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养花第二课时
-
《养花》第二课时教案
1、知识教学点:考查本课7个生字及新词的掌握情况,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3、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美育渗透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乐趣,感受
-
养花第一课时
养花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交流。
(一)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中养过花吗?都养过些什么花?介绍一下养花的感受。课件出示交流话题
(二)一起来看一看老舍先生是怎样养花的。教师随机 -
《养花》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王金玲)5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养花》的第二课时教案 偏岭小学 王金玲 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自己养花的亲身经历,从中获得了知识和乐趣。作者紧紧地
-
课时2-1._养花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
-
课时2-养花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门道”、“循环”、“胜于吃药”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
第十二课 养花 教案(一课时)
第十二课养花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养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
-
养花(本站推荐)
《养花》教学设计 王斐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
-
秋天第二课时
1、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懂每一句话,用“秋天”练习口头造句。 2.认识3个新偏旁,学写4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
推敲(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述“推敲”的故事1.同学们,今天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9、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自读。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品读,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2、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
-
丑小鸭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初悟文情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丑小鸭》,看,有几个老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课件出示:暖烘烘蛋壳又大又丑欺负讨厌孤单讥笑追赶惊奇羡慕芦苇冻 -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范文]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倾诉、甘霖、如饥似渴、倾注、不屈不挠”等词义,体会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2.掌握文中双引号的 -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通过精读, 品味文中词语,句子所表达的海伦的内心世界。
2、了解海伦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事迹,学习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 -
十八岁和其他第二课时
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导学案2010至2011学年
师生共用导学案年级:高一学科:语文执笔:万娇杰 审核:语文组
内容:十八岁和其他(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使用时间:2010年9月【学习目标】1、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 -
第二课时前言
第二课时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前言、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1)分析物理教材的特点,总结历届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技巧。鼓励大家对于新的科目在继续发扬认真学习的同时,更 -
依依惜别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为母校做点事) 教学目标 1.用写倡议书、建议书、演讲稿、书信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的情感。 2.制订实践性活动计划,为母校建设出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