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 六年级语文 孔子游春蒋希美[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04: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参赛 六年级语文 孔子游春蒋希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参赛 六年级语文 孔子游春蒋希美》。

第一篇:教育部参赛 六年级语文 孔子游春蒋希美

孔子游春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网上搜索泗水河畔的美景(3)、了解有关于“水”的高贵品质。教学课题:孔子游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领会孔子循循善诱敌教育方法及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意。教学重点:

读中想像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浓浓的师生情。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投影、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在学生即将完成小学学业的时候,安排他们学习本文,显而易见是要让学生理解孔子的学识渊博和人生追求,体会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因此,课文中孔子与弟子论水和谈志向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着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有选择地背诵若干段落,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教学时把课文分成三大块:赏春—论水—言志,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领会孔子论水和言志的内涵。教学方法:

1、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以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展开想象,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教学过程:

一、泗水赏春

1、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清晰地印在同学们脑海中的是哪几幅画面?

2、生自由读第2节,画出描写春景的句子。

3、配乐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4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我们也能用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吗?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论水

1、浏览课文3—9小节,看看哪几个段落集中描写了孔子对水的感情。

2、研读第8小节。

(1)(出示有情义一句)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2)默读另外三句话,从具体的字词出发,层层追问,深入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交流收获:先读读句子,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5)水仅仅只有这四个美德吗?孔子还有怎样的话题课文中没有写出来? 出示:水(),它好像().先补充后交流。(6)从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他对水的什么感情?(突出情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孔子赞美水的一段话。)

(7)(出示第三段)从孔子观水中你又看出了怎么样的情呢?说一说,读一读。

(8)出示经过人称修改的孔子赞水的一段,引读。出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体悟“乐”字中包含的情。

3、指导朗读第3—9小节,引导深入理解。

(1)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

(2)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4、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这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这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

5、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崇敬,再读一遍,体会一下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三、弟子言志

1、河畔,孔子和颜回、子路再次畅谈,他们又在聊些什么呢?你又读懂了什么?自由读读11-17节。(1)聊聊各自的志向。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从他们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2)听了弟子的志向,孔子有什么反应?有志向的人让人刮目相看,你有什么志向?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3)颜回不仅谈了自己的志向,还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一首歌里,他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呢?你能否试着把他的歌词写出来,并唱一下呢?

3、再读课文,体会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四、小结

1、春意,我们可以用眼感受到,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泗水河畔那春意盎然的景色,但更浓的春意,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能感受到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2、是的,所以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浓浓的春意来自大自然的伟大,来自老师的循循善诱,来自学生的高尚志向。3.配乐朗读课文,感悟文章蕴涵的情感。

五、自置作业,课外延伸

1、刚才,与大自然、圣人的对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怎样的作业呢?

(1)摘抄、背诵孔子的名言。

(2)查阅资料,更多更深地了解孔子。

(3)仿照课文,在大自然中选择一个对象,看看能产生哪些类似的联想,然后写下来。

2、拓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对孔子了解得更多些,可增加阅读面。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孔子的故事,当众讲一讲、比一比,看谁讲的故事多,讲的生动精彩。

板书设计:

12、孔子游春

孔子论水

学生言志

循循善诱

教学反思:

《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其中,“孔子论水”和“弟子言志”是课文的重点,同时也是思想教育的好载体。

在教学“孔子论水”这部分时,我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君子”这个词的,然后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了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等都是君子的品质,让学生对“君子”这一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明确孔子说“水是真君子啊!”的真正用意,并体会到孔子确实是一个循循善友的好老师。在学生明确孔子是在要求他的弟子做真君子后,我说:“孔子其实在要求我们每个人努力做个真君子,那么,你们愿意做真君子吗?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愿意,因为君子志向高远,我也想做个志向高远的人。”有的说:“我也愿意,因为君子心胸宽广。”„„学生们都在表达自己做君子的愿望。

