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题型一字音题
-
字音训练题
【基础训练题】 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着想 暂时 和稀泥 同仇敌忾 A.zhuó zhàn hé qì B.zháo zhàn huò qì C.zháo zàn hé kài D.zhu
-
字音题1
字音题(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戏谑(xuè) 晕车(yūn) 安步当车(dànɡ) 铩羽而归(shā) ....B.下载(zài) 绯闻(fēi) 量体裁衣(liànɡ) 天遂人愿(s
-
专题一 字音(1套)
专题一 字音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解.(xiè)数 贮.(zhù)存 庇.(bì)护 命运多舛.(chuǎn) B.奇葩.(bā) 桎梏.(ɡù) 炽.(chì)热审时度.(duó)势C
-
字音练习题一
领创前线 字音练习题一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脍炙(zhì)人口鲜(xiān)为人知相濡(rú )以沫有条不紊(wěn)B、情不自禁(jìn) 贻(yí)笑大方万籁(lài)俱静面面相
-
近年高考字音题
近年高考字音题汇编(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晨曦 妊娠 赈灾 海市蜃楼 振奋人心 B.凋谢 惆怅 碉堡 风流倜傥 稠人广众 C.飞镖 漂白 剽窃 膘肥体壮 虚无
-
2014高考字音字形题汇总
2014年各地高考字音、字形题 (大纲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龃龉(yǔ) 系鞋带(xì) 舐犊情深(shì)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
-
中考字音题教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是错误的,请改正在横线上。 A、麻痹(Pì)_________媲美(bǐ)_________混淆(Yaï)________证券(juàn)_____ ....B、蹒跚(mán)_______咆哮(bāo)________瞠目(táng)_____
-
专题一 字音字形 教案
专题一 字音字形(含书写) 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李亚荣 授课人:董丽萍 知识目标 1.陈述性知识:①形声字、多音字、形近易混字、难读字;②汉字的结构、汉字的造字法、同音字、形近字、
-
八年级语文字音字形题
八年级上册字音字形复习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歼灭(qiün)要塞(sài)荷花淀(diàn)箱箧(qiâ) ....B、拂晓(fú)蜿蜒(wán)屹立(yì)绥靖(jìng) ....C、寒噤(jìn)荒谬(miù)鞠躬
-
2014年高考各省字音题
2015届高考总复习(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字音练习(2014年各省高考字音题集锦):
1、(2014四川)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眼睑( jiǎn )哺育( bǔ )扎辫子( zā )亘古 -
高考字音训练47题
高考字音训练47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腈纶 粳米 菁华 泾渭分明 数茎华发B.跂望 契合 修葺 迄今为止 锲而不舍 C.拎包 窗棂 聆听 高屋建瓴 棱角分
-
2004-2007高考语文字音题
04-07高考字音题汇编 2008年8月21日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全国统一考试) A.唾弃 沉睡 千锤百炼 捶胸顿足 B.憔悴 粉碎 猝不及防 出类拔萃 C.啜泣 拾掇 缀玉
-
2018年中考语文字音题
2018年中考语文字音题 1. (山东临沂20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荷 较量/不自量花/重荷力 肖像/惟妙惟肖 ......B. 逞/头晕/遍稽能/惩戒 黄晕目眩 滑稽群籍
-
字音字形超贱题
字音字形超贱题 两年后的路飞在尉()问完甚平后,又说了一次他那响亮的的口号:“海贼王,我当定了(日文下同)!!”。在闲)时,他们各自把自己两年的修炼跟大家分享。这时,香吉士用受到核污染
-
字音训练(一)多音字通关训练(大全)
字音训练(一)多音字通关训练 一、通关训练 1、下列各项当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露富/露骨 躯壳/脑壳 倔强/脾气倔日薄西山/厚古薄今 B差等/差价 澄清/澄沙
-
高三语文字音(一)教案.doc★
高三语文教案(字音)090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识记现代普通话汉字字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多音字 教学时数:20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读书(10) 二、导入新课 在2004
-
综合实务题参考题型
报关程序综合实务题 下列案例设有5个问题,请在各问题答案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一)某外商独资企业(未实行海关加工贸易联网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B类管理)为
-
第三章创新题题型
七、创新题(20分/个)不设标准答案。该题着重考核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加以分析,要求:论点鲜明,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书写规范;300字以上。1.从开辟中国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