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思乡怀人诗导学案
-
思乡怀人诗 答案
思乡怀人诗鉴赏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思乡怀人诗的特征,掌握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接受古代诗词
-
送别怀人诗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送别怀人诗”鉴赏指导 【经典篇目】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
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示例
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示例 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久戍边关宦游不归之人的思念、离愁、哀怨,战乱频仍厌恶
-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思乡怀人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思乡怀人诗鉴赏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
-
宋词思乡怀人教案
“宋词·思乡怀人篇”教案 【精讲点拨】 一、阅读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这首宋词,完成其后问题。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
分类鉴赏:思乡怀人
分类鉴赏:思乡怀人诗鉴赏复习备考方案 (严婕 周春波) 教学目标: 1、把握思乡怀人诗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思乡怀人诗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
-
《诗两首》导学案[本站推荐]
达州外国语学校校本课程◆初2014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 DW-J2014-C004 内容:诗两首编写:冯颖校审: 第四课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背诵这两首诗。 2、
-
《诗四首》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 YW—11—8—030 《诗四首》导学案 编写人:张国清 审核人:王才宏 编写时间:2011-11-14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 1、朗读背诵并默写前两首诗; 2、领会诗
-
诗两首导学案
课题:咏雪课型:预习展示时间:2013.9 主备:郑祚军审核: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全文。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重点) 3.会运用比
-
诗两首导学案(模版)
《诗两首》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雨 巷 戴望舒 学习目标 1.熟读这首现代诗,并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3.理解诗中象征
-
送别诗导学案
送别诗专题导学案 【高考透视】近几年高考出现的送别诗有: 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江西卷(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福建卷(梅尧臣《
-
《诗两首》导学案
2014年秋季磁灶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新语丝]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新语丝]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新语丝]
-
送别诗导学案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一:送别诗内涵 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矣,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出行原因大体可
-
木兰诗导学案
10《木兰诗》导学案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本文 -
送别诗导学案
送别类诗歌的鉴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和抒情方法,培养学生鉴赏送别类诗歌的能力。(重点) 2.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对诗歌中美好情感的体悟陶冶情
-
《冰心诗》导学案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QING JIAN SCHOOL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冰心诗四首》自主学习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2年9月4日 基础知识预习1、字音、字形( “最淡的墨水也胜
-
送别怀人诗鉴赏
送别怀人诗鉴赏 学习目标: 1.牢记送别诗中常见的主题和意象; 2.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体会送别诗的感情。 活动一、知识链接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
-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2.要参照课文注释,疏通基本文意。3.能够从宏观上把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