在教学“弟子言志”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说子路和颜回的志向,然后议一议:“他们的志向好吗?”引导学生明白应“志向高远”而舍“小我”,紧接着问:“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呢?能具体说说吗?”在学生充分回答后,我鼓励他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希望大家牢记自己的诺言,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3[人教版]

孔子游春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出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又以水为话题,叙事明理,内涵丰富、厚重。

示流程:自主学习,直击重点——合作学习,深化理解——回读课文,总结收获——自置作业,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

A.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两个成语造句。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提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B.过程和方法:在品读中感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语言。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做人要做像水一样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教学重点:读中想像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浓浓的师生情。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春游过吗?春游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跟随着我国古代圣人孔子一起去泗水河畔踏青,相信沿途中,你一定会饱览到很多如画的美景,聆听到圣人如诗般的教诲。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游春》(板书课题)

简介孔子生平。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2.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4.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词语吗?

5.读了课文,你解开了哪些疑问?

三、自主学习,直击重点

一提到春游,我们肯定会兴奋不已,那孔子带着弟子们游赏完泗水河畔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兴奋、快乐等)

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竟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

孔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四、合作学习,深化理解

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三个阶段来品读课文。

①初步性认识——弟子言志

A.孔子是听完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后,听着颜回的志向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的。那么,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B.颜回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合理想象将歌词补写出来。

C.孔子听了弟子们有福同享、不为自己表功的志向后能不高兴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子路和颜回为什么会有这样高尚的志向的?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②深层次认识——师生悟理

A.子路和颜回之所以有这样高尚的志向,是因为他们听了孔子关于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后,深受启发。孔子望着水说了怎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呢,把它画出来读一读。

B.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最后说:“水是真君子啊!”

在孔子眼里,水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实际上也是谁具有的特点?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是什么?

C.大家请看“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也就是君子的其它特点。)谁能合理地补充一些其它的特点?(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

D.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E.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在读中体会孔子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中蕴含的深意。

③升华性认识——自然馈赠

A.孔子从泗水的绿波参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说明了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那到底是什么帮助了孔子悟出这个深刻的道理?请大家再次研读课文,想一想答案。(绿如翡翠的泗河水,说得更准确些是大自然母亲的馈赠)

B.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找出来,读一读。

C.赏析美景:

学生质疑:为什么称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讨论交流:这个句子写得很美,美在何处。读中想像,读中品味。

练习说话:仿照()是她()的()句式,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D.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

④小结:

阳春三月,泗水河畔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意盎然,置身于大自然母亲宽广的怀抱中,怎能不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心旷神怡,神情愉悦;当孔子欣然地接受了大自然母亲的馈赠,从泗水的碧波中参悟出做人的道理时,他又怎能不心花怒放;当孔子听到子路和颜回的高尚志向后,看到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弟子身上生根发芽时,教书育人的快乐充盈着他的整个心灵,他怎能不高兴得手舞足蹈呢?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当我们跟随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历了一趟春光之旅,一趟精神之旅后,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2.谈收获(可从词、句的积累,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诸多方面来总结,着重于谈文章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词句:

如果积累的是自己喜欢的词语,则用这个词语造句;如果积累的是句子,则背诵这个句子。

4.课文结尾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春意为什么会变得更浓呢?你能回顾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吗?

(春光不变,但人欣赏春光的心情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心中的春景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的思想境界在变;春光不变,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变„„)

六、自置作业,课外延伸

刚才,与大自然、圣人的对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怎样的作业呢?

