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年文学时期的诗是
-
十七年文学时期[5篇材料]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
-
十七年文学概述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十七年文学思潮概述 一、十七年文艺思潮 1.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规范的确立 1949 年7 月2日到19日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
-
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正文
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浓重的一笔,期间更是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我想就散文这一方面谈谈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的散文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
-
十七年散文
第五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 第一节 概述 导入新课: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意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有两个基本特点1:结构自由灵活,形散。2:真实。散文是最接近生活
-
七年六班文学沙龙主持稿
七年六班文学沙龙主持稿冰雪渐渐消融,万物慢慢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然来到。转眼间我们开学已经有半个月了,而同学们的文学水平每天都在提高。下面让我们跟随知识的脚步,一起
-
十七年的诗歌(范文大全)
第三章十七年的诗歌 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概述 一、诗人情况 1、创作队伍 50、60年代中国诗坛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 一类是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经过淘汰、选择和诗人自身
-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一、诗歌创作潮流的一般性叙述 1、 50 年代初期诗歌的主潮--颂歌 A、颂歌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建国初期,不论是在国统区获得解放的诗人,还是从解放区进人到
-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
三、十七年散文概述 1949年-1956年为第一阶段: 主要实绩表现在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
-
意象诗以及文学术语
诗歌意象的艺术审美
1913年,意象派杂志《诗刊》3月号发表了由弗林特(F.S.Flint)执笔的《意象主义》(“Imagisme”),这被称为“意象主义宣言”的文章中规定了诗歌创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即 -
程才新--试论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
试论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
2800
摘要:正在本世纪文学的发展中,延安文艺是极为特殊的文艺运动。本文拟通过分析来说明,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非但不是两类独立的性质完全不 -
学生时期是世界观
学生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是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最容易、最集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有效的时期。不断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就要一个阶段一个阶
-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第一节doc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 1949——1966 第一节 “十七年”电影的发展轨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中国这时期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中国这时期
-
七年十二班入场式解说词
看,这壮观的阵容,闪烁着花儿般的笑容;听,这坚定而有力的脚步声,衬托出我们那坚持不懈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七年十二班,一个有“逆水行舟,不退则进”动力的集体。我们是由48颗热忱之
-
十七年当代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十七年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当代文学的基本阐释
一、当代文学的内涵、特性及形成:
1、1985年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提出:
“二十世纪文学”——打通 -
读《崇祯十七年》有感
读《崇祯十七年》有感
我不喜欢悲剧,算来我读过的历史书籍也算不少,但我却发现历史无一不是以悲剧结尾。大团圆结局,只不过是一场传说,我之所以选择本书,是因为透过三百多年前的 -
元明清时期茶与诗
元、明、清各个时期,除了有茶诗、茶词之外,还增加一个新品种,即以茶为题材的曲,尤其是元曲,最为盛行。 (1)元代 这个朝代时期不是太长,而且崇尚武功,“只识弯弓射大鵰”。所以比之
-
《杂诗十二首》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熟读诗歌,疏通文意; 2. 体会诗人弃官归隐后的“悲戚”之情,并分析原因; 3. 尝试对比阅读,分析本诗和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的异
-
《文学是灯》教案
中职第四册《文学是灯》教案 电子部 杨于谦铁凝《文学是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白“灯”的含义。 2.理清文章结构,能具体分析作者思想与观点形成的过程。 3.体会作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