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份子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创十四五新局面心得体会
积极份子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创十四五新局面心得体会 4 篇
五年规划”诠释“中国之治”的独特魅力
金秋北京,全球瞩目。特别的时刻总是给人特别的期待。
*月*日至*日,党的十九届*中全会在这里召开,将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这是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之际召开的重要会议,将为中国和世界发展注入更强大的信心。
对于中国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量度中国步伐的显著路碑。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即将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又一个五年,不断赓续昨天、创造今天、奠定明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中国之治”在这一过程中越走越成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愈走愈近。
尤其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完成了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这 5 年,有力有序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沉着冷静应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续写了成绩斐然的中国奇迹,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中国再次站上历史重要关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高质量发展亟待闯关,“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在湖南要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广东谋划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系列座谈会上直接听取社会各界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密集的调研、频繁的座谈,让“十四五”规划在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中铺展开来。正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的统一,“十四五”画卷厚铺着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底色。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到中央政治局讨论拟提请十九届*中全会审议的文件,再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十四五”发展方位和形势跃然纸上。
即将踏上“十四五”征程的中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带着“十三五”留下的“财富”,抓住特殊之年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均走在世界前列的良好态势,乘势而上、勇于变革、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我们将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月*日至*日,党的十九届*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 5 年乃至15 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党的十九届*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
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这是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鲜明结论。
在实践中,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展示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这些优势,是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中全会精神,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九届*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这一要求,站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作出强调,为我们进一步铸牢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需要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经过长期发展,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日臻完善,形成了包括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制度保证。事实证明,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我军的命根子紧抓不放,要求全军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写进党章,反映了我们党在事关党运国
脉军魂重大问题上理论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是对我们党建军治军原则的最有力坚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的最有力维护。
兵权贵一,军令归一。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在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居于统领地位。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关乎我军建设根本方向,关乎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发展,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是严肃而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遵守,作为最高政治纪律来维护,确保全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必须扎根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切实打牢全军官兵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军队;要着力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确保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党的十九届*中全会,是在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将监督工作、反腐败工作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作为重要方面加以重点部署,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纪检监察机关要准确把握、认真落实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动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监督是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监督保障执行,就是立足职责定位,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促进完善发展,就是发挥职能作用,聚焦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问题,通过监督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使各项制度日益健全、不断发展,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中全会精神往深里学、往实里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强化制度意识,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表率,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实好。
第二篇: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继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继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
面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总书记日前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科学分析了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内涵丰富、切中要害,既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宣言书,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动员令。
责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必须抓牢不放、压紧压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要细化分解责任,明晰各级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责协同、合力运行的具体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一级抓一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把主体责任延伸到基层单位,形成纵向一体的责任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把检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巡视巡察和监督执纪的重点,以严肃问责促进真正负责。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理想信念上的清醒,就没有政治上的坚定。一些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大师”,结果滑向违法乱纪的深渊。这警示我们,理想信念丧失,往往是政治上蜕化变质的根源。“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以理想信念立根铸魂,始终不忘初心,为了信仰苦干实干,就能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第三篇:走进新时代,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走进新时代,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党支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十九大开幕式,后来又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学习了总书记的报告全文,感触颇深。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五年过去了。5年来,党中央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征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可以说很不寻常。这5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的5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积累宝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的5年,是在党和国家发展伟大进程中续写辉煌、很不平凡的5年。
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5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健全完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5年来,党中央的权威显著增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增强,党中央决策的落实力度明显加大,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实质性突破,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生态治理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5年来,我们坚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严格问责、终身追责,我们的天空更蓝了、水更干净了、地更绿了,人们的生态需求日渐满足,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明显。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突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以新的党建理念为指导,形成了党的建设新思路,推动党的建设实践取得新的显著成效。总书记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强调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在全党树起党建新理念。在党建新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坚持全面从严、问题导向、人民立场、目标清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党建新路径。有了新理念、新思路,就会有新实践。
5年来,党中央把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不断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颁布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密切党群关系,取得明显成绩;紧紧依靠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制度笼子越扎越密;坚持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突出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全党的纪律意识大大增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持反腐败零容忍全覆盖,打“虎”拍“蝇”猎“狐”毫不含糊,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优良党内政治文化;强调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督体系,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年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坚克难、开新重塑,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5年,党中央决定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引领军队在“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上正本清源、找回初心;制定实施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重塑军队组织形态,调整领导指挥体制,优化军事力量体系。在总书记亲自指挥下,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坚持改革强军、政治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回首过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放眼未来,我们党要继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继续书写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新篇章。
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学习、理解、领会和实践十九大精神。通过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尤其作为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以后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立足本职岗位,作出更多业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履职担责努力开创税收工作新局面
履职担责 努力开创税收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关系到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观看开幕会现场盛况,聆听习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让人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教育。过去的五年是辉煌的五年,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攀升,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这一切,都来自于全党全人民的奋斗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赢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就是我们新的长征路。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前进方向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向往,发出了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一是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的问题。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二是阐明了我们“走什么路”的问题。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体现了我党的卓越的战略远见和坚定的政治定力。三是明确了我党的历史使命。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党的使命担当。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局稽查局党支部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交流讨论、撰写心得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支部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二、高屋建瓴、新风扑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旗帜引领
十九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意愿、共同心声和共同信念。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系统领会党章每一处修改的精到之处,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众志成城向前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成功的历史经验。只有统一思想认识,才能有共同目标和方向,进而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明确了当前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谋篇布局的前提。与之相契合的,就是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治国理政的依据。二是明确目标明晰路径,坚定步伐跟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着一代人去实现。这就需要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强有
力的组织保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宏伟蓝图的政治保障。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三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撸起袖子加油干。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未来就会像“复兴号”高铁一样坚定前行、锐不可当。
三、尽职履责、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的时代,新的主题,新的任务。作为地税稽查部门,要立足新起点,找准突破点,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推动自身工作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科学谋划各项稽查工作。一是进一步发挥堵漏增收职能。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关于经济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为税务机关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稽查工作作为地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研判形势、努力找准自身定位,正确处理好稽查执法和组织收入的关系,通过稽查工作堵漏增收,依靠实实在在的执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在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多查、严审、快入,充分发挥“以查促收”职能作用,在加大稽查力度、打击偷逃税行为、提
升稽查威慑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稽查堵漏增收的贡献力,为完成全省地税收入任务做贡献。二是进一步规范稽查执法行为。大力推进稽查规范化建设,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抓手,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将“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与规范和改进税收执法33项具体工作措施相结合,继续着力构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长效机制,规范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全面推进联合稽查,实现国地税共同管辖案源联合稽查全覆盖,提升“黑名单”和联合惩戒质量,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三是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稽查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推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深入抓好联系扶贫点工作和机关联基层活动,大力丰富党建载体、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按照中央的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学习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