(摘抄、背诵孔子的名言/ 查阅资料,更多更深地了解孔子/ 仿照课文,在大自然中选择一个对象,看看能产生哪些类似的联想,然后写下来/

读一读孔子的著作,了解他的思想„„)

(一周后,举办“走近孔子”的主题中队活动)

板书设计:

12.孔子游春

赏春

大自然像母亲

哺育生灵

有德行

流必向下

有情义

悟理

穿岩凿壁

有志向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真君子 做真君子

第三篇:小学语文六年级《孔子游春》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23.孔子游春》教学设计(两课时)

作者:杨德铸 时间:2013-3-20 10:51:57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2

23、孔子游春

教学设计: 信大附小 袁 菲 卓荣中

第一课时

执教: 信大附小 袁 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成语,如:“意味深长”、“善施教化”、“司空见惯”等。

3、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4、学习课文第2段,感受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练习背诵,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第2段,感受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孔子。你对孔子或者他的言论有什么了解?在你收集的资料中挑选一句你认为最重要的介绍告诉大家,注意听别的同学介绍的内容,不要重复。

2、出示资料汇总。

3、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他富有智慧,教育弟子循循善诱,经常带着弟子外出游玩,在具体的情境中教育感化弟子,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三千多年前,孔子带领弟子在泗水河畔游春的经过。板书:游春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认读。

2、描红临写课后生字。

3、抽读第2、8、10、16自然段,相机正音。

4、学习成语:划出课文中所有的成语,互相抽查两个成语的意思。

5、出示六个成语,请对照成语快速的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用上成语说说每个部分的内容。把这三个部分浓缩成两个字的小标题。

三、精读课文第二节。

1、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涨着春潮的泗水河畔,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呢?自由读读第二小节,找出描写泗水春景的句子。

2、透过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听着你们的朗读,不由让我想起了朱熹笔下的泗水河畔。

4、这么美的春景,看了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呢?作者想到了什么? 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5、作者为什么能将这泗水河畔的春景写得这么美,这么生动呢?

6、出示两组句子对比。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7、出示第二句,老师改变一下它的排列方式,你发现它像什么?作者正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在赞颂着大自然。你可以试着续写省略号的内容吗?

8、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三、布置作业:

课后可以收集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执教: 信大附小 卓荣中

教学目标: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孔子游春》。有许多成语,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色彩。听写一下,报一遍。

桃红柳绿、芳草如茵、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情不自禁,手舞足蹈,2、你能从这六个成语中选择一些来说说跟文章有关的话吗?

二、教学“论水”

师: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在袁老师带领之下,领略了泗水河畔美丽的春色,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一位博学千古的老师向我们走来。他就是——孔子(学生接)他的心情却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一样波澜起伏。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1.同学们,言为心声,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我们来看看孔子的语言,就会明白孔子心中的想法。(屏幕出示)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理解文本

同学们,会读书的人不仅能善于抓住要点,还能够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

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水是真君子啊!)②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的理由各是什么?(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2)进入文本

读到这儿,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提示:孔子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呢?

下面还是请同学们来读书,要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回读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看看文章中的描述这些理由的哪些语句能够触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感慨,就请你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悟与理解。然后来谈一谈。(默读)

◆①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关键词:哺育即养育,滋润,奔流不息

教师总结:多好的水啊,不管它是参天的大树还是低矮的小草,都给予滋润,不管它是奔跑的动物还是静止的植物,都给予滋养。

◆②水没有一定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关键词:“或方或长”?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四方的水库需要水,水就是方的;狭长的河道需要水,水就是长的; 浑圆的荷塘需要水,水就是圆的;弯曲的溪流需要水,水就是弯曲的„„

不管形状如何,总能随遇而安——“流必向下”。

水能够随遇而安;水能够顺其自然;水能够与环境融洽和谐。难怪,孔子又这样赞美水的特点——“和顺温柔”。

难怪孔子自然联想到真君子的品格——有情义。谁能把这种情义读出来?(重点朗读,找一种感觉。)

评价:你的声音真美,读出了水的柔和!真是柔情似水啊!(学生读这句话)

◆③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关键词:穿、凿(滴水穿石)

师:水的志向是哪里?那就是奔向大海!

