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提示——(1)可以选择

  • 苏轼的诗词人生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

    时间:2019-05-14 01:22:21 作者:会员上传

    六、调赴湖州及贬黄州 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四月,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其中一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发生了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 谈苏轼诗文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渗透

    时间:2019-05-15 05:56:56 作者:会员上传

    第五届全国论文评奖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谈苏轼诗文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渗透 龚庄中心小学 郭红莲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谈苏轼诗文教学

  • 苏轼

    时间:2019-05-13 21:42:37 作者:会员上传

    说不尽的苏轼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评论苏轼说:“他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苏轼在世时已经文名满天下。李

  • 苏轼(模版)

    时间:2019-05-13 14:10:54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 1.苏轼的妻子: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

  • 苏轼

    时间:2019-05-13 07:53:25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经历了从仁宗到徽宗的五朝,平生足迹几乎遍及当时中国的重要州郡,而且远至西北地区、海南儋耳。象他的前辈梅尧臣一样,他把写诗当作日常的功课,一直坚持到老年。他多方面向前

  • 苏轼

    时间:2019-05-13 07:53:25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

  • 苏轼

    时间:2019-05-13 07:53:32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 (北宋文学家) 编辑 锁定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

  • 苏轼

    时间:2019-05-13 07:53:33 作者:会员上传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