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语文版九年级默写
-
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最终定稿)
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一) 1.《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诗句: ;衬托出凄清、寂静的环境的诗句是: , 。 2.《观刈麦》中通过直接描写表现农民劳动艰苦的句子: , 。 3.《陈涉世家
-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默写
九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默写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 -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汇总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汇总一、诗词名句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浊酒一杯家万里
-
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默写
一、古诗。
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北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4(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
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 姓名: 班别: 学号 : 分数: 1、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2、杜牧《
-
九年级上语文诗文默写试卷
九年级上语文诗文默写试卷(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卷面分:3分 除特别说明,每空一分 1.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2.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
-
九年级英语默写
Unit 1
1、textbook /tekstbUk/ n. 教科书;课本
2、conversation /kQnv@seISn/,/kA:nv@rseISn/ n. 交谈;谈话
3、aloud /@laUd/ adv. 大声地;出声地
4、pronunciation /pr@nVns -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九年级)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九年级) 一、记忆性默写 1. 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九年级语文古诗文佳句默写填空汇总
七-九年级古诗文佳句默写填空汇总 七年级(上)古诗文(课内的) 1.《观沧海》曹操伟大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次北固山下》中抒写出流年似水
-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 1、《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写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 情的句子是/表现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英语默写中文
九年级英语默写中文 Unit 1单词 1、词汇 5、发音;发音法 9、不同地;有区别地 13、快地;迅速地 17、口语的;口令的 21、逗号 25、以后;随后 29、害怕的;犯愁的 33、秘诀;诀窍;秘密 37
-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Qiuqingchun (一)《从军行》 1、《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从军行》中诗人不从正面着笔
-
九年级诗词默写(精选五篇)
1、《望江南》中简明地写出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的:梳洗罢, 独倚望楼。2、《望江南》中充分地体现女子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痛苦
-
九年级上默写训练
九年级语文(上)默写训练
班级姓名
一、根据原文填空。
1、野语有之曰:。 2、征蓬出汉塞, 3、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 4、春蚕到死丝方尽,。晓镜但愁云鬓改,。 蓬山此去 -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1、《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_抒写了求
-
九年级语文中考古诗词默写练习(有答案)
九年级古诗词攻关练习一 一、按课文直接默写。 1、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 2、会挽雕弓如满月,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默写复习(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语文默写复习(八下)
一、直接默写填空:
1、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2、恨不抗日死,3、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4、5、巴东三峡巫峡长, 6、绿树村边合,。7、相看两不厌, 8、日暮 -
语文名句默写
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