在奔向大海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水是如何做的? 从穿和凿你体会到了什么?(水的坚持、刚毅)

教师总结:有道是“人无志而不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

难怪孔子会自然联想到真君子的品格——有志向。◆④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关键词:万物、荡涤、善施教化,„„

师总结:正因为水有德性、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所以,孔子说水是真君子啊!

朗读指导、背诵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真君子的特点。)(3)走出文本

①构段方式。(先分后总的方法)

同学们,我们再次回到孔子说的这段话,你仔细看一看,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既然省略了那么多水的真君子的品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孔子的写作方法,一起赞扬一下水好吗?

②同学们,孔子仅仅是在赞扬水吗?(孔子是在描述一个君子应有的形象;表白自己的志愿;要他的弟子们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你是从哪一个词语当中看出来的?(意味深长)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师:这句话里面喊着哪些意味呢?

师:这段话中除了有孔子的“赞叹”,还有什么?

还有孔子的“表白”。、嘱托、、希望

师:该如何读得“意味深长”啊!谁来读?(指名个人读,师适时表扬:真是读得意味深长!)

10.同学们,喜欢孔子的这段话吗?愿意把它背诵出来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这段话很快的背诵出来?

师总结: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着、践行着自已这颗“君子”的梦。

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师:同学们,孔子和弟子们一起来到泗水河边,给弟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智慧、一视同仁)

三、教学“言志”

过渡,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弟子们有没有收到启发呢? 出示三个人的志向(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说说子路和颜回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君子品质。

子路的慷慨豪爽显得有德行,颜回的不求表功、谦虚沉稳显得有情义。

(4)孔子也说了自己的志向,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你们对比一下,孔子的志向和弟子的只想有什么不同吗?

提示词语:朋友、自己、所有人

是啊,孔子心怀天下,他心中充满着大爱,一生都在关心着国家的安慰和民众的疾苦。他生活的年代连连战乱,民不聊生,看课文的第三段,你现在理解孔子为什么凝视着泗水?心情像泗水的河水一样不平静吗?他其实是在想什么?他希望普天下所有人都有君子的品质,这样,整个天下都太平了。(5)《论语》中是这样记录孔子的只想,齐读: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6)谈到这里你感觉到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是水一样的真君子啊!

四、总结

师:孔子善思,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孔子善教,他巧妙地借水说理,由水育人;孔子善喻,水本无情,孔子却赋予了它人的品格。更妙的是孔子教育学生不在课堂,而在美丽的泗水河畔!

过渡:你看,泗水河畔因为有了这群智慧的师生而显得春意更浓。

五、拓展

孔子说过很多的话,课件出示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孔子的智慧和君子品质。

(2013年能月19日,全区小学语文高年段“让学课堂”研训活动课堂教学设计)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评课稿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孔子乘“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适时组织弟子“游春”,并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润物无声,善教至极;随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浓至极。文章辞章俱佳、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在教学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授课教师平日扎实的教学功底与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对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更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聆听了《孔子游春》一课,感受颇多。

一、敢于尝试。本文哲理性强,学生缺少理解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基础。郑老师能选择这类课文作为案例进行示范,供大家研讨,有敢于尝试的勇气。

二、教学层次清晰。在指导“赏春”这一环节时,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谢老师围绕“美景”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让学生谈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景色优美?学生的发言很精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吴裕婷,她说“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一口气说了很多,这个平时谢老师扎实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读,让学生再次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伟大”,并让学生仿照书上的写法完成填空:()的(),是她()的(),学生思维活跃,如“绵延的山脉是她的皱纹“,从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按赏春言志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在教学每一个段落时,又紧扣其中的关键点,如赏春部分引导学生领悟泗水河畔春天美景时,抓住春风、桃红柳绿两字和从哪感受到大自然是位伟大的母亲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想像、理解,论水过程中围绕水的四个特点逐个理解,层次清楚,上下连贯,一气呵成。

三、训练扎实、整堂课,立足主体。让学生在读中圈圈划划,自我感悟,写出感受,在交流中内化吸收。在教学过程中不忘进行双基训练,如在品词析句中感受飘逸和飘动的异同点;在欣赏优美语句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在圈圈划划中写出自己的感受,注重读写结合;在理解水的志向时让学生前后联系,加深理解,联系到前面学过的文章(三军可夺帅。。),联系到上学期所学过的课文(水滴石穿等),等等,双基训练的意识较强,穿插较及时,效果也较好。

四、能抓住空白点,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围绕文章第二、八自然段的一个省略号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想像泗水河边的其它美景,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章的句式特点,巧妙地将文中的内容和想像的情景结合起来,改写成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学生朗读中浓厚了学习兴趣,内化和拓展了所学的知识。建议在理解水的特征时用好出示的水的图片,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在学生交流时及时纠正语句中出现的有关毛病。

第五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教材一方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另一方面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一、二、八自然段。2.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借助于朗读,感受春景美、言论美、志向美。2.师生讨论法。结合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孔子游春》,一起读课题。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请汇报一下预习情况。1.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包括孔子简介、课文主要内容等)3.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二、认定定标:

根据学生的预习疑难确定本节学习目标 出示探究题:

1.为什么说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大自然和母亲还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2.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

3.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是真君子?

三、交流探究:

1.学生充分自学,随时加好批注。2.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展示

(一)享受美丽春景 课文1、2两小节:

1.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2.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大自然多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来展开叙述的。

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这里连用了四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都是什么的什么是她什么的什么。

4、同学们真会阅读!在这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刻画出大自然的美丽,又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段的句末有个省略号,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多媒体,同桌互相讨论:

5、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就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看来读书的时候不要小看文章的标点符号呀!谁能将文章内容和想象补充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配乐、配多媒体)

6、你能将如此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印如你的脑海吗?

(二)言论之美

(出示孔子论水的段落)

(1)本段围绕“水是真君子”一句话来写的,写了水四个方面的特点: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2)多媒体出示水的形态、声响,引导学生说出水的四个特点的原因: 有德行:引导学生认识万物生长都需要水的滋润,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私奉献的,然后由“奔流不息”联想到水的“顽强、坚持不懈”的品格。没有水就没有一切!读出对水的感激和敬佩。

有情义:联系《山谷中的谜底》,感悟水的“顺势而行”,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联系盛水的容器,或池塘,或小溪,或高山,或平原„„水似乎通解人性,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读出这种情义吧!

有志向:联想到“水滴石穿”、联想到 “人无志则不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水的志向是么呢?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水不惧怕任何困难,那么我们呢?你的志向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读出这坚定的信念!善施教化: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来谈,水洗米、洗菜、洗衣服„„正如孔子,不管你是贫穷或富有,或正直或曾有过污点,孔子都愿意对其进行教化。如此伟大,你能读出来吗?

(3)这是水的特点,也是君子的特点,想想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君子的哪些特点,你能帮孔子补充两句吗?(学生思考,交流)

(4)同学们想得真好!孔子教育弟子做人,没有直接的说教,而是用水作比喻,巧妙地暗示弟子,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5)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再次朗读孔子的话,再次走进孔子的心灵世界。

(三)体会志向美

1、泗水河畔的春景是美的,孔子论水是美的,文中还有美的地方吗?相信通过同学的朗读定会有多收获。

2、学生自由读文,展示交流,适时点拨,体会子路和颜回的不同志向。

3、分角色朗读。

4、你的志向是什么呢?

五、有效训练: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六、总结拓展

各小组整理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故事、言论,开展《三人行——我向孔子学习》主题班会。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有 德 行

有 情 义 有 志 向 善施教化

教学反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教学中,《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我在教学时,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抓住重点段,重点词,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地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熟度精思中取得智慧。

下载教育部参赛 六年级语文 孔子游春蒋希美[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参赛 六年级语文 孔子游春蒋希